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白矿区四十年的变迁

2018-12-25 05:31:22高永生
当代矿工 2018年12期
关键词:白面白水马车

文/高永生

我出生在上个世纪60年代的蒲白矿务局白水煤矿,是伴随白水煤矿的发展变迁成长起来的矿工子弟。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我的体会最深。

小时候,记忆中的矿区吃、住、行条件都非常差。当时每家每户人口都比较多,生活条件也都不是很好,能吃饱肚子就算不错了。我们家的人口也不少,当时只有父亲一个人上班挣钱,母亲总是把用白面蒸的馍留给父亲下班回来吃,我和哥哥姐姐吃的都是杂粮。我在家里最小,有时父亲会把白面馍悄悄塞给我。从住的方面说,40年前单身职工居住的“红一区”是干打垒房,当时每平方米造价28元。职工家属住的是自己挖的窑洞,有的家人口多,一家八九口人住在一起,可想当初的居住条件。行的方面也很落后,当时矿区只有一条土路,不下雨时尘土飞扬,一下雨就变成了“水泥马路”。记得当时矿上有一个几十辆马车组成的车队,矿上需要运输设备和材料时都是用马车拉。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自行车是很少见的,每年矿上只有几张购买自行车的票,如有需要购买的家庭,每户可派一人到家委会抓阄,抓到的可领一张自行车票,再到县城去购买。我同学家有一辆自行车,谁向他家借自行车都是借不出来的,但他的父亲会骑上自行车带上你到你要去的地方。要是下雨,他父亲会把自行车扛在肩膀上行走,绝对不会让车子沾上泥。

光阴似箭,一晃改革开放已经40年。40年来,在改革浪潮的推动下,矿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矿区的人们早已不再为吃饭发愁。

1988年,矿区修建了一大批单元楼,极大地改善了职工的住房条件。现在,采煤沉陷综合治理工程——职工住宅楼工程正在建设。职工从骑自行车上班改换成骑摩托车,现如今私家车在矿区也随处可见。

笔者用新旧图片对比的方式来展现白水煤矿40年来生产模式有什么改革,工作环境有哪些变化,职工家属的生活环境发生了怎样的改变,以飨矿区读者。

猜你喜欢
白面白水马车
马车与游船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2-21 06:34:18
“古币”会挖沙
马车
模仿天才
驾着马车去打仗
胡须
白水洋一日游
快乐语文(2018年9期)2018-11-29 14:34:17
脑筋急转弯
新青年(2018年3期)2018-03-16 22:13:04
白面狂欢
人物(2016年10期)2016-09-03 03:05:22
白水煮生活,笑料跑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