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燕平
壹
今天,我们已经可以理性地看待这一建筑:牌坊。
这是古代社会用以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立牌坊,是流芳百世之举,其中要义:忠孝节义,是古人一生的最高追求。
安徽省歙县棠樾村鲍姓一家,四百年间,七座牌坊,忠孝节义俱全,功勋、科第、德政都有。每个牌坊都是一个传奇。
安徽黄山市歙县棠樾村夏玉福:“最早立的一个牌坊,明朝永乐十八年,慈孝里牌坊,父慈子孝。这一对父子叫鲍宗岩、鲍寿孙。这一对父子遭到强盗的绑架,强盗敲诈勒索要钱,没钱要杀。儿子听说要杀啊,赶快跪在强盗面前,为父亲讨饶,你们不能杀我的父亲,我父亲年纪大了,你们杀他太惨了,你们要杀杀我,把我父亲放了。父亲看到强盗要杀他儿子,赶快跪到强盗面前,你要杀还是杀我老头子,你把我儿子放了。因为这一对父子互相争死啊,南宋年代的事,直到明朝的朱棣皇帝,皇上证实这件事,旌表这一对父子。”
安徽黄山市歙县棠樾村鲍颖:“在清朝的嘉庆年间,黄河、淮河决堤。鲍家请人修了足足八百多里的河堤。为了救济灾民,总共拿了粮食十万石,白银有三百多万两。所以皇帝特例让鲍家修建了乐善好施坊,整个徽州只有这一座。”
鲍氏宗祠敦本堂的漆刻门屏《五伦述》,旨在告诫后代,要用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之“五伦”规范来教导鲍家言行,弘扬鲍氏家风。
安徽黄山市歙县棠樾村夏玉福:“鲍氏家族的孩子们都孝顺父母,鲍灿母亲的背上生毒疮,化脓。他趴在母亲的背上,给母亲挤脓,母亲痛啊,他后来干脆用嘴吸,把母亲背上的脓疮用嘴吸干,使他母亲背上的脓疮痊愈。它为什么叫‘骢步亭’呢,为官要清白,有这个寓意。这个亭子立这里,教育鲍氏家族的后人要做清官,就像我们鲍氏家族一直到现在,没有贪官。”
鲍家人把刻在石头上的“忠义节孝”作为齐家的格言,教育后来人继承好鲍家的家规、家训、家风。
鲍氏宗祠敦本堂的漆刻门屏 《五伦述》,旨在告诫后代,要用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之『五伦』规范来教导鲍家言行,弘扬鲍氏家风。
忠诚、孝尊、仁义等,依然是中国老百姓不变的推崇。良好的家规、家风,时至今日,一直是修身、齐家的不二法门。
在徽州一方,鲍姓是一个小姓,但因为事迹可嘉而成为一方显姓。无论做官还是经商,忠孝仁义,恪守成规。鲍家之后,英才武将、忠臣孝子、文坛俊彦、艺林高手,代有才人。
今天,除了贞节牌坊被时代推倒,忠诚、孝尊、仁义等,依然是中国老百姓不变的推崇。良好的家规、家风,时至今日,一直是修身、齐家的不二法门。
贰
在徽商的民居区,可以看见很多这样的牌坊。
而在中国另一个崛起的商帮,晋商的民居区,更多的似乎是这样的深宅大院。
明朝中期,为对付游牧民族的侵扰,朝廷在北方边境建设了九个边关重镇,称为九边。大量军队驻扎,惊人的物资消耗,给了山西人经商的大好机会。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山西人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宽厚仁义之心,演绎了一出商业竞争的大好戏文,成就了一代晋商。
富裕起来的商人们互相看齐,纷纷建起了深宅大院。
山西祁县乔家大院的开创者乔贵发,当初可没有想这么多。
幼年失去双亲的乔贵发,寄人篱下,饱尝世态炎凉。十八岁时为求自立,走西口到内蒙古萨拉齐厅老官营村,在一家当铺做伙计。他想的是挣点钱,回去娶个媳妇,让那些势利的亲戚们不再小看。
山西祁县民俗博物馆顾问胡育先:“乔家开始他心里头并不想着要发财,他没有这样一个打算,他只是为了他的生活,为了他谋生,不得不出去打拼的。”
十几年过去后,他衣锦还乡,没有人看不起他了。可乔贵发还是做了一件令街坊们咋舌的事:娶了个带着孩子的寡妇!
