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变局——国际经济格局新变化》(上、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著
未来15年是我国比较优势转换期,是我国作为新兴大国崛起的关键期,也是国际格局大调整期。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大国竞争与博弈加剧、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快速变革等,将成为影响未来国际经济格局的重要因素。
全书从技术变革、产业布局、国际贸易、跨境投资、人口、绿色发展、粮食安全、能源结构、国际金融、区域经济合作等方面,探讨了国际经济格局将产生的十大变化趋势,基于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将给中国发展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提出应对策略。
推介人:张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
《“一带一路”经济走廊:畅通与繁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带一路”课题组著
经济走廊建设对我国意义重大,是“一带一路”倡议尽快落地的重要依托,也是系统建设的切入点,既构成了全面推进的基本支撑框架,也是化整为零分区施策的主要载体。本书内容包括1个总报告和7个分报告,详细讲述了六大经济走廊建设面临的形势与机遇,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致力实现理论研究与操作实践的统一。
推介人:赵福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调研员)
《国际比较视角下的中国发展经验与理论研究》
侯永志 张永生 刘培林等著
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是一系列战略、政策和制度创新。本研究运用历史思维和国际比较思维,梳理了不同类型后发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经验,并提炼出相关典型事实,建立了与经济发展典型事实比较一致的理论框架,在此框架下讨论了中国经济发展成功的主要经验和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启示。
推介人:侯永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
《新工业革命的中国战略》
赵昌文等著
我国已具备推进新工业革命的基础。与此同时,挑战亦不容忽视。新工业革命可能使中国在不少领域的传统优势进一步削弱,产业发展基础不牢,与发达国家产业竞争性增强等内外部因素值得关注。本书建议,从全面深化改革、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快产业政策的调整与转型,积极培育新工业文明,加强政府有效监管,实施更为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等五个方面为新工业革命提供完备的制度保障。
推介人:李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调研员)
《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发展:制度与政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著
创新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动力,人才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第一资源,以科技人员和企业家为代表的创新型人才是人才的先锋队。本书对我国在高等教育、科研激励、企业创新、人才流动、人才政策和计划等方面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梳理,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提出了新时期我国人才政策的改革路径和重点举措。全书论点清晰、明确,材料详实,为我国实现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激励与流动指出了方向。
推介人:马名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部长)
《农业农村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研究》
叶兴庆 张云华 伍振军 周群力等著
纵览农业农村改革四十年的历程,有两条经验最为关键。一是赋权,逐步赋权并放活农民与农村产权与自主权。二是市场化,逐渐建立农业与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在农业农村改革和乡村振兴的新起点上,赋权和市场化改革的空间仍然很大,将会为乡村振兴提供巨大动力。本书系统梳理了我国农业农村改革中最重要的“四梁八柱”,如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健全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与收储制度等,并对深入推进各项农业农村改革提出思路、方向和政策建议。
推介人:张云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
《新时代中国社会保护重点领域改革:进展、问题、政策建议》
张来明 葛延风等著
深化社会保护领域的改革,建立健全社会保护体系,解决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新时代社会保护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
本研究结合新时代对社会保护体系的需求,从社会保护体系改革的意义及改革目标、社会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收入分配、就业、教育、住房、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社会救助等不同方面进行了重点研究,分析了不同领域改革的进展、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方向与具体政策建议。
推介人:王列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副部长)
《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制度与长效机制研究》
王微 邓郁松 邵挺等著
本书围绕新阶段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目标,对进一步完善基础性制度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提出了六个方面的重点建议,对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提出要加强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推介人:邓郁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万物互联和智能化趋势下的
企业变革、产业变革及制度供给》
马骏 张永伟 袁东明等著
近年来,以万物互联和智能化为主导的新一轮信息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本书建议适应技术变革大势,加快制定全面应对策略,深化制度供给创新,包括重构行业监管制度、协调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强化网络信息安全、高度重视人才与就业政策、为企业变革和创新松绑等,相关内容对产业界和政府部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推介人:马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所长)
《不良资产处置与金融风险防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课题组著
本书分为总报告和专题报告两大部分,共计11章。总报告论述不良资产处置与金融风险防控二者的关系、现状与处置不良资产的政策建议。专题报告分别论述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等的不良资产处置问题,保险机构参与不良资产处置问题,国资管理公司、不良资产二级市场、市场化债转股、不良资产证券化以及不良资产处置的相关国际经验等,并对我国不良资产与金融市场发展提出有针对性和可实施性的对策建议。
推介人:吴振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进展与建议》
“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进展、问题与建议”课题组著
本书对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最新进展、实际效果、各界反响,以及各地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和模式等方面的探索、实践和创新等,进行系统梳理和客观评析,从中发现改革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发现各地、各部门实践探索中所涌现的新思路、新做法、新经验和新模式等,为下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政策建议和优化模式等。
推介人:高世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所长)
《我国社会治理的制度与实践创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我国社会治理创新发展研究”课题组著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我国社会治理问题,社会治理理论获得重大创新,提出了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目标,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社会治理创新发展的政策法规,各级政府进行了多层次、多维度的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本书认为,我国社会治理进入了齐抓共管、多元共治的创新发展新时期。
推介人:李建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
《财政促进脱贫攻坚的体制机制与政策研究》
段炳德等著
本书是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7年年度重点课题《完善财政促进脱贫攻坚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研究》课题报告的基础上完成的。作者在扶贫一线亲历脱贫攻坚,对县域财政和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有直观的感受和认识,获取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本书是对财政扶贫政策的系统性研究,包括国际级贫困县案例,可供扶贫参与者、财政与扶贫的研究者参考借鉴。
推介人:张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