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茶1号在武平县引种示范表现

2018-12-26 03:43钟德民
中国茶叶 2018年12期
关键词:叶底汤色武平

钟德民

福建省武平县城厢农技站,364300

鄂茶1号是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以福鼎大白茶为母本、梅占为父本,采用杂交育种法育成的无性系品种[1]。福建武平县在2015年2月从湖北省茶叶研究所引进该品种,分别在武平5个茶区9家企业进行引种示范,示范点最高海拔620 m,最低海拔281 m,现将几年来的观察和试验示范情况小结如下。

一、引种方法

1.引种布局

为充分体现品种适应性,选择不同产区、不同经纬度、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方向地块茶园作为引种示范点,于2015年2月定植(表1)。

2.引种处理

每个点均以本县主栽品种梅占为对照品种,各点施基肥、定植(双行单株定植,大行距150 cm,小行距20~22 cm,株距20~25 cm)、追肥、定剪、修剪、病虫害防治等茶园管理措施均相同。

3.观察记载

以桃溪镇江坑村、十方镇梅坑村、民主乡民主村为固定观察记载点,各点每个品种随机选定10株作为固定观察株,进行定期(每3~4 d观察1次)、定位(顶芽下第一位芽)观察记载,以定位芽≥30%达到如“萌发”“单芽”“一芽二叶初展”等物候时即为该物候期通过日,其他生物生理学特性采取随机抽样调查,亦随机调查其余定植引种点。

表1 武平县鄂茶1号引种示范布局情况

4.加工方法

各季均统一采摘一芽二叶作为加工原料,采用武平绿茶和工夫红茶的加工工艺进行适制性加工试验。

5.品质鉴评

产品送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福建省茶叶质量检测站、福建省农业厅等资深专家审评,按照外形25%、汤色10%、香气25%、滋味30%、叶底10%的比例计算总分。

6.内含物分析

按武平绿茶梁野炒绿工艺加工制成产品,委托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送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生物研究所,对所制产品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儿茶素等项目进行生化分析。

二、引种表现

1.特征

与梅占比,不论武平何处引种点,鄂茶1号均表现为树姿半披张,分枝较密;芽头细小(似福鼎大白茶),白毫少(比梅占略多);叶片呈上斜状着生,长椭圆形,比梅占略小,叶色深绿,有光泽,叶身内折,叶尖渐尖,叶质薄而柔软;节间较短;花冠直径3.5~5.0 cm,花瓣5~7瓣,花柱3裂。2016年12月调查3个固定种植观察点,2年生鄂茶1号在不同地点除茎粗略小于梅占外,树高、树幅、一级分枝数均与梅占相近(表2)。

2.特性

(1)物候期

鄂茶1号萌芽期为3月1日前后,单芽期3月中旬,一芽二叶初展期3月中下旬,开采期为3月底至4月上旬,与同期梅占相同或略早1~3 d(表3),春茶采摘批次2~3批,比梅占少采1批,2018年民主乡民主村未修剪的鄂茶1号比梅占迟开采3~5 d。

(2)芽重、梢重

2018年3月27日调查,鄂茶1号单芽百芽质量是对照梅占的43.26%,一芽二叶百梢质量是梅占的55.48%,一芽三叶百梢质量是梅占的59.87%(表4)。但据观察,鄂茶1号芽叶持嫩期比梅占长2~3 d。

(3)芽头密度

2017年3月30日调查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地点的树高、树幅、芽头密度差异不大;鄂茶1号平均树高65.8 cm、树幅81.0 cm、芽头密度634.5个/m2,梅占分别为61.7 cm、70.9 cm、412.5个/m2;鄂茶1号树高、树幅、芽头密度分别是梅占的106.6%、114.2%、153.8%,其芽头萌发力强,但成枝力不如梅占(表5)。

(4)产量

表2 2年生鄂茶1号与梅占长势调查结果

表3 鄂茶1号与梅占物候期观察结果

表4 鄂茶1号与梅占百芽质量与百梢质量比较

2017年和2018年春茶,各观测点鄂茶1号和梅占均采摘一芽二叶鲜叶,按武平绿茶生产工艺制成梁野炒绿产品,统计产量(表6),3年生(2017年)鄂茶1号春茶平均产量67.5 kg/hm2,为梅占112.5 kg/hm2的60%;4年生(2018年)鄂茶1号春茶平均产量99.0 kg/hm2,为梅占174.5 kg/hm2的56.7%。其他各点调查结果显示,4年生鄂茶1号春茶产量为45~165 kg/hm2,比梅占低30%~60%。

3.生化成分

经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生物研究所检测(表7),春茶鄂茶1号所制梁野炒绿产品水浸出物含量与梅占相近,是梅占的97.95%;游离氨基酸总量高于梅占,是梅占的113.61%;儿茶素总量低于梅占,是梅占的84.54%。其中,EGCG是梅占的86.57%、GCG是梅占的198.33%、ECG是梅占的90.00%、CG是梅占的105.26%、GC是梅占的120.59%、EGC是梅占的60.00%、C与梅占相同、EC是梅占的81.82%;儿茶素氨基酸比为1.55,低于梅占的2.08。