因为,在乔贵发当年一贫如洗,受到许多人嘲笑时,这位寡妇、那时的小媳妇曾说:“不要门缝儿里瞧人,说不定乔贵发以后会挣大钱、有大出息呢!”
贫贱不失尊严,富贵不失情义。这是乔贵发做人的态度,也是经商的态度。
山西祁县民俗博物馆顾问胡育先:“在打拼的中间,他于是看到社会上的,更比他困难的这些人,他想的不是他一个人生活提高一点,他想的是大家伙如何能提高。”
乔家鼎盛的时候是在乔贵发的孙子乔致庸的手里。乔致庸就更没有想这么多了,他是个秀才,在家的任务是,饱读诗书,挣得一个举人,树起一根旗杆。至于生意,有他大哥一手经营。
不料大哥英年早逝,乔致庸不得不投笔从商。饱浸儒家学养的乔致庸,以其宽厚和仁义之心、读书人的格局步入商道,潇洒地走了一回。
《乔家大商道》作者郝汝椿:“所以他这个名字就是乔致庸,他这个庸就是中庸之道,而且从他本人来说,他就是乔家的一个商业的一个高点。”
茶叶和丝绸,都是走得很远的生意。漫长的茶路,从福建武夷山到蒙古腹地;遥远的丝路,从浙江湖州到山西潞州,制成潞丝后再远走西域。漫漫商旅的艰险让乔致庸意识到票号的重要作用。
《乔家大商道》作者郝汝椿:“到票号的时候,商业得以升华。以前搞贸易,好多银子运来运去,要花多少运费,而且时间很长,现在一张纸过去了,他的利润就特别大了。”
乔致庸以“汇通天下”的大气,从开拓中、小商人的市场入手,后来居上,成为晋商票号的杰出代表。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逃到山西。官员召集众商号商量借钱,一时大家面面相觑。乔家的一个跑街的业务员却当场答应,借给朝廷白银十万两。他说,国家灭亡了我们也会灭亡,国家还在,钱还能回来。
慈禧太后后来是这样“还”这笔钱的:允许票号进行公款汇兑,各省督府解缴中央的款项,全部由山西票号来经营;庚子赔款连本带息,约十亿两白银交由山西票号来经营。
王家建造这家大院的时候,花的只是他们在票号里的利息钱。可见王家的富可敌国。
而王家的后人们在追溯祖先的时候,并不急于表达盛极一时,总是要从头说起,从太原迁来灵石县静升,远远没有发家致富的卖豆腐为生的始祖王实说起。
山西晋中市灵石县静升村王儒杰:“我们的一世祖啊,是弟兄四个。忠、信、诚、实,实呢,就是我们的祖先。我们整个家族里边忠信诚实,作为我们做人的座右铭。”
七百年来,王家人一直把一世祖四兄弟的名讳 “忠信诚实”,作为做人和做事的理念。忠信为本,诚实创业,是王家发达的背后支撑,而且世代信守。
我们从王氏十六世祖王廷璋立下的家训中可以窥见一斑:“凡语必忠信,凡行必笃敬……作事必谋始,出言必顾行。常德必固持,然诺必重应……”
山西晋中市灵石县静升村王儒杰:“当时有一对镯子,它那个是活当,到时候人家要来赎。可是这个掌柜为了看看他(伙计)能力怎么样,就专门派了个人去,要买这个镯子,说人家给高价钱,卖了吧。他拿了一串钥匙,这个也开不开,那个也开不开。那个人等得不耐烦了,最后走了,他(伙计)也没有吭气。到了第三天,人家来赎当了,他拿上钥匙一开就开了。掌柜的很奇怪,说你怎么前天就开不开,今天怎么钥匙一下就开了。他就告诉(掌柜),我是故意的。如果说那天卖出去了,今天人家来赎当了,你怎么处理啊。这个掌柜的一看,他脑筋很灵,不但没处分他,而且说你可以领本了。”
这种个人的品行行为,随着商业的进步,很快便变成了一种家族意志和规范,并以契约文书的形式流传开来。
叁
二十世纪的中国史学界,有几大史料发现:甲骨文、秦汉简牍、敦煌文书以及徽州文书与内阁大库档案。
所谓徽州文书,是指在徽州地区发现的契约文书、家谱、账簿以及普通民众生活中留下的文字资料。
浙江松阳石仓阙氏家族,那七千多份斑驳的旧契约,向我们诉说着古老村落坚守的信用。阙家后人走南闯北的成功,是他们把对社会、对家庭的契约与信用,刻在心里。
浙江松阳县石仓村阙龙兴:“我们阙家人是从福建过来的,是一个客家人。要在这里安家,要在这里发展。”
浙江松阳县史志办主任洪关旺:“他(阙家)要从原先当地的老百姓那里,购买田、地、山。阙家用这个契约的形式,固定这种买卖关系。一方面他保护自己,第二个,他也是遵守诚信,用这个契约的形式,履行他应尽的义务。”
忠信为本,诚实创业,是王家发达的背后支撑,而且世代信守。
