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明 谭贝加 雷 燕
1)海南医学院图书馆,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3号 5711992)海南医学院杂志社,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3号 571199
在数字科技期刊被“碎片化”的形势下,期刊的整体面貌难以被更多人知晓,其传播方式主要为以数据库为载体进行网络单篇传播[1]。Elsevier已经采用单篇论文出版模式,可能在未来取代现行的按期出版。因此,单篇论文完整规范的著录项目(包括附加信息)对论文和期刊信息的获取、文献引用标准化、数据库收录与建设以及期刊国际化等具有重要意义。早有国内外学者提出学术期刊的论文要著录适当的信息[2-5],并添加一些新的著录项目,如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 DOI)[6-7]、开放科研人员与贡献者身份识别码(Open Researcher and Contributor Identifier,ORCID)[8-10]、作者贡献声明[10]等。有多位学者开展了对国内科技期刊著者姓名汉语拼音[11-12]、DOI[13-14]、摘要编排格式[15-16]、通信作者标注[17]等著录项目的调查分析,也有国外学者关注了期刊出版中我国学者的姓氏和缩写问题[18]。然而,这些调查分析仅针对某个著录项目展开,未将论文视作单篇存在的独立个体,系统地审视著录项目的规范性和完整性。因此,为了适应论文网络单篇传播的要求,本调查以医药卫生核心期刊为例,对研究性论文的著录项目进行了单篇整体化调查,以期引起国内科技期刊对数字化出版环境下论文单篇著录项目规范性和完整性的重视。
考虑到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而研究性论文又是医学期刊的主要文章类型,本研究排除了9种社会科学期刊或不刊载研究性论文的综述类期刊,即《医学与哲学》《医学争鸣》《卫生经济研究》《中国卫生经济》《中国卫生事业管理》《中国卫生政策研究》《中国医院管理》《中华医院管理杂志》和《生理科学进展》,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七版(2014年)》收录的250种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中的其他241种自然科学期刊2016年首期首篇中文研究性论文作为调查对象。所有文献均下载自中国知网或万方数据库。
统计的著录项目包括基本信息、标题与摘要信息、文章分类与编码、基金项目、作者信息、出版信息、期刊信息以及其他信息。中文标题、作者姓名和地址为其必备著录项目,无需统计。如果无法通过下载的论文对著录项目作出判断,则顺延至下一篇适合的中文研究性论文。此外,为了保证统计的准确性,在统计完每种期刊的所有著录项目后,再按照每种著录项目的统计结果进行核对。本研究对部分著录项目制定了统一的统计标准(表1)。
表1 部分著录项目的统计标准
通过统计每种期刊的著录项目并依次核对每种著录项目的统计结果,获得241种医药卫生核心期刊单篇研究性论文的著录项目情况,其中n为期刊数量(表2)。
2.1.1 刊名
在241种期刊中,除《南方医科大学学报》仅著录英文刊名而未著录中文刊名外,其他期刊均在单篇论文上著录了中文刊名,其中《中华中医药杂志》还著录了曾用刊名。
国家标准GB/T 3179—2009《期刊编排格式》指出,并列刊名与中文刊名同等重要。由于中文科技期刊的并列刊名多为英文刊名,故英文刊名的著录同样值得重视。英文刊名的缩写遵从一定的规范和原则,可以通过访问期刊主页、PubMed检索[19]或查阅国际期刊名称词汇缩写列表[20]等途径获得。在调查的241种期刊中,仍有3种期刊的英文刊名不符合缩写规范。调查结果表明,几乎全部样本期刊都著录了英文刊名。著录英文刊名缩写的期刊最多,其次为著录英文刊名全称的期刊,而著录首字母简写和拼音的期刊比较少。此外,有15种期刊同时著录了英文刊名全称和缩写,有利于准确引用。
2.1.2 卷号与期号
尽管GB/T 3179—2009《期刊编排格式》中指出期刊可以1年出版多卷或多年出版1卷,还可以不设卷,但是与国外英文期刊1年多卷或只设卷不设期等灵活设置不同[21-22],中国科技期刊几乎都是1年1卷[23-24]。调查表明,除《肿瘤》《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是在不完整的引文格式中著录了卷号或期号外,其他期刊均在页眉或页脚显著位置著录了卷号和期号。
2.1.3 页码
被调查期刊的页码标识均置于各页的固定位置,符合GB/T 3179—2009《期刊编排格式》的要求。尽管该标准指出期刊的页码也可以用阿拉伯数字每期从第1页开始单独编码,但是被调查期刊均使用了阿拉伯数字将全年(卷)各期的正文依序连续编码,这与部分外文期刊使用多种多样的页码编排方式不同[22,25-27]。
2.2.1 英文标题
与国内某些刊物不提供论文的英文标题不同,医药卫生核心期刊的研究性论文均著录了英文标题。
2.2.2 结构式摘要
