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峰 福建省南平市闽北高级技工学校
有效的进行“校企合作”模式,可以将教师在教学中讲授的内容在企业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渗透,同时在进行企业内部相关的数据的建立和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双管齐下的培养过程中,加大对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进行重点关注,从而使他们能够把握重点事项来进行重点研究。例如,对学生在相关操作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信息软件与相应课件的对比应用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实践会与教学时存在很大的差距,而在企业进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又不能光以课堂上学过的单一内容来进行实施操作,因此就使得教师的相关教学内容中存在有缺陷,所以教师就应该在学生进行上机操作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能够进行有效的整合,真正的做到将自身的一些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划分,从而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缺点,做到有效的改善技术性方面的问题。
对于学校的学生来说,通过不断在企业中进行的实践操作,就会发现自己仍然有很多的知识点没有能够有效的掌握,然后要根据自己自身的实际情况来不断的进行自我总结,这样才能够找到改正错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在进行长时间的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们应该更加重视自身学习的内容,真正的将操作的流程和企业的生产、建设过程相结合起来,通过不断地实践操作进而来发现自己在学习方面的薄弱环节,加大对重点事项的研究力度的投入,从而使自己真正的能够取得长足的进步。此外,在企业中进行相关的实践操作时,能够让自己清晰的感受到企业实际的生产、建设是什么状况,在进行现场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了解注意的重点事项有哪些,这样才能够使自己在之后的学习和企业实践的过程中掌握一个先进的思想以及技术体系,再遇到困难时就可以及时轻松的解决。
对参与“校企合作”的学生来说,首先就是要将计算机的相关操作流程做有效的培训,真正的让学生们掌握好先做什么、之后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这样的目的是在之后长期的训练实践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将正确的操作流程熟记,打好基础,通过一系列的训练,使学生自己进行的项目能够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在出现一些错误的时候,能够迅速的了解到是哪个具体环节的操作失误而造成的,就能够很容易的找到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在进行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教师应该与企业的技术人员一起进行正确流程的现场操作,有效的让学生可以认识到哪些环节是十分重要的,哪些环节是相对次要的,从而将一些复杂的操作事项联系起来,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真正的将具体操作的细节掌握清楚,使他们能够熟练的做到一次性操作成功,并且能够保证其中各项数据有效准确地建立。
在进行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应该把“企业车间”引进来,在课堂上进行模拟企业的实践操作教学,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企业的具体计算机操作事项是哪些,教师在进行长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学生的特点进行有效捕捉,建立内部与外部的建设标准,把握重点事项、重点环节,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且将创新的操作技术呈现出来。建立教师与学生的良好关系,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以“企业领导”自居,对学生发放任务,让学生在计算机操作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真正的企业工作环境是怎样的,通过双方面的施展,真正将自身的建设与“企业”的各项数据的有效建立结合起来,并且建宅以考核制度为中心的“企业”规划,真正将自己的能力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之间能够进行互相促进、互相监督,在课堂上取得较大的进步。
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的加大对相关创新事项的投入力度,真正的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不断地突出重点环节,从而在课堂上就可以呈现出灵活多变的实际效果。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环节交给学生来进行,让学生能够在合作学习,互相促进的这一过程中,积极的发现掌握计算机的相关操作技术,并且能够将之进行有效的应用。教师还可以采用将学生进行分组学习的方法,将书本中的知识点和相关的操作技术进行现场的比拼,在不断地进行角逐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觉地充满学习的热情,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还能够让学生能够得到长足的进步空间。
“校企合作”是一种技工院校可以创新培养人才的新模式,是技工教育不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必然要求,也是技工教育可以生存和不断发展的优点和特色。在“校企合作”的全新平台下,将学校和企业有效的整合起来,从而形成一个教育的整体,整合学校与企业的优势,共同培养锻炼社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