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党绪
·编者按·
余老师的这节课,虽是作文课,但更像一场辩论大赛。他通过与同学们的平等对话,在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现实事例中,对“道德绑架”这种社会现象展开深入的分析探讨。同学们在本节课中对“道德绑架”有了充分的理解,并能够在教师的引领下由浅入深地理解问题和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这是一节对同学们很有意义的作文课。
首先,所举之例皆为当下热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这和高考倡导作文要与生活相联结符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使学生容易产生思想的共鸣。其次,重点完成了作文教学最关键的第一步——审题立意,通过“讨论”来明确“道德绑架”的主题,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提高了写作的兴趣,明确作文写什么内容,表达怎样的思想。余老师通过举例“绑架”现象深入浅出地引导,让学生理解“道德绑架”,而不是把自己的见解强加给学生,这锻炼了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最后,自2017年始,全国高考作文趋向考查学生对问题的思辨能力,余老师善于引导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由果溯因,“道德绑架”是什么,如何产生,并且在讨论“道德”的同时不忘与“规则”“自由”等相连,这些都能让学生在讨论中激起思维的火花。以往的高中作文教学偏重于写作技能的养成,忽视思辨力,特别是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这制约了学生作文思想的升华,使得作文模式化严重。优秀的作文首先是有思想的,如果我们的作文教学能像这样加强学生的思辨能力,我想,学生会更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作文中也更能用自己思维表达观点。
师:同学们,这节作文课讨论的事情是這样的(投影展示):
2016年5月3日,达州八旬老人李某坐动车到成都看病,因只买到达州到营山的坐票,老人在南充站被所坐座位的新主人——一个小伙子请了起来。老人的女儿想让父亲和小伙子挤着坐被拒,之后一中年男子为老人让了座。老人的女儿说:“年轻人应该多学学。”座位的主人委屈回道:“坐自己的位子错了吗?”
这是一则社会新闻,发表在《华西都市报》上。大家看明白了吗?能够想象这个场景吗?我想问一个问题:这个小伙子说“坐自己的位子错了吗”,你们认为他错了吗?
(生沉默。)
师:沉默,是不是意味着他是对的?再来看材料。这位老人多大年龄?
生:八旬。
生:八旬老人,还有病。
师:年轻人不给这样的老人让座,我问你们谁对谁错,你们却保持沉默?
生:这个老人只买了到营山的票,而年轻人自己掏钱买票,他坐的是自己的位子,从规则上讲,他不让座也没错。不过,从道德上讲,不给一个身患疾病的八旬老人让座,确实不太好。
师:好,你的判断里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词。一个是“规则”,一个是“道德”。那么,从规则上讲,小伙子没错。从道德上讲,面对一个生病的八旬老人,小伙子不但不让座,连挤着一起坐都不愿意,这就错了。对吧?
生:对。
师:那我刚才问“坐自己的位子错了吗”,你怎么不回答呢?
生:因为老人的女儿指责年轻人说他“应该多学学”,这个有点怪。年轻人应该让座,但老人的女儿不该用这种“道德绑架”的方式硬要别人让座。
师:先撇开这女儿,还是说这年轻人的对错吧。你的意思是,按道德,年轻人不给老人让座,是错的。按规则,年轻人坐自己的位子没错。那他到底是错了还是没错?道德与规则难道是对立的吗?
生:老师我纠正一下,站在道德的角度看,年轻人其实也不能算错,只能说他的道德境界不高。
师:也就是说,只是道德水准不高,谈不上缺“德”,谈不上不道德,是吧?那么,我再确认一下,小伙子坐自己的位子,没错,只是境界谈不上高尚。你是这个意思吗?那错的是谁?
生:老人的女儿错了。如果她跟人家协商,也