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飞
不知道特朗普下一步会做什么,只能随机应变。
2018年,世界经济走向了一个新的路口。
在美国经济如履薄冰般高位前行的背景下,特朗普却推出了备受争议的贸易战“政策”。偏向民主党的自由派表现出一如既往的批评。同时,共和党内部的亲自由贸易人士也公开反对特朗普过激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而华尔街,特朗普—直邀功的资本市场,表现出“不知所措”甚至有“精神分裂”的倾向。
企业减税与财政赤字
要理解特朗普貿易战的处境和未来的可能走向,必须厘清“贸易战”被提出的背景。
自2017年执掌美国的特朗普政权显然不认为美国即将走向新一轮的衰退。相反,特朗普—直认为美国2017年3%的GDP增长率是他的功劳。他也更是为自己在去年积极推动并签署的《减税与就业法案》洋洋得意。
但“减税”是美国共和党当政的招牌动作,与其说是特朗普的税改,不如说是美国共和党控制的国会的税改。虽然共和党和特朗普一直宣称,减税将会让美国公司用更多的资本进行再投资,从而增加就业和推动GDP增长,但是这个再投资的美好设想并无法立即实现。
相反,很多美国的大公司把税改省下来的钱用于回购自己公司的股票。这种做法非但没有增加用于提高生产率和推动就业的再投资,反倒进一步推高了本已在历史高点的美国股市。
换句话说,美国公司2017年减税省下来的钱根本没有(或者很少)进入美国的实体经济领域,而是给原本已经在美国资本市场获得巨大收益的机构投资者和美国中上层阶层带来了更多的资产增值(美国超过50%的人没有股票账户,同时美国最富有的10%的人拥有美国股市价值的84%。
在这种前提下,减税带来的美国进一步扩大的财政赤字却是不争的事实。美国政府从美国公司那里获得的税赋少了,本已靠借贷维持的美国政府更是在财政上捉襟见肘。
贸易战还是贸易战“宣言”?
于是,特朗普的经济智囊团便开始在国际贸易和关税上下功夫。同时,美国的国际贸易逆差也是很容易激起美国民族情绪的一个议题,特朗普显然觉得他会在这个议题上进一步笼络民心。
3月1日,特朗普高调宣布他将在近期签署一项总统令,给进口钢铁施加25%的关税、进口铝施加10%的关税。消息一出,美国举国哗然,华尔街出现抛售股票。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如欧盟也进行了严厉的回击,称要对从美国进口的威士忌、牛仔裤,以及哈雷摩托车施加关税。
3月2日,特朗普还是不改其恐吓性的宣言,发推特称美国新的钢铁和铝关税适用于所有国家,这样才会取得广泛的效果,并宣称美国赢得“贸易战”的胜利很容易。特朗普更严厉的措辞让欧盟也严辞以对,但日本和中国的回应显得温和许多。
3月5日,贸易战的阴云似乎还是悬在全球上方,但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保罗瑞安(美国政坛仅次于总统和副总统的第三号人物)召开新闻发布会称,他和以他为代表的共和党众议院不支持全面的贸易战,而只支持有针对性的贸易和关税政策。瑞安的观点显然体现了共和党内温和派的意见,他们支持对贸易倾销国有差别的反倾销罚款而非一刀切的宽泛关税。
特朗普似乎并不完全买把他推上总统宝座的共和党的账,但他的宣言软了很多,他称将考虑是否免除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关税,如果这两国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上接受相应妥协。但是3月6日,特朗普的最高经济顾问——支持自由贸易的前高盛总裁Gary Cohn宣布辞去其在白宫的职务。
这一消息让华尔街重新陷入了短暂的恐慌,市场担心特朗普政权里贸易保护主义一派彻底占了上风,贸易战的阴云重新笼罩在美国和全球头顶。但在3月7日,来自得克萨斯州的共和党议员——KevinBrady牵头107位共和党议员联名致信特朗普,让他重新考虑“宽泛”的关税政策,并对关税一旦实施提出了负面结果最小化建议。
纵然特朗普仍高调称他将在3月8日下午签署他的关税“总统令”,外界已经不再对他的“可能政策”做过度猜测和解读了,加拿大总统特鲁多更是直言他不知道特朗普会做什么,只能随机应变。
与此同时,华尔街也已经不知道如何应对特朗普的“贸易战”。3月8日的白宫一片混乱、焦虑,而特朗普终究没有签署宽泛关税的总统令,而只是一个“总统宣言”。换言之,他签署了一个总统意愿,并同时欢迎相关国家单独和他谈判。
中国应如何对待特朗普的“宣言”
特朗普的高调和捉摸不定导致全球的猜忌和举棋不定。虽然美国总统的权力很大,特朗普在很多领域的总统令可以直接作为法律生效,但他又时刻受到共和党内部的制衡、反对党的挑战以及媒体的问责。
就贸易战的可能结局而言,至少有三个不同的版本,而中国也至少得准备三个完全不同的应对方案。
在美国自由派、民主党、主流媒体CNN和《纽约时报》等的反对下,特朗普的贸易战政策彻底失败,美国重新走国际自由贸易的路线。中国作为当下国际贸易的受益者,在这个可能结局下能最安全地实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产业格局的升级和转型。
但毕竟现在是共和党执政,自由派和民主党的声音在美国已经很弱,所以除非特朗普和共和党在2020年败选,美国采取更加“贸易保护”性的政策将是大势所趋。
最糟糕的情况就是美国实施全面的贸易保护政策,对钢铁、铝甚至更多的产品征收世界范围内的宽泛关税。而美国的关税政策一旦宽泛化,全球其他国家也会采取对应的关税保护政策。这个情况虽然很难发生——因为现在的世界已经不是1930年美国对超过2万个进口产品征收关税的时代了。但世界仍然是不确定的。
“全球同步增长”(synchronizedglobal growth),这个被华尔街津津乐道的名词,很可能在2018年就出现夭折。而中国和中国企业,只能在多变的国际局势中做出最充分的应对方案。
(本文作者系纽约城市大学皇后学院助理教授)
责任编辑:水中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