除《免疫学杂志》和《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采用了中文结构式摘要和指示性英文摘要外,其他期刊均同时使用了中文和英文结构式摘要,且中英文信息基本一致。为了更好地服务读者,结构式摘要经历了多次修订,有四项式、五项式、六项式等多种内容形式[28]。本调查中,多数期刊使用了常见的四项式结构式摘要,即目的+方法+结果+结论(Objectives+Methods+Results+Conclusions),极少数期刊在“目的”“方法”这2个小标题的翻译上使用了Aim/Purpose或Methodology。另有6种期刊采用了不同形式的结构式摘要:目的+资料与方法+结果+结论、背景+目的+方法+结果与结论、背景与目的+方法+结果+结论、背景+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目的+设计+研究对象+方法+主要指标+结果+结论。此外,几乎全部期刊都将英文摘要著录在首页中文摘要之后,仅2种期刊将英文摘要著录在中文摘要之前,另有5种期刊将英文摘要著录在文末,与李常艳等[15]对Medline数据库收录的中文期刊英文摘要的刊载位置调查结果基本一致。
表2 241种医药卫生核心期刊单篇研究性论文著录项目的统计结果
注: ①英文刊名不符合缩写规范的3种期刊未列入统计;
②未著录姓名拼音的期刊不计入格式统计。
2.2.3 关键词
被调查期刊均著录了中文关键词和英文关键词。
2.3.1 中图分类号
中图分类号是针对图书资料的馆藏和检索而制定的分类法,但是有学者认为中图分类号不能很好地适用于期刊文章的分类与检索,还增加了编辑工作负担,建议予以取消[29-30]。由于国内部分数据库如《中国学术期刊文摘》要求收录的期刊著录中图分类号,因此标注更加有利。调查表明,大约1/3的期刊未著录中图分类号,这可能是因为各刊已经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取舍。
2.3.2 文献标识码
文献标识码是对文章内容进行归类,以方便文献的统计和检索以及期刊评价等。尽管依据国家标准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除对电子资源有特殊要求外,文献类型标识是可选著录项目,但是标注比不标注有利[31]。调查结果显示,57.3%(138/241)的被调查期刊著录了文献标识码。
2.3.3 文章编号与DOI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凡具有文献标识码的文章均应标注一个数字化的文章编号。然而,调查发现,49.4%(119/241)的期刊只标注了DOI而未标注文章编号,40.7%(98/241)的期刊同时著录了文章编号和DOI。换言之,约90%的期刊标注了DOI,其中约一半期刊也同时标注了文章编号。江霞[6]的调查表明,88%的广东医药卫生核心期刊标注了DOI,与本研究对全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标注DOI的比例相近。与只应用于中文文献的文章编号相比,DOI方便了网络环境下对数字化对象的准确提取,有利于期刊优先出版和官方网站的识别[7],通过DOI解析还可以了解期刊受关注度、文章的浏览和下载、作者情况等信息[32-33]。因此,笔者认为在国际化的网络出版环境下,可以考虑将取消文章编号的标注改为只标注DOI。除标注DOI外,期刊还应重视保证DOI解析的准确性[7,34]。
2.3.4 二维码
二维码承载了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信息,可以链接到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官方网站和期刊App,实现延伸阅读等[35-36],已经出现在部分科技期刊的封面、网页或宣传资料上。然而,241种期刊中,仅5种期刊在单篇论文中使用二维码。其中,《中国普通外科杂志》《中国肺癌杂志》和《肿瘤防治研究》提供的二维码均链接到其官方网站上该篇文章的详情页;《中华外科杂志》提供的二维码链接到文章的相关视频页面;尽管《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也提供了从官方网站下载文章PDF的二维码,但是由于该篇文章的PDF下载地址已经发生变化,扫描后无法下载。这一现象与谭潇等[36]的研究结果相似。因此,期刊应重视单篇论文中二维码的使用及其有效性。
除《生理学报》只著录基金项目英文却未著录中文外,其他期刊均著录了中文基金项目。著录中文基金项目的240种期刊中,仅1/3的期刊同时著录了英文基金项目。由于基金项目的英文表述不仅服务于检索和评价数据库,也是期刊国际化的需要,因此建议期刊同时规范基金项目的中文和英文著录格式。
2.5.1 作者姓名汉语拼音
