吴一帆
肺癌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主要是采用手术的方法来为肺癌患者实施治疗,但是手术治疗以及其相关的辅助治疗会使得患者出现不适反应,从而其出现不良心理,对其治疗的效果造成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1-2]。经临床研究显示,给予肺癌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促进其治疗自信的增强,使其积极面对自身疾病和治疗,从而缓解其不良心理状态,改善其生活质量[3]。为探究肺癌患者在围术期接受全面护理干预对其焦虑、抑郁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本研究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肺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远程随机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在围术期分别实施常规手术护理以及全面护理干预,分析其护理的结果,从而总结全面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肺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确诊存在肺癌且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均无交流、语言障碍;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临床情况不良,难以难受手术治疗;心、肺代偿能力较差;处于活动期或扩展期肺结核;经检查显示其术后存在呼吸功能障碍;同时合并其他脏器结核疾病;拒绝参与本研究。根据远程随机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护理。试验组则在围术期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根据肺癌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年龄、体质、肿瘤情况等,对其具体状态评估,给予其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干预,积极与患者沟通和交流,使其充分了解医疗部门的设备以及医生的治疗技术水平,并为其列举治疗效果较好的案例,以此提高其疾病治疗的自信心[4]。加强患者情绪变化的了解,及时给予其心理疏导,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更加积极配合临床干预。(2)肺功能锻炼:强化肺癌患者的相关肺功能锻炼,告知其呼吸的正确方式,即经口呼气,之后通过鼻进行吸气,在呼气时口唇保持并拢姿势,缓慢进行呼吸,其中呼气的时间应为吸气时间的2倍左右[5]。患者呼吸锻炼时间为10 min/次,实施锻炼10次/d。肺癌患者在手术后会受到疼痛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呼吸方式改变的情况,从而降低其呼吸功能[6]。应在术前指导患者腹式呼吸的正确方式,即双手在胸部和腹部轻抚,患者缓慢地吸气,其腹部位置应存在较大的起伏。同时,应指导患者以正确的方式咳嗽,尽量将其术后出现肺炎等并发症的概率降低。术前3 d,指导患者用力咳嗽,及时将气管内的相关痰液排出,防止其喉头振动,每次咳嗽次数在20次左右,进行3~4次/d。强化患者的爬楼梯、慢跑、散步、吹气球等运动,更好地对其肺功能进行锻炼[7]。(3)规范日常行为:手术前2~4周,嘱咐患者戒烟戒酒,强化其口腔护理,指导其通过呋喃西林漱口。若肺癌患者在术前出现感染的情况,则须为其实施积极的治疗,并对其他并发症的发生进行控制[8]。同时,合理给予患者饮食指导,强化其营养支持,以此对其体质改善。
1.2.2 术后护理 (1)氧疗护理:动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并为其实施低流量氧疗干预,吸氧时的浓度控制为4~6 L/min,通过鼻导管的方式实施吸氧干预,如有必要,则可实施面罩给氧干预。手术结束24 h后,根据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以及病情,合理对氧流量进行调整[9]。(2)镇痛护理:肺癌患者在术后会因为疼痛而对其深呼吸和咳嗽情况造成影响,增加患者出现肺不张、肺炎等并发症的概率[10]。在术后3 d内,应为患者实施镇痛泵干预,针对性制定给药的时间,合理镇痛。(3)引流管护理:定时对肺癌患者的引流管实施挤压干预,防止其出现引流管堵塞的情况,保证其引流管的通畅性。同时,协助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确保引流袋在正确的位置,以此顺利引流胸腔液。强化患者引流液剂量、颜色、性状的观察,一旦存在异常情况,则应及时告知医生处理[10]。保证负压引流,合理固定导管。引流管在留置72 h后,应为患者实施胸片、超声等检查,决定是否将引流管拔除[11]。(4)早期康复锻炼:肺癌患者在术后清醒后,若其各项生命体征处于正常状态,则可适当将其头部进行20°~30°的抬高,促进其导管的通气和引流。定时协助患者翻身,给予其扣背干预,并协助患者在床上进行康复锻炼[12]。同时,为肺癌患者实施皮肤护理和口腔护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将其运动量增加,包括爬楼梯、散步、四肢活动、周围走动、肺功能锻炼等运动。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状况、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1)焦虑、抑郁状况: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两组的焦虑状况,50分是该量表的分界值,<50分患者没有焦虑情绪,轻度焦虑为50~59分,中度焦虑为60~69分,重度焦虑为70~79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其抑郁状态,该量表的分界点为53分,分值越高患者的抑郁程度更严重,<53分患者没有抑郁情绪,轻度抑郁53~62分,中度抑郁63~72分,重度抑郁>72分。