4.适制性

(1)绿茶

因鄂茶1号芽头细小难采,不适合制作单芽头的梁野翠芽类武平绿茶,因而采用梁野炒绿、梁野雪螺等其他品类武平绿茶工艺加工制茶。其中,鄂茶1号春茶所制条形梁野炒绿条索细紧秀美,润绿浅灰,干茶有绿豆香;内质香气高爽、嫩香或甜花香,汤色翠绿亮,滋味鲜醇带甜,叶底翠绿柔软匀整,品质极优,与梅占相当(表8)。夏茶条索紧结稍细,灰黄绿,干茶有炒豆香;内质香气较浓长,汤色亮绿尚清,滋味浓醇微甘,无梅占之苦涩;叶底深绿明亮、叶张较大,品质较好,优于梅占。秋茶条索紧结乌绿,干茶有鲜栗香;内质香气浓郁带甜花香(似苎叶香),汤色浓绿带黄、清澈明亮,滋味浓醇甘厚,叶底深绿绸软、叶张稍大,品质尚优,与梅占相当。采用螺形梁野雪螺、珠形梁野翠珠工艺加工的鄂茶1号绿茶,无论春茶还是夏秋茶,外观均少毫灰黄,内质香气低闷带青,汤色暗黄绿,滋味醇和略涩,不耐泡,叶底暗黄绿,品质不高。

表5 3年生鄂茶1号与幼龄期梅占发芽密度调查结果

表6 鄂茶1号与梅占春茶产量统计结果

(2)红茶

采用工夫红茶工艺加工的鄂茶1号红茶,外形条索细紧,乌褐色带少许金毫,香气清新,汤色淡红,滋味醇和,叶底褐红带暗绿,品质不如梅占。

表7 鄂茶1号与梅占品种所制武平绿茶春茶生化成分检测结果 %

表8 鄂茶1号与梅占品种所制武平绿茶春茶感官审评结果

5.加工特点

(1)制茶率

鄂茶1号鲜叶加工梁野炒绿茶的制茶率(鲜叶:干茶)为1∶(5.1~6.2),高于梅占的1∶(6.2~6.5);梁野雪螺和梁野翠珠类为1∶(4.5~5.0),工夫红茶类为1∶(4.2~4.5),与梅占相当。

(2)加工特性

鄂茶1号在制绿茶过程中,比梅占茶青摊青时间短、杀青温度低、揉捻时间短、复炒时间短、提香温度低,易加工,制优率高。在与梅占茶青混合加工制茶或产品拼配时,有增绿汤色、提高滋味甘醇度和鲜爽度之功效,调配性好。

6.抗逆性

经连续4年观察试验,鄂茶1号比梅占更耐肥,喜荫不抗旱,抗寒性与梅占相当,对炭疽病、云纹叶枯病抗性不强,易感热灼病等病害。

三、结论

通过4年的引种示范试验,鄂茶1号在武平县的引种情况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灌木型、中叶类、中芽种;树姿半披张,分枝较密;萌芽率高,芽头细小似福鼎大白茶,白毫略多于梅占;叶片呈上斜状着生,长椭圆形,略小,叶色深绿,有光泽,叶身内折,叶尖渐尖,叶质较薄柔软,节间较短;幼龄期和投产初期树幅和芽头密度均大于梅占,喜荫耐肥不抗旱,抗病力不如梅占,萌芽期、开采期比梅占早1~3 d,单产低,是梅占的30%~60%。

2.所制梁野炒绿产品中,水浸出物与梅占相近,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梅占,儿茶素总量是梅占的84.54%(其中GCG、GC、CG高于梅占),儿茶素氨基酸比为1.55,低于梅占的2.08,因而较梅占鲜甜醇爽。

3.适制梁野炒绿类武平绿茶,其春茶品质极优,且与梅占各有千秋,互补性强;夏茶外形比梅占细紧、香气清高,汤色较绿,滋味没有梅占之苦涩,叶底更亮绿,品质明显好于梅占;秋茶外形比梅占乌绿紧结,香气不如梅占浓郁高长,汤色比梅占更绿亮清澈,滋味醇和、无或少梅占之苦涩,叶底比梅占更软、更绿、更完整,品质优于梅占。

4.制其他品类武平绿茶及工夫红茶时,品质不佳。

四、建议

鄂茶1号与梅占开采期相近,品质优,单产低,喜荫耐肥不抗旱,适宜作武平绿茶梁野炒绿类产品调剂品种。栽培上宜重施基肥、增施有机肥、勤施追肥,整形定剪高度依次为离地18~20 cm、28~35 cm、38~50 cm,清蔸亮脚修剪,适当搭配遮阴树,实施茶园喷灌和覆盖,适时采摘等,以促进生长,提高产量。

猜你喜欢
叶底汤色武平
浸种时间对不同贮藏年份叶底珠种子发芽的影响
Walking on Fire
All Is Well
何鹤
Major Obstacles in English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for Chinese Senior High Students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燕子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燕子
玫瑰的荫下
因祸得福
一方鉴评 专家审评漳平水仙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