除《中国骨质疏松杂志》外,其他期刊均著录了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其中,91.2%(219/240)的期刊著录了所有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其他少数期刊仅著录前3位作者的姓名,更多作者用“etal”代替,不利于文献引用。此外,姓名的拼音格式比较混乱。依据国家标准GB/T 28039—2011《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有54.2%(130/240)的期刊姓名拼写采用了符合该国家标准要求的格式,即“Wang Xiaoqiang”和“WANG Xiaoqiang”,不符合该国家标准要求的期刊主要是因为在双名字之间加了连接号,即“WANG Xiao-qiang”,这可能是因为部分期刊执行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该规范要求双名字中间要加连字符。其他不足10%的期刊则采用了其他的格式,包括Wang XQ、WANG Xiao-Qiang、Wang Xiao-qiang、Xiao-qiang Wang、Xiao-qiang WANG、Xiaoqiang WANG等。这一结果与宋国营等[37]对2012年中文核心医学期刊的调查结果相似,提示姓名汉语拼音的书写有待统一格式。
2.5.2 英文作者地址
著录英文作者地址是国际检索和数据库收录的必要元素[38]。调查发现,所有期刊均著录了英文作者地址,多数期刊著录了全部作者的英文地址。但是,仍有约1/3的期刊仅著录第一作者的英文地址,还有6种刊物则仅著录前3位作者或仅著录通信作者的英文地址,不利于国际收录。
2.5.3 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的联系方式
第一作者通常被看作论文的主要贡献者,而通信作者则常被视为论文的学术责任人和对外联系人,二者对论文均有较大的发言权。调查表明,将近80%的期刊未以中文提供第一作者的电话、邮箱或传真等联系方式;在提供联系方式的53种期刊中,均提供了第一作者的邮箱,其中13种期刊同时提供了电话。然而,几乎全部期刊均未以英文提供第一作者的联系方式。此外,超过90%的期刊以中文提供了通信作者的联系方式并且都提供了通信作者的邮箱,其中17.0%(38/224)的期刊同时提供了电话,仅个别期刊提供了传真号码。另外,约有一半期刊以英文提供了通信作者的联系方式,且都提供了通信作者的邮箱,极少数期刊同时提供了电话或传真。以英文提供通信作者联系方式的127种期刊中,112种采用了译文“Corresponding author”为提示词,其他期刊则采用了译文“Corresponding to” “Address correspondence to”“Correspondence to”“Responsible author”“Correspondence”或“To whom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 to”,亦或不使用任何译文。总之,多数期刊都标注了最常用的电子邮箱联系方式。值得关注的是,仍有10种期刊未著录任何作者联系方式。
2.5.4 ORCID标注
ORCID作为研究者的学术身份证,于2010年8月正式创立,通过服务研究者、出版商以及基金组织等促进了学术交流,部分出版商已经强制作者使用ORCID[39-40]。然而,调查发现,中文医药卫生核心期刊中ORCID的普及率非常低,仅《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和《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种期刊著录了作者的ORCID,且标注的对象也仅限于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这一结果也支持了李金丽等[41]对我国科技期刊应用ORCID的调查结果。因此,2014年10月成立的iAuthor属于ORCID的中国化产物[42],还有待进一步的推广使用。
出版信息记录了从投稿到出版的时间流水,反映了稿件处理速度以及出版周期,是评价期刊学术质量与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调查表明,尽管几乎全部期刊都提供了详细的收稿日期,但是仅6.6%(16/241)的期刊提供了接收日期。换言之,除《中国新药杂志》和《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只提供了接收日期外,仅14种期刊同时提供了收稿日期和接收日期。此外,全部期刊均在单篇论文中著录了印刷出版时间,但是时间不够准确,仅有2.9%(7/241)的期刊具体到年月日。尽管有52.7%(127/241)的期刊已经在中国知网或万方数据库实现了单篇或整期优先出版,但是优先出版时间并不能代替正式出版时间。因此,很难通过出版信息估计期刊的发表时滞,不利于期刊自我了解和期刊评价。
期刊的主页、邮箱、地址、电话等是期刊与外界交流的主要方式,特别是在假冒学术期刊肆虐的现状下,提高学术期刊信息的显示度是防范假冒学术期刊的重要措施之一[43],有学者已经建议在每篇论文中标注网址以提升网站网址的可见度[1,44-45]。然而,多数期刊对此重视不足,仅10.0%(24/241)的期刊在单篇论文中提供了主页地址;除《中国全科医学》《生殖与避孕》2种期刊,其他期刊均未提供电子邮箱;除《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以英文著录了其通信地址,其他期刊均未提供通信地址和电话。另外,仅《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和《中国动脉硬化杂志》著录了期刊CN和ISSN号,前者还著录了国际刊名代码(CODEN)。总体来说,单篇论文中著录的期刊信息比较少。