浙江松阳县石仓村阙龙兴:“契约文书,包括买山买田的契约,还有些分家书,还有些账本,当地的村规民约议约。一点点交往,它都有一张小小的字据、收条。”
石仓是一个有六千多人口的聚落,先后发现契约文书达7000余件,循着文书信息的提示,今天还能寻找到历史上一小块农田的所在。
三百多年前的清代边远山村,却有着高度市场化的经济生活,村民们用契约约束、规范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家所共同遵守的秩序已不是过去所理解的“礼法”,而是规则清晰的“市场机制”。
浙江松阳县石仓村阙龙兴:“石仓的会很多,有桥会、庙会,还有龙灯会、五谷会、定光会。他这个信仰的庙里,每年要举行这个庙会,庙会里面他们化缘有钱啊,钱留下来干吗,他们就拿去流转借贷,借出去以后有利息,庙里的钱多了以后又可以去买田,田买来以后租给别人。”
浙江松阳县史志办主任洪关旺:“他们已经是有资本主义萌芽的思想,有市场经济的这种意识,也规范着他们平时日常的生活,使阙家人迁徙到我们浙西南地区以后,能够生根开花,并且使他们不断壮大。”
肆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富贵传家,不过三代。我们仿佛从这些人去楼空的深宅大院得到证实。
其实不然。
诸葛亮的后裔们没有继承丞相的遗风,三世之后,史籍不再。谁知到明代晚期,在浙江兰溪的高隆岗村,走出了一支悬壶济世、热衷于岐黄之术的诸葛氏后裔。
这个村,后来便以诸葛命名。诸葛村的村民说,所以以中药传家,都是因为诸葛亮先生的一句遗训,这恐怕也是孔明先生最为明智的预见。他告诉他的后人:“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浙江兰溪市诸葛镇卫生院诸葛剑雄:“如果不能够成为治世的良臣,就当一个良医。一样能够造福社会。做一个好的医生嘛,一个是有良好的医德,还有一个技能嘛。空有医德没有技能,那也帮不了病人。医技很好医德很差,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所以一个好的医生,我觉得医技和医德是相结合的。”
诸葛村历史上堪称中医之村。明清时期,有半数男丁从事中药业。村里开设有七家药铺,先后有名医三十多人。同时,诸葛族人把他们的中医药店开到了浙江各地,乃至于全国许多大城市,形成“兰溪药帮”这一商业帮派,这也造就了今天诸葛村华丽精巧的民居群。
伍
浙江湖州南浔的刘家,到了孙子刘承干时期,已醉心于寂寞的书斋。有人说这是家道中落,也有人说这是青山有幸,因为,嘉业堂的藏书之富,远远富过刘家的江南首富。
上海开埠后,出口商品中的百分之九十是蚕丝,而蚕丝的百分之九十又是来自南浔的“辑里湖丝”。南浔是浙北蚕桑业的重要市镇,到上海,有太湖和运河之便,当年,刘镛将辑里湖丝装满小船,驶往上海,开创了刘家的黄金时代。
《南浔小莲庄刘家》作者童立德:“他的经商理念是,你们不能克扣老百姓,所以他提出了什么呢。尺必争,一尺两尺的尺啊,必争。寸,必让。不要占老百姓的蝇头小利,去让给老百姓。卖给洋行里面,就是谈生意要争了。因为他这个经商理念,所以南浔的蚕农,他们都愿意卖给刘镛。”
清末状元,同为实业家的张謇称:自咸丰、同治以来,东南富商有三个人:杭州的胡雪岩、宁波的叶澄衷、湖州的刘镛。
刘家到底有多富有呢?当地民间把资产超过100万两黄金的富商称为“金黄狗”,超过500万两的称为“牛”,超过1000万两的称为“象”。南浔汇聚了“四象”、“八牛”、“七十二条金黄狗”。刘家为“四象”之首,财富多达二干多万两。
成为“东南商富最著称”者不容易,“而能以风义自树立于当时者”,就更难能可贵了。这个“风义”,便是刘家谨守的诚信仁义的品行。
《南浔小莲庄刘家》作者童立德:“他们家有一个义仆,在他们家五十八年,刘镛待他很好,而且交代子孙,你们要祭祖宗的时候,不能忘记这个义仆,也要给他供一副宗筷。在1873年的时候,湖北省巡抚写信给他,是不是请你救济下,刘镛拿了巨款,大米、棉衣、到湖北省赈灾,结果后来得到了李鸿章的表彰,送了一块匾额,现在挂在刘氏家庙里面,义推任卹。”
