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上海市农业科普宣传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推进建议

2018-12-27 06:08吴润博吴立峰赵志鹏
上海农业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科技成果上海市科普

吴润博 夏 芸 吴立峰 赵志鹏

(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上海市长宁区 200335)

农业科普宣传是上海市“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海围绕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即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多功能都市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之一。实践证明,一切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都必须通过科普的渠道来落实,尤其是农业,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措施、新经验的推广普及,必须依靠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的共同合作及辛勤付出[1]。而做好农业科普宣传工作,对于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科学素养、加大农业科技成果的显示度、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等均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拟对2013—2017年上海市农业科普宣传的主要做法进行介绍,并对进一步推进上海市农业科普宣传工作的建议进行探讨,以期促进上海市农业科普宣传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1 上海市农业科普宣传的主要做法

农业科普宣传工作不仅仅局限于农业知识、农业技术的扩散和转移,还包括对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传递与普及[2]。上海市农业科普宣传工作紧紧围绕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的总目标,通过组织参加涉农展会和展览、举办项目路演推介、开展农技人员培训、组织便民服务等形式,强化与新闻媒体的合作交流,做好对农业科技新理念、新技术、新成果的宣传推广,提高社会公众的科学素养。

1.1 参加涉农展会及路演活动

参加涉农展会及相关路演推介是充分展示农业科技成果、提升农业科普宣传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上海市组织参加了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等省部级以上涉农展会,对外宣传展示了上海近年来在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和多功能都市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这进一步扩大了上海农业科技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由表1可知,在2013、2015、2017年的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上,上海展团紧扣展会主题,通过展板和实物展示农业科技成果,且展示数量较多,成果宣传力度较大;在展会中发放的科普宣传资料由2013年的8 000件上升至2017年的20 000件,农业科普教育惠民力度显著加强;展会主题从2013年的“农业物联网”到2015年的“农业科技创新”再到2017年的“一带一路”相关农业科技成果及其应用,契合了国家战略政策导向,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趋势,紧扣了农业科普宣传工作的主旋律,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引领带动作用;参展单位的数量显著增加,说明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涉农企业开始重视并投入到农业科研成果的宣传展示之中,进一步推进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表1 2013—2017年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上海参展情况

除了参加省部级涉农展会外,上海市还积极举办农业科技成果巡回展等路演形式的展示活动,集中展示了种源、信息化、高效生态、设施装备、产业技术体系等多方面的农业科技成果,加强了对上海农业科技的宣传影响力度。例如,上海市举办了水产专场、国庆稻专场、绿叶菜专场等项目路演,累计展示农业科技成果近70项,并邀请广大市民对国庆稻、绿叶菜等市民关注度高、需求量大的农产品进行现场品鉴,取得了良好的互动效果,进一步吹响了上海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号角。

1.2 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

新媒体为农业科普宣传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发展机遇,且正以易于接收、互动性强、覆盖率高、精准到达、性价比高等特点,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科普传播模式[3]。如通过与《农民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东方城乡报》等新闻媒体建立稳定的信息报送和共享机制,共同打造农业科普宣传报道平台,利用媒体的权威性和时效性,宣传报道优秀的农业科技成果、最新的农业发展动态和解读社会公众关心的涉农话题等,让农业科普宣传搭上新媒体的快车,以社会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发挥农业科普的宣传和引导作用。

由图1可见,2013—2017年,上海市新闻媒体对农业科技相关的宣传报道数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这得益于上海市对科技兴农项目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扶持力度的不断增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出台的大背景下,上海市有越来越多的、优秀的农业科技成果得以成功转化、落地生根,主流媒体竞相报道,社会公众的知晓度和关注度不断提升,上海农业科技的影响力显著增强。

图1 2013—2017年上海市新闻媒体对农业科技相关的宣传报道情况

1.3 鼓励社会公众深入了解上海“三农”

公众科学素养的高低,不仅影响着人们美好生活的夙愿能否实现,还决定着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成败,决定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4]。上海以本市60余家农业科普教育基地为媒介,通过展览、讲课、现场指导等形式,为社会公众及农业从业人员广泛普及农业科技相关知识,宣传上海“三农”工作开展情况。同时,通过邀请广大市民赴种植基地、农业示范点等市民开放日活动,使市民近距离了解上海农业新品种的种植情况、农业新技术的应用情况和农业新产品的推广情况等,加强了广大市民与农业科研团队之间的沟通交流,让农业科研团队能根据市民的实际需求来调整完善研究方向,使科研更接地气。此外,还积极搭建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沟通桥梁,例如,以市农委主办的上海12316“三农”服务热线为纽带,为广大农民提供农业生产、支农惠农、农村集体“三资”政策等方面的咨询服务,还为广大市民提供花卉养护、宠物饲养、农产品市场信息等方面的便民服务。