此外,著录编校人员姓名的期刊占56.4%(136/241),且均标注在文末。在著录编校人员的期刊中,89.0%(121/136)的期刊著录了编辑姓名,9.6%(13/136)著录了责任编辑姓名,个别期刊单独或同时著录了校对、英文编辑、英文编审、采编等人员的姓名,有利于明确责任。
大多数期刊并未提供作者贡献声明、利益冲突声明、版权声明和引文格式。作者贡献声明的目的是为了检验作者署名是否符合规范以及防止学术不端[45],但是97.9%(236/241)的医药卫生核心期刊尚未提供作者贡献声明,与孟美任等[46]对2015年中文核心期刊著录作者贡献声明的调查数据基本一致。利益冲突声明则是学术诚信的另一保障措施,世界医学编辑协会(World Association of Medical Editors,WAME)和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Medical Journal Editors,ICMJE)已经对利益冲突声明做出了详细的说明和要求[47-48]。孟美任等[46]的调查表明,所抽样的2015年401种中文核心期刊均未提供利益冲突声明。在本调查中,也仅有7.1%(17/241)的期刊提供了利益冲突声明。此外,期刊出版单位通过版权(转让)声明取得作者的著作权,避免以后可能面临的版权纠纷。然而,仅4种期刊提供了版权声明,其中3种期刊简单表明版权归期刊所有,《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则单独著录“文章版权:文章出版前杂志已与全体作者授权人签署了版权相关协议”。这或许从侧面反映了国内期刊对版权转让声明和转让合同的法律效力认识不清[49]。因此,国内期刊应重视作者贡献声明和版权声明,并公开稿件中的利益冲突。
另外,极少数期刊还著录了一些有助于文献引用或快速了解研究内容的信息。就引文格式而言,仅19种期刊著录了完整的引文格式,其中8种期刊同时著录了中文和英文的引文格式。此外,有的期刊还著录了编者、本主题国外已有的结论、本文特色与见解、文章快速阅读、文题释义、文后评论等项目,以帮助读者更快地了解研究内容。个别期刊(如《中国组织工程研究》)还单独著录了伦理问题、文章查重和作者声明。调查中还注意到,有关临床试验的论文亦著录了临床试验注册号。
本调查表明,90%以上的期刊在单篇论文中分别以中文和英文规范著录了文献引用的必备项目,包括全部作者姓名、标题、刊名、卷号、期号、页码以及DOI,满足了文献引用标准化和期刊计量评价的基础要求。值得关注的是,大多数期刊仅著录了英文刊名的全称或缩写其中的一项。如能同时提供全称和缩写,将更好地服务文献引用工作。另外,仅2种期刊著录作者ORCID,ORCID在我国期刊中的广泛使用还有待时日。除了这些著录项目,其他大部分著录项目不仅是中外数据库建设和收录时的元数据,也是中文科技期刊制作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XML)文件进行网络传播[50],进而提升影响力的基础。从中文角度看,标题、摘要、关键词、基金项目、作者地址、通信作者邮箱等元数据已经比较完善。然而,从英文角度看,尽管几乎全部期刊都较好地著录了标题、摘要、关键词,但是需要重视英文基金项目、作者地址和通信作者邮箱的著录,以免影响了国际索引/文摘数据库的收录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仍有半数期刊著录了文章编号,但是似乎正在逐步被DOI取代。
此外,调查表明,我国科技期刊对某些项目尚未足够重视。例如,与国外多数期刊不同,国内大部分期刊并未要求作者提供作者贡献声明和利益冲突声明,更没有相应的处理办法和流程,不利于明确学术贡献权责和防范学术不端,可能也降低了期刊影响力[51]。另外,多个国际出版集团如Elsevier已经在单篇论文中提供了论文的投稿、修回、接收和在线出版日期,但是国内科技期刊大多仅著录了投稿时间,印刷出版时间大多也只精确到月,不利于期刊自我评价和作者了解期刊,建议期刊提供完整的文章历史信息。此外,在假冒期刊和论文代写代发泛滥的形势下,很难通过百度等搜索引擎甚或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找到期刊官方网站,在单篇论文中标注期刊主页地址或电子邮箱不失为一种比较实用的防范策略。总之,本调查以单篇论文为独立对象系统地审视了著录项目规范性和完整性上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够引起国内科技期刊的重视,也希望国家制定更详细的规范以适应期刊国际化的需要。由于调查项目较多,精力有限,著录项目中可能存在的更细节的问题还有待深入调查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