因为乐善好施,光绪和宣统都曾下旨表彰,并树立了两块牌坊。不过,刘家的牌坊,不是立在大庭广众之下,而是立在自己院子里。
《南浔小莲庄刘家》作者童立德:“全国都没有,只有南浔小莲庄。为什么,他们做了很多的慈善事业,得到朝廷的表彰,不要张扬,低调一点。”
刘镛孙女刘世鏣:“世世代代过来都是很勤俭的,包括我父亲都是这样的,我小时候喜欢画画嘛,开始的时候要学那个铅笔画,那时候父亲给我的铅笔是他画剩下来的,但是我画到这里长我就不要了,我就扔了,他不行的,他要教育我的,他说一定要(画到)这里,还要套一个套子。然后不能削了以后才能扔掉,不然的话不行。他说我们祖祖辈辈都是这样勤俭下来的。”
行事低调的刘家,到了孙子刘承干这里,却高调地做了一桩“生意”:大规模收藏古籍版本,刻板翻印孤本典籍,无偿赠送学者、图书馆。
《南浔小莲庄刘家》作者童立德:“刊书,买书,写书,出书,嘉业堂里面好多出版,藏书的东西他有好多孤本,不是自己藏着,我翻印出来,请人刻板,哪一个人需要,我送,他送的。所以鲁迅先生也要过他的书。”
辛亥革命爆发后,刘承干经常和一群从各地流亡上海的前清遗老交往,这些曾经的显贵中有家道中落的,不少就开始变卖家中的珍藏,对于那些卖书的,刘承干从来是慷慨解囊、照单全收,不少珍善秘本也通过种种渠道流入刘承干手中,使他在短短六七年里,集中了当时藏书界的精华。
复旦大学古籍保护研究院教授吴格:“有许多有学问的有地位的清朝的那些官僚再加学者,一入民国以后,自动退休了,没有公职了,把自己的藏书啊,原来是视若珍宝的,我也不要了,能让都让出去吧。所以就有若干家江浙的那些世家,把自己的藏书啊,都出让给了当时实力雄厚的刘家的这位长公子。”
1920年,刘承干在上海的书斋已无法容纳他的藏书,于是决定,利用南浔刘氏家园,兴建一座藏书楼。从这年冬天开始,历时五年,占地二十亩,花费十二万两银子,建成了巨大规模的嘉业堂。
嘉业堂曾有宋本书七十九部,元本书八十四部,当年,刘承干对其中最著名的四部宋版史书《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极为珍爱,特在嘉业堂中辟出“宋四史斋”以珍藏。
藏书楼落成后,大江南北的书商闻风而来,为了鼓励书商继续送好书,刘承干照单全收。至1930年前后,嘉业堂总藏量已达二十万册六十万卷。
复旦大学古籍保护研究院教授吴格:“他对传统的古代的典籍,有传播,有翻刻,有为那些典籍续命之功。”
除建设投入十二万以外,购书三十多万,刻印书二十多万,聘人编、校、抄、鉴定等十万,总计八十多万元。这是当时可在上海购买十余座花园洋房的代价。嘉业堂是中国私人藏书史上的绝唱,也是二十世纪藏书文化史上的丰碑。
商以致富,读可荣身,这是像刘镛这样的发达人家对子孙的厚望,所谓“达者兼济天下”。而纵观南北,耕读传家,诗书继世,则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小康农家所努力追求的一种理想图景。
纵观南北,耕读传家,诗书继世,则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小康农家所努力追求的一种理想图景。
陆
陕西韩城党家村,这一设置经常引起游人的好奇心,其实,这一物件,在中国的古村落,曾经并不罕见,它叫作“惜字炉”。
陕西韩城党家村党鉴泉:“过去呢,家家都有惜字炉,我们祖先认为这个纸上只要写上字,这个纸上就承载着知识,承载知识的这片纸就值得尊敬、尊重。不能把它随便乱扔,而要把它收集起来,一定数量的时候,在惜字炉面前,跪拜,焚香,然后焚烧。小小的惜字炉,体现了我们祖先,历代对知识的尊重,对文化的崇尚。”
对于一片字纸的敬畏,来源于对文化的尊重。党家村的先祖们还把这一种尊重,总结成家训,并且,砖雕木刻,把它们悬挂在自家门前、公共祠堂。
陕西韩城党家村党鉴泉:“党家村的家风家训是融化在建筑之中的,家训刻在青砖上,刻在门楣上,它展示在非常醒目的地方。对内,它可以起到一个警示于内的作用;对外呢,它又起一个展示于外的作用。”
党家村之所以传承有序,有赖于党家的第三代,从土窑洞里边走出来的举人:党真。他撰写了家谱,确立了村名,并且制订了村落的发展规划。
更重要的是开启了党家村人崇尚文化、重视教育的先河。从第四代开始,党家村便代代都有功名,秀才、贡生、举人,层出不穷。