1.4 开展上海市千名专家服务基层行动

上海市组织本市1 000名各级各类农业科技人员分成若干支科技服务队伍,定点联系农业科技示范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种养大户,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现场技术指导,耐心解答农民想了解和需要了解的农业相关知识和政策导向,切实提高农业科普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此活动中,还挖掘了一批先进典型,并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体,进一步加大宣传报道力度,这不仅扩大了农业专家服务基层工作的影响面,引导更多的专家投身到服务基层的活动中,还促进了专家与专家之间、专家与农户之间的沟通交流。

1.5 组织基层农业专技人员开展专题培训

加强对农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不断更新知识和提高综合素质,改变农技人员在数量、质量上不均衡的状态[5],这对于将国家、市委相关政策性、规范性文件贯彻落实到基层一线,将成熟的技术体系推广到基层一线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分批次、分专题组织基层农技人员进行脱产培训是本市开展农业科普宣传的基础工作。通过培训,不仅能让本市基层农技人员进一步把握国家方针政策的大方向,还能提升基层农技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科学素养,有利于基层农技人员更好地推广成熟的农业技术,从而可以为广大农民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咨询。除开展常规教学外,上海市还组织开展了相关专业的技能大赛,并邀请新闻媒体对整个赛事进行宣传报道,且为观赛的各区县代表、市民代表分发相关科普宣传读物,形成了以赛促学、以赛提技的良好氛围。

由图2可见,2013—2017年,上海市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班的期数和参加培训的人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其原因是上海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多功能都市现代绿色农业的过程中,有一批专业技术硬、科学素质强的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发挥了引领效应,带动了基层农业科技工作的开展。

图2 2013—2017年上海市开展基层农技人员培训情况

2 进一步推进上海市农业科普宣传工作的建议

2.1 强化对农业科普宣传工作的组织保障

农业科普宣传工作是传达党和国家关于“三农”工作政策决议、保证政令畅通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要做好地方农业科普工作,领导是关键、队伍是保证、网络是依托,即有力的组织领导、稳健的推广队伍、完善的推广网络,能为地方农业科技的宣传和推广,奠定良好的基础[6]。因此,要高度重视农业科普宣传工作,强化农业科普宣传工作的组织保障,以更深刻的认识、更开阔的思路、更有效的举措来推进上海农业科普宣传工作的开展。

2.2 加强对农业科普宣传工作的经费保障

农业科普工作是一项社会工程,是在政府指导下的行为,但该项工作在市场条件下运作,若缺少稳定的资金支持则容易出现“无钱办事”“无人办事”等问题[7]。因此,要加大对农业科普宣传工作的经费保障力度,以有利于深入发掘农业科普资源、进一步丰富宣传教育形式,让农业科普宣传工作者有更多的手段和措施来开展工作;同时,还有利于吸引更多的科普人才加入到农业科普宣传工作者队伍中,以增强农业科普宣传工作的生机与活力。

2.3 加强农业科普宣传工作的针对性、超前性、准确性

农业科普宣传工作需要有针对性[8],要针对社会公众所疑,及时传达政府和专家的权威之声,发挥好舆论引导作用;要针对不同群体所需,按服务对象要求提供其所需要的信息,做出科普宣传工作特色。同时,农业科普宣传工作还要有超前性,能根据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趋势,为农业从业人员及广大农民提供具有科学预见性和前瞻性的理论指导,帮助其更好地进行分析决策。此外,农业科普宣传还要有准确性[9],宣传伪科学和谬论不仅会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还会歪曲社会公众对正确事物的理解和判断,严重降低政府的公信力和科普宣传的影响力。因此,做好农业科普宣传工作,必须秉持真实准确、高度负责的态度,不可盲目跟风,更不能哗众取宠。

2.4 提升农业品牌的宣传影响力度

《关于全力打响上海“四大品牌”率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全力打响“四大品牌”,是上海更好落实和服务国家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载体,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举措,也是上海市当好新时代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重要行动。因此,打响上海特色农产品品牌,对于助推上海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扩大上海农业在本市乃至全国的影响力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为此,要增强特色农业品牌意识,加大对重点企业、名牌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帮助其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创建驰名商标,提升商业声誉,使农业品牌的规模、质量、含金量、影响力都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5 建立良好的农业信息互通机制

与涉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建立良好的信息互通机制,是解决农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做好农业科普宣传工作的基础。通过建立农业信息互通机制,不仅能实现信息的汇集与共享,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科技咨询服务,也能及时整合各科研单位、项目承担单位的优秀农业科技成果资源,并为其牵线搭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从而进一步扩大农业科技的影响力,提升社会各界对农业科技的重视度。

2.6 加强农业科普宣传月、宣传周活动

要将农业科普宣传月、宣传周作为社会公众、农业从业人员的经常性的宣传教育活动[10],并以技能大赛、科普展览、专家讲堂、便民服务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农业从业人员宣传展示农业农村新气象以及推广农业新理念、新技术等。同时,要通过新闻媒体做好对相关活动的宣传报道,以进一步强化活动的辐射带动作用,让更多人了解上海“三农”,了解上海农业科技。

猜你喜欢
科技成果上海市科普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科普达人养成记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科普漫画
腾势400 用在上海市区的来回穿梭克服里程焦虑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