(2)生活质量评分:运用EROTC QLQ-C30生活质量量表评价,主要包括情绪功能(4个条目)、社会功能(2个条目)、认知功能(2个条目)、角色功能(2个条目)、躯体功能(5个条目),每个条目为1~4分,其分数越高,即代表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3)并发症:主要包括心律失常、肺不张、肺部感染、支气管胸膜瘘、呼吸衰竭、心力衰竭。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试验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45~88岁,平均(57.85±1.66)岁;病程1~27个月,平均(10.65±1.02)个月;疾病类型:腺鳞癌8例,鳞癌13例,腺癌29例;TNM分期:Ⅰ期19例,Ⅱ期31例。对照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44~89岁,平均(58.17±1.70)岁;病程1~28个月,平均(11.02±1.33)个月;疾病类型:腺鳞癌9例,鳞癌14例,腺癌27例;TNM分期:Ⅰ期20例,Ⅱ期3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类型及TNM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状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且试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升高,且试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7.894 7,P=0.005 0),见表3。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状况比较[分,(±s)]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状况比较[分,(±s)]
组别 SAS评分SDS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试验组(n=50) 61.30±6.88 45.52±4.20 13.842 7 0.000 1 59.15±5.34 48.51±4.13 11.144 9 0.000 1对照组(n=50) 61.33±6.81 56.70±5.04 3.864 3 0.000 2 59.10±5.30 55.12±2.74 4.716 9 0.000 1 t值 0.021 9 12.049 9 0.047 0 9.430 5 P值 0.982 6 0.000 1 0.962 6 0.000 1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s)]
组别 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试验组(n=50) 9.51±0.47 13.26±0.57 35.892 2 0.000 1 4.47±0.47 6.91±0.53 24.356 2 0.000 1对照组(n=50) 9.47±0.35 11.03±0.68 14.423 4 0.000 1 4.51±0.55 4.84±0.62 2.815 5 0.005 9 t值 0.482 7 17.771 3 0.391 0 17.945 1 P值 0.630 4 0.000 1 0.696 7 0.000 1
表2 (续)
表2 (续)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例(%)
手术是目前治疗肺癌的主要方法,在直视下为患者实施肺癌根治术治疗,虽然可取得一定价值,但是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患者的出血量较多、手术后恢复较慢[13]。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展,使得胸腔镜在肺癌患者手术中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具有切口小、创伤小等特点,对于患者胸腔的相关干扰较小,患者在手术后,可较快的恢复[14]。
全面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相比,属于一种主动护理服务模式,是一种整体、个性化、全新性的护理模式[15],可在患者整个围术期贯穿,渗透至患者的各项护理干预中,能够使得患者在精神、生理以及心理等方面达到舒适的状态,提高患者机体功能以及抵抗力,使其更加积极配合临床操作,并对并发症的发生进行控制[16-17]。全面护理干预应用于肺癌患者中,术前心理护理可改善肺癌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增加其对疾病治疗的自信心;肺功能锻炼可提高其呼吸功能和肺功能;规范日常行为可使得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18];术后氧疗、镇痛、引流等护理干预,则可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促进胸腔引流液的排出,减少患者低氧血症的发生率,为其疾病康复奠定基础[19];康复锻炼则能够增加患者的机体抵抗力,提高其机体素质,以此更好控制并发症的发生[20]。
综上所述,全面护理干预应用于肺癌患者的围术期中,不仅可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减少其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且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改善肺癌患者的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