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补式的创新或者系统再造可以让企业幸福一阵子,未来企业要重生,必须重构。
重构并不是我们大部分企业所熟悉的词语。重构是计算机术语,意思是系统重装,程序再编。企业熟悉的词语是流程再造、系统变革、顶层设计等。但是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经验很可能成为未来失败的根源。从经验丰富到经验包袱,再到经验桎梏。瞬息万变中,很多企业迷惑、迷茫,最后迷路。
我们推出重构系列文章,就是在“时代的周期性难题”的大背景下,告诉企业家如何做到“万变不离其宗”,如何以万变应万变。
企业需要明白,顾客正变得像猫一样,馋、懒、聪明、挑剔,传统商业规则已经被颠覆。过去修补式的创新或者系统再造可以让企业幸福一阵子,未来企业要重生,必须深刻认知以下六大重构挑战。
互联网时代就是“去中心化”。去中心化就意味着品牌影响力衰落,顾客不再接受“王婆式”的品牌理念推销,只会接受“体验式”的品牌营销。
如何重构品牌战略是企业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可喜的是,小米、劲酒、劲霸服装、伊利、东鹏等一部分企业明白了品牌重构的道理,他们放弃了假大空的广告,开始领着消费者一起“玩”。因为他们明白了,未来是“得顾客者得天下”。品牌必须为顾客重构。
从经营战略的角度看,中国企业历经了多次挑战。
一是做大和做强的挑战。我们曾经非常热衷于做大,因为做大就意味着竞争力的提升。但大而不强的残酷现实教育了我们。中国企业开始发出一种声音,先做强再做大。
二是专一化与多元化。2000年左右,中国企业开始思考专一化和多元化的企业发展命题。很多企业认为多元化是误区,主业做不大就不要盲目多元化。企业家一直认为多元化是误区,不要盲目学习国外企业,中国企业要专注主业。
事实证明,中国企业专注主业发展,当主业遭遇瓶颈无法突破的时候,突然发现国外企业,包括在中国的外资企业,通过多元化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完成了“东方不亮西方亮”的经营战略。
我们的解读是:中国企业的做主业是“大树战略”,寻求在某一行业内成为老大。外国企业,包括在中国发展的外资企业,多元化是“大森林战略”。他们抓住中国消费市场快速增长的机遇,在很多行业内获取前五名的地位,并且这些行业可以形成互补。中国企业突然明白,“大森林战略”就是产业链战略,布局产业链才能形成产业价值链。
值得反思的是,当波特的竞争理论被中国企业牢记于心之后,中国的企业现在又在思考一本书——《小的也是美好的》。
中国企业惯用的价格战屡遭诟病,这也可以理解,因为中国企业最初面对的是购买力低下的消费者,只能选择低价。因此,低价成为中国很长一段时间的核心竞争力,甚至到现在,低价为王仍然是一部分企业的经营理念。
而面对中国消费者在日本引发的“马桶盖事件”,中国企业不得不开始思考,那么贵的马桶盖为什么会遭到中国消费者疯抢?
面对进口食品在中国市场每年4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食品企业在思考,进口食品那么贵,为什么消费者还买那么多?
面对每年1亿多人次的出国旅游购物,中国企业家在思考,中国消费者真的不缺钱了吗?