陕西韩城党家村党鉴泉:“1954年,我们村出了一个山西省的高考状元。1978年的夏季,恢复了中考制度。我们村一个七年制的农村学校,本村的民办教师教本村的学生,我们的升学率达到了96%,荣获了渭南地区中考升学的第一名。说明我们党家村,崇尚文化,重视教育,这个优良的家风、村风,它从根上是正的。”
民国时期,这里地偏人杂,官府无力治理,一介草莽的魏辅堂,利用青木川的地理环境,自成一统,成为陕西独一无二的地方统治者。
一代枭雄,自然褒贬不一,但他重视文化,创建了惠及三边的辅仁中学,送乡里贫困孩子出去念书,则是有口皆碑的。
陕西宁强县青木川镇九年制学校校长周寒冰:“他办学首先是免费的,所有来上学的学生,陕西、四川、 甘肃过来的学生都是免费的。第二呢,尤其是地方上,适龄的学生是有补助的,如果家里贫困,那么魏辅堂就会出资,帮助他上学。第三个方面就是强制性,所有的学生到了上学年龄,必须要入学读书。他还出资,把有特长、有能力的这些学生,送到外地去读书。他就希望能够培育更多的人才,能够促进地方的发展。”
可以告慰的是,今天依然有四百名来自本地和甘肃、四川的学生,在青木川的辅仁中学读书。
无论经商、致仕、务农、读书,传家继世的最高要义是德。尝闻“富贵传家,不过三代”,其实,我们还是找到了世代家传的奥秘的,这便是: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而以德传家者,十世以上。
柒
一个家,传十五代,经330年,历宋元明三朝,最多时人口达3300人,不分家,不分账,同吃一锅饭。这是中国家族史的一大奇观。这是浙江浦江县的郑义门。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教授毛醒策:“当一族人五代以上不分家的,就称之义门,所以这实际上是中国对农业文明下的,一种基本的对家族的法规制度。”
深谙“平天下必从齐家始”的知识分子,当朝者,把好奇的目光投向了郑家。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教授毛醒策:“这个家族呢,它开始定居在这里,是公元1127年,那刚刚好是南宋开头的时候。迁来第一世祖呢,他感到在一个社会变迁年代,需要有一个规范,来限制族人的行为,所以他就开始制定家规,最早的家规是58条,当时就引起了南宋社会的思想家们的关注,古人这个观念很明确的,社会细胞健康了,那国家就是发达的。”
到了明朝,更因为朱元璋的智囊、儒学家宋濂的推荐而备受荣宠。宋濂曾在郑家所办的学堂上学,还与此时郑家的当家人是同学。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教授毛醒策:“明史告诉我们呢,朱元璋问这个家长,听宋先生说您治家很能干,你是靠什么治家的?那么这个家长就出示了郑氏规范,最后由宋濂形成的定稿,168条,他说我是靠规矩治家的。朱元璋讲了一个重要的,影响了明代初期政治走向的话,他说,治家如此,治国更该如此。叫宋濂制定大明律的时候,不要忘记参照郑氏规范,同时要给这个家长题写一个匾,树立一个模范的家庭,江南第一家。”
商以致富,读可荣身,这是像刘镛这样的发达人家对子孙的厚望,所谓 『达者兼济天下。』
郑氏一家,以《朱子家礼》为蓝本,从祭祀、婚嫁、家庭管理、家长职权,到人员分工、财产分配、妇规、社交和睦邻关系等,详细作了168条规定。
数千人的大家族,每天都是这样度过:黎明即起,钟鸣四下,盥洗八下,全体到祠堂聆听祖训,然后分男女集体进膳。饭后各就所业,种桑绩麻,晴耕雨读,秩序井然,如此330年。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教授毛醒策:“郑氏规范有168条之多,我的理解,条条可供操作,正因为可操作的规范,所以这个家族,给宋元明三代提供了173个官员,都是清廉的。家规很严厉,可操作,你不敢犯家规,如果犯家规的话,规范有一条规定,采取农业文明最严厉的措施,叫开除族籍。”
在三朝为官的173人中,没有一人辱没乡里,个个都是清廉为官。人称郑义门“代代出清官,朝朝皆良民”。
