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吹过的风

2018-12-25 12:11苏亭
世界博览 2018年24期
关键词:栈桥礁石小岛

苏亭

八月份的青岛的海滩,单纯看去堆满了人,可起浪时也必然会过一股风,又像是挂满了飘飘的衣襟,色彩斑斓。我才不会惧怕什么“下饺子说”哩,要是错过美景、错过相知相遇,这才遗憾。我要讲的开篇故事可能有点年代感,很多人也知道个大概,但讲出来还是多少会有些震撼。

五四运动的历史地位不言而喻,历史称它是中国近、现代的分水岭。但也许很多人都忽略了这一点,运动爆发是以收回青岛主权为导火索的。从时间轴来看,似乎就是把青岛放在1919那个时间点,后面的事情接着发生了。这未必有严密的逻辑因果,但将先后顺序摆在那里,整个城市就变得很奇妙,它像是一片平静中刺出的锋利一刃,划破了时代。和今天唯美柔和的青岛相比,过去的它好像有抹不掉的英烈之气。

百年已逝间,就如李芳芳导演在拍清华百年校庆片《无问西东》时讲的那样:无意于讲一个多完美的故事,只求拍好一段时光。同样的,此次的出行,行程未必装满,只愿迷失于某一道短暂的光阴。

大家都习惯性说北方以粗矿为美。为了打破谬论,我把这样的青岛介绍给你。她一定是北方干练女子中不染世尘的素颜美女,静躺在海陆交接之处,吹吹海风、搞搞刺绣。有了她的内外兼修,才有半岛的江山如画。

从栈桥说到小青岛

唐朝时期衡量女子好看与否,得看是否环肥燕瘦。青岛,作为这样一个古典美人,那必是海鲜谓“环”,自然景观谓“燕”。这在我对它的第一印象中就早有流露,为吃肥美的海鲜而来,冲着曼妙的海景照片纷纷而至。

“青岛”这个名称,原指小青岛,以岛上“山岩耸秀,林木蓊郁”而得名。小青岛与栈桥隔水相望,北端与中山路商业街成一直线相连。栈桥是很多人观海景的起点,从栈桥依次往西分别是小青岛、鲁迅公园、小鱼山公园、第一海水浴场、八大关......

这个神奇的起点,是从陆地上延伸到海里的一条纤细的胳膊。远观的样子虽是如此,却能靠一臂之力托起千人,不容小觑。栈桥全长440米,宽8米,由钢混结构搭建而成。栈桥建于清光绪年间(1892年),已有百年历史,一直以来被视为青岛的象征。曾是青岛最早的军事专用人工码头。

栈桥两边有铁链护栏和莲花路灯,漫步于栈桥海滨,风平浪静时,可以看到海鸥自由翱翔。走到桥的尽头还可远眺小青岛。栈桥最南端的半圆形防波堤,像是紧握的拳头,拳头里握着古风十足的两层八角楼,名"回澜阁",被誉为"青岛十景"之一。回澜阁里面有一块无字碑,这块石碑的来历至今众说纷纭。现在,阁内通过主题展陈的方式,全面展示青岛近现代历史、人文、民俗等独特城市风貌。我们可以通过小门在她的手掌内外来回穿行,或仅仅是静立阁旁,等着层层巨浪涌来。

来时正值午后,在去往"回澜阁"的期间,不经意间的一个右扭头,就会被右方隔岸的逆光景色收买,顶级的摄影师都会为此刻光照赋予自然的轮廓驻足许久,他们从肩上摘下收放复杂的摄影机,只为刹那的一刻。

走下栈桥,沿海的观光才算正式开始了,桥北沿岸,辟为"栈桥公园",园内花木扶疏,青松碧草,并设有石椅供游人憩坐,观赏海天景色。栈桥这里有一小块沙滩,与沙子掺混的净是一些贝壳碎,光脚踩上去会有强烈刺痛感。这小片海域小孩居多,捡捡鹅卵石、挑挑贝壳,再碰面相互交流一下成果就开心得不得了,我仿佛从他们的眼中看到了对这个世界最初始的满足。

一路上的礁石格外起眼,东一块西一块,一大一小,不过随随便便的往海滩上那么一摆,就是一道景色。鲍鱼也是个怪玩意儿,只有半面壳,附在礁石上。这些礁石涨潮含蓄,落潮就显得露骨,突然就露出一块红褐色礁石,一片黄色浅滩。这些礁石看上去坑坑洼洼,但光脚踩上感觉蛮好,走两步洗洗脚,天然自成的足底按摩也就做好了,管它哪个穴位,一次性给你按个通透。

蓝绿色的清澈海水被浪那么一击就毫无防备的撞上礁石,瞬间激起雪白色水花,我穿的粉色裙衣上沾了水,溅上来星星点点的水花散布各处,裙子表面看似染上了更深的几抹粉色,隔一会儿又褪去……

一直往方位上的东边走,还不能到达小青岛,还需通过狭长的、与陆地相接的370余米海堤,才能登岛。小青岛面积仅为0.024平方公里,海拔17米。据说此岛原是陆地的一部分,在海浪长年累月的冲蚀雕凿下,渐与陆地分离,才形成了今日的形状,从高空远远看去,小岛形状如同一把古琴,故又有“琴岛”之称。

岛上树影婆娑、绿荫成群,一座白灯塔亭亭玉立。涨潮时,惊涛拍打着防波堤,激起簇簇浪花,可驻足观看。退潮时,赭色岩礁和金色沙滩露出水面,可走下橋,漫步在海滩上赶海拾贝。青岛火车站就在不远处。

“琴弦”两侧有不少停泊的游艇,还有一些看起来废弃的军舰静靠一旁。只要站在这,就能把不远处的海军博物馆欣赏个大致。登岛之后,一进入小青岛南面的平台,便可以看到一尊青铜雕塑,看样子是位身姿曼妙的女子,双脚轻轻点,海风卷着她的长发向右侧飘起,右手托着一物高举过肩,似琴非琴、似弓非弓……不过,看对方是如此优雅的女子,多半是琴吧!后来才知道,那日广场中央的女子名字,就叫“琴女”,还被青岛市政府定为青岛的象征之物。

那些关于“爱情”

说到“琴女”的来历,还引出一段凄美传说,相传很早以前,有位擅长琴艺的仙女爱上小岛上一个打渔的小伙子,她偷偷来到人间瞒着家里,与小伙子结为发妻。每逢丈夫出海,她就独自坐在小岛上弹琴,用琴声为爱人导航。天庭得知后欲捉琴女回去,对爱情至死不渝的她就徇情在小岛上,虽人已不在,琴声似乎还萦绕周围,与海风同鸣、与浪共奏。刹那间恍然大悟,明白为何这小岛有名“琴岛”,又名青岛......

这座琴女雕塑,非凡的象征意义远远胜过探求真假的意义,她确实承载了一代人的向往,是小青岛热情而浪漫的迎客方式,到这儿的每一对甜蜜情侣,也许是空手而来,但都将把发生在这儿的故事、和每人一份的祝愿带走。说来惭愧,差点把她当成和我一样只会在草原上骑马射箭的女子。

猜你喜欢
栈桥礁石小岛
水中栈桥搭设及平台冲孔灌注技术探讨
礁石和浪花儿
基于ABSgangway规范的登船栈桥设计
梦中的小岛
在栈桥上
假如我是一座小岛
礁石上的美人鱼
拥抱
雅鲁藏布江特大桥的临时钢栈桥结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