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华
1939年12月31日,奥地利著名指挥家克劳斯在被称为“金色大厅”的维也纳爱乐之友协会大厅里,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全施特劳斯音乐会”。当时谁也不会想到,这场音乐会竟开启了一个有着光辉传统的序幕,那就是每年新年的到来之际,都要在元旦这一天举行一场大联欢—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第一个乐思》
小约翰·施特劳斯,1825年10月25日出生在一个音乐家庭里,他的父亲老约翰·施特劳斯也是一位作曲家,一生创作了很多圆舞曲,开辟了维也纳圆舞曲的新天地。因此,大家都把老约翰·施特劳斯称作“圆舞曲之父”,而把小约翰·施特劳斯称作“圆舞曲之王”。妈妈安娜是一位啤酒商的女儿。小约翰·施特劳斯兄妹5人,他的两个弟弟约瑟夫和爱德华也从事音乐职业。
在小约翰·施特劳斯还只有一岁的时候,爸爸为了养家糊口,组建了一个14人的小乐队,到各地进行巡回演出。闲暇时,爸爸就把小约翰·施特劳斯带到乐队排练的场所玩耍。他对各种乐器都有兴趣,不是摸摸这个,就是敲敲那个,有时候,还好奇地问爸爸:“为什么这个那么大,那个这么小呢?”
1829年夏天,妈妈带着4岁的小约翰·施特劳斯来到维也纳郊区的外婆家,顺便还从城里运来一架钢琴。小约翰·施特劳斯喜形于色,整天围着钢琴转悠。
两年后的一天,小约翰·施特劳斯在钢琴上弹了一首小曲。妈妈很纳闷:这孩子弹的是什么呀?竟从没听过这首曲子。
她问儿子:“你弹的什么曲子?”
“妈妈,是我自己弹着玩的,好听吗?”
“真的吗?乖儿子,你真棒!”
细心的妈妈凭记忆记下了这首小曲。这就是小约翰·施特劳斯的第一首作品—圆舞曲《第一个乐思》。这一年,小约翰·施特劳斯才6岁。
被开除的学生
爸爸并不支持儿子学音乐,因为在他看来,职业乐师这个工作不仅地位低下,而且很辛苦,又不稳定。刚开始,爸爸对儿子的弹琴并不放在心上,只是把它当作孩子的玩耍罢了。可后来爸爸越来越觉得不对劲,儿子的天分让他极为头疼,因为儿子的进步太快了。于是,他就把鋼琴上了锁,不让儿子练琴。
1836年秋,爸爸送小约翰·施特劳斯到苏格兰教会学校去上学。小约翰·施特劳斯对上课一点儿也不感兴趣,他不是把课桌当作钢琴琴键来练习指法,就是一门心思地想着乐谱,还在作业本上写满了音符,老师对他也是无计可施。
5年后,学校认为小约翰·施特劳斯根本不是块学习的料,便劝说爸爸让儿子放弃学业。爸爸也只好硬着头皮把他转到维也纳的另一所学校—维也纳综合技术商业学校学习,他对这里的课程更是一头雾水。
一天,老师在课堂上布置一道作业题,其他同学很快就完成了,可小约翰·施特劳斯心不在焉,根本就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老师气坏了,拎着他的耳朵来找校长。他见势不妙,哆里哆嗦地从课桌上拿出一个作业本,交到校长手上。校长打开一看,哭笑不得,原来,作业本上写的全是乐谱。
迫不得已,综合技术商业学校也以小约翰·施特劳斯“并不适合上学”为由,将他开除了。
偷学小提琴
被开除的小约翰·施特劳斯倒是悠闲自在,整日里游手好闲,倒是妈妈心疼儿子,就趁爸爸外出时偷偷将钢琴打开,让儿子练琴。后来,妈妈索性给儿子买来一把小提琴,并请皇家宫廷剧院芭蕾舞教师安东·科尔曼教他小提琴。
爸爸听说儿子被学校开除了,火冒三丈。他赶回家里,正巧撞上了小约翰·施特劳斯正在练小提琴,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他气急败坏地抽出皮带,朝着小约翰·施特劳斯狠狠抽去,一边打一边吼叫着:“我听说你的小提琴拉得不错,还很有天分。我要狠狠地揍你一顿,让你知道学音乐的滋味是怎样的。”打累了,他拿起小提琴,摔在了地上。
妈妈火急火燎地跑回家,见此情景,心痛地抱着儿子就哭。
几天后,爸爸又要出门了。趁着他不在家,妈妈又用自己的积蓄,偷偷给儿子买了一把新的小提琴。
被打得皮开肉绽的小约翰·施特劳斯不仅没有灰心丧气,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我一定要坚持下去,好好学习音乐,希望能赶上甚至超过我无比崇拜的爸爸。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