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乐天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进步和提升,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软件工程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熟知。然而,在管理方面软件工程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软件工程仍属于新兴产业其在发展上仍不够成熟,同时软件工程不同于传统行业其在管理模式上存在着差异,管理工程涉及了诸多领域。如何推动软件工程管理改善,进行软件应用研究是该行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软件工程的管理应结合项目工程的实际运作情况,充分考虑项目的整体性、人员的调度和客户管理:
组织机构管理。系统性的管理是合理分配任务,高效完成工作的基础。在管理工作中,管理者要对开发人员有着足够的了解,通过组织分配发挥工作人员的特点,高效有序的完成要求的任务,组织机构管理更多的是强调工作人员的整体性,在总的目标和要求下,发挥全体工作人员的能力去完成工程要求。
工作人员管理。在软件工程项目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工作人员是推动项目发展的基本组成,其主要负责进行资料的查找、程序的编写以及工程优化,在各个岗位和工程中都有工作人员的身影。作为工程的管理者要能够合理分配工作人员,使其明确自己的责任和分工,强化调度和管理。在整体工程中,除了要求工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自身工作外还应当具备工作协调能力,积极开展和应对团队工作。
用户管理。软件工程的最终目的是迎合用户的使用需求开发出相应的程序。因此,项目团队要能够了解用户的实际需求和操作习惯,在编写程序环节切记不能增添感情色彩,根据自身喜欢进行程序设计,确保用户对软件满意。
从上述的管理内容中可以看出软件工程管理的内容和实质,为了加强管理提升团队的工作效率,在管理方式上可以做出如下改变:
完善管理体系。良好的管理体系是一个团体能否高效工作,执行指令的基础。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人才体系的管理,做好人才分配发挥其自身的特点,能够显著提升团队的工作效率;其次加强专业指导培训,专业化的培训指导能够帮助工作人员掌握最新的软件工程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进而提升工作效率;最后要落实奖罚制度,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工作人员最终呈现高质量的软件产品。
加强风险控制。作为开发人员,树立足够的风险防范意识对软件的开发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培养工作人员树立风险意识能够有效帮助在工作过程中进行量化分析,采取科学的方式避免可能发生的风险事故,将潜在风险所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尽可能的保障安全减少损失。
软件工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逐步走入公众的视野,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和设备开始运用和参与到软件工程中来,软件系统的简洁性和准确性方便了用户的操作和使用,简化了企业的工作效率。软件工程的不断发展,为计算机提供众多优质性的软件,层出不穷的办公软件和操作系统改变了人们过去的工作习惯和工作方式,即便是复杂的工作也同样可以在计算机上实现和完成。随着软件行业的不断发展,其在金融业、农业和工业都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就拿金融业举例,系统软件的不断升级简化了用户的操作难度,大大提升了银行的工作效率,人们的交易方式也随之软件的升级而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软件技术的发展和提升,这其中蕴含了开发人员无数的努力和汗水,计算机设备性能的提升为高品质软件的研发提供了先决基础,可以说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计算机软件在生活中的广泛使用,极大的改变了人们固有的生活模式和工作方式。就拿企业办公为例,随着办公软件的推出,工作人员只需要在电脑旁就可以完成复杂的工作内容,PPT、WORD等软件的使用简化企业的工作模式,提升了员工的工作效率;电子邮件技术的普及则简化了企业上下级之间的沟通流程,加强了企业间的内部联系;数据库的建立则有助于实现信息共享,方便工作人员获取信息。在教育领域,多媒体教学在近些年取得了突出的贡献,随着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更加的贴近生活实际,教师也可以将自身对教材的领悟编辑成文件展示给学生,这样一来简化了教师备课的压力,同时在缴纳学费方面,软件工程的应用简化了校方的操作难度,节约了大量的工作时间,其便于管理的特点也保证了校园各项工作的和谐稳定。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软件工程的发展提高了各行各业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改变了固有的工作模式和生活习惯,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然而,软件工程的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由于管理制度的欠缺,使得软件工作在工作效率上大打折扣,完善管理体制,优化工作模式对于软件工程的发展来说是很有必要的,社会公众也应当加强对软件工程的重视程度,积极拓展新思路、加大资金投入,为软件工程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参考文献
[1]史昊天,杨俊学,苏泽盛.我国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管理和开发应用探讨[J].科研,2017(01):00217-00217.
[2]李涛.我国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管理和开发应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5(01):226-226.
[3]代晶.我国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管理和开发应用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6(11X).
[4]盛健.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与应用解析[J].信息通信,2017(04):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