明天顺三年,公元1459年,于一场大火之后,家族聚议,决定“拆灶异居”、“分产自养”。火灾是导致分家的直接诱因,背后的原因,在于时代的变革。
可赞的是,解体之后的郑氏家族,依然有着族亲之义,互帮互助,互亲互爱。
今天又是邻居们聚餐的日子。
浙江浦江县郑宅镇上郑村郑定汉:“很多的,我们每年九月九,有的是母亲节的时候,也这样来聚餐一下的。这个街坊邻居,他们大家都拿出自己拿手的好菜,放到那个桌子上,大家都可以来品尝,都可以来吃。因为我们江南第一家是孝义的嘛,我们延续到现在,没有改变继承下来。”
而流传了几百年的《郑氏规范》,则以新的内容和形式,在郑氏后代中继续传扬。
家规家训,族规祖训,到村落自治,这是中国传统村落千百年来得以平安自治的一个重要基石,自然也被历朝历代统治阶级所竭力表彰。
捌
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家规家训,族规祖训,到村落自治,这是中国传统村落千百年来得以平安自治的一个重要基石,自然也被历朝历代统治阶级所竭力表彰。
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黄土乡,这会儿正在进行的不是侗族的歌舞表演,而是侗族人民一种民族自治的古老形式:讲款。
湖南怀化通道侗学会林良斌:“秦汉时期,中原王朝基本上管理不到,所以侗族人呢,为了管理自己,就形成一种以血缘为基础、以地域为纽带的自治组织,那么这个侗款就慢慢地形成了。款约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方面,它是一个军事组织,对外反抗侵略,对内保境安民。另外一个含义呢,通过这种款约,来治理我们这个地方的一个内部事务。侗族地区就靠这个款约制,自我管理了一两千年。”
或许是因为没有文字,很多少数民族的歌舞就特别发达,人们在歌声里可以听到这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侗族人民还多了一种传播历史文化的形式,这就是“款组织”。
按照地域、规模,款组织分小款、大款和特大款。侗民族所生活的地方曾是个没有君臣、没有官员的世外桃源。于是,“款”就成了侗族社会特有的民间自治和自卫组织。严厉而权威的“款约”,约束着族人遵章守纪,有礼有节。
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文物局胡群松:“这个人啊,年轻人。他去偷了人家的柿子,结果后来被人发现了。寨里面的寨老,决定用讲款,一、教育大家,二、把他昭示出来,揪出来进行惩罚。怎么惩罚啊,全村的人都到他家里面去吃饭,要他家办饭来招待大家,并且要让他的爹妈来承认,他的儿子做这种事是不道德的,子不教父之过。”
自然,许多“款项”,在今天已经失去了现实的意义。然而,传说中的“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情景,在今天的侗寨,依然是我们亲眼目睹的生活场景。
在传统中国社会,事实上存在着两种秩序:一种是官治秩序;一种是乡土秩序。晚到清末民初,朝廷对县治以下不设机构,所谓“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而支持这个伦理的,便是儒家的经典。
家国天下,这是浸入每一个中国人骨髓血脉的、继承良好的家传。
棠樾村不会再有新的牌坊了,但忠诚、孝尊、仁义之风依然传扬。
晋商的辉煌虽然已经过去,然而诚信、宽厚和胆略终归是经商的通衢大道。
石仓人和诸葛后裔,大多不再从事祖业,但是契约精神,以德为先的原则,已经牢牢地刻在了后人的意识里。
南浔刘家的后代们开创着他们新的基业;党家村和青木川仍旧飘散着书卷的香气。
郑义门重新竖起了曾经的九座牌坊,藉此竖立起孝义为家、清廉名世的时代风范。
家国同构。一个家庭的家风是一个国家国风的天然基石和集中体现,一个家庭要兴旺发达,需有良好的家传,一个国家要国富民强,要有良好的国风。
家国天下,这是浸入每一个中国人骨髓血脉的、继承良好的家传,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