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夏天,人民解放军挥师南下。经过湖北、湖南时,迎接他们的却是长江大洪水。这是相当于1931年的大水——1931年长江洪水淹死了14.2万人!
刚建立的长江水利委员会首先把重点放在防洪上。1950年2月,长委会提出兴建荆江分洪工程的计划。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听取汇报,看了设计书,并问工程寿命有多长。当听到至少可以用20年时,毛泽东说:“20年够了。”荆江分洪工程在當时只能算一项应急的过渡性“治标工程”。
1953年2月19日,“长江”舰从武汉起航,顺流而下。在毛泽东居住的二楼卧舱里,一支红铅笔的笔尖稍稍悬空着在地图上移动。毛泽东问长委会主任林一山:怎样才能解决长江洪水的灾害呢?怎样才能除害兴利?林一山指着地图介绍说,长委会计划在长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上逐步兴建一系列梯级水库,拦洪蓄水,综合利用,从根本上消除洪水的威胁……毛泽东时而倾听,时而发问,他的目光纵横万里,从青藏高原的长江源、金沙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直至上海、长江口。
毛泽东左手插在腰间,举起右手,在图上画了一个大圆圈,说:“太好了,太好了!修这许多水库,都加起来,你看能不能抵上一个三峡水库呢?”林一山回答:这些水库都加起来,还抵不上一个三峡水库。毛泽东又伸出手,指着三峡说:“那为什么不在这个总口子上卡起来,毕其功于一役?就先修那个三峡水库,怎么样?”
(赵鹏摘编自《百年三峡——三峡工程1919—1992年新闻选集》,长江出版社、中国三峡出版社2005年版,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