可以肯定地回答,在任何成熟的市场,都会有因为价格高买不起的消费者,也会有因为价格低而不愿意买的消费者。这要求我们企业从重构的角度,重新思考你要服务于哪一类顾客,而不再希望满足所有顾客。
我们还可以说,互联网时代就是顾客为王的时代,就是产品为王的时代,企业重生的唯一出路就是研发令顾客尖叫的产品,而不用担心价格问题。
我曾经在一个企业家年会上,说过最得罪人的一句话:中国的大部分企业,不是死在创业者手里,就是死在创业团队的手里。
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组织创新的问题。很多企业在完成创业之后,创业者可能还保持着激情,不满足于有吃有喝,而是追求个人价值或者社会价值,但创业团队已开始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满足于小富即安。无论创业者如何搞激励、奖励,都无法调动创业团队的积极性,何况一部分创业团队开始出现“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惰性思维,最终导致整个团队吃老本,创业者被绑架。
但是,中国的企业家往往又是“英雄难过兄弟关”。把跟着自己打天下的兄弟“杀”了,他们于心不忍,于情不堪。
我们发现,凡是历经30年以上发展史的中国企业,都是组织重构的结果。例如娃哈哈,宗庆后在最近5年里,只管团队建设和企业投资,具体事务均是年轻人在主导。柳传志是中国教父式的企业家,联想之所以还在快速发展,神州专车还在井喷,得益于柳传志已经完成了4次组织和团队重构。
当然,组织只增加人数,不增加职能,即组织职能缺失也是组织重构的挑战。组织僵化就意味着新成员进不来,进来也要被染缸染成一样的颜色。
美国营销号称百年营销,中国的营销充其量也不足30年。而我们用不足30年换回了美国百年营销的水平。
说这话,我不是为了自夸,而是为了让企业的营销人员明白,我们的营销从卖价格,卖产品,卖促销,卖忽悠,一路走过来,确实很高明。但是我们必须明白,真正的营销就是卖理念。因为中国的营销决策者不明白营销就是卖理念,所以遭遇了困境,何况我们的营销大多数还停留在卖价格的初级阶段。
我曾经在很多场合讲过,凡是认为价格高卖不动的营销人员,都应该被企业辞退掉,因为他们过时了。当然,这里我是从品牌的角度,调侃一下我们的营销人员。营销人员经常说,我们的品牌知名度不行,所以我们的产品不畅销。早在2000年我们就提出一个理念:不做品牌做销量,不是品牌也畅销。如果营销人员能理解其中的道理,就已经称得上优秀了。
因为这类营销精英明白:销量是品牌的前提而不是结果,品牌是销量的自然累积。品牌不是畅销的前提,而是畅销的结果。
包政先生是深度分销理论的创始人。深度分销在中国快消品领域主导了20年,深度分销的实践应用就是“渠道为王,终端制胜”。我在2012年和包老师交流的时候,大不敬地说过一句话,就是:深度分销过时了。当时包老师笑着说:“我也知道过时了,我现在研究社区商务。”可喜的是,2015年,包老师社区商务的研究成果出炉,发行了一套7本书,读完之后,颇为受益,也为包老师的“蜕变”能力折服。
我们提出,传统营销的使命就是“方便买”和“乐得买”。营销的基本动作分解就是铺货率和终端生动化。其实这都是基于渠道和市场占有的认知。
在顾客为王的时代,占有渠道和市场已经无法占有消费份额了。我曾经问过很多企业,为什么市场铺货率那么高,终端生动化投入那么大,做得那么好,市场还是做不起来呢?企业给出的答案非常直接:不动销。我再次反问,为什么不动销呢?企业答不上来。我说很简单,就是有人卖,没人买。
未来的营销就是顾客体验,说得到位一些,就是“撬开嘴,喂一口”。所以说,深度分销之后,是推广时代的到来。
顾客为王的时代,营销已经从研究怎么卖的“学问”,转变成为回答为什么买的“艺术”。
市场挑战就是市场再选择的市场体系重构的挑战。企业总认为,一线市场投入大,不敢碰。事实上,这是企业市场战略方面的一个致命错误。
我们十多年为企业咨询,发现一个规律,凡是产品非常好而市场不好的,绝大多数都是因为市场选择在农村,以农村包围城市的市场战略开展营销工作。我们坚持农村包围城市的企业,却没有发现随着城镇化推进,农村的人口在减少,购买力急剧下降,因为农村只剩下老、病、残了。弱的儿童有消费能力,也被父母带到城里了。
我们大多数情况下会建议企业先从市场选择的角度跳出“井底之蛙”的误区,大胆选择需求量大,具有购买能力的发达市场。因为只有多卖才能多赚,只有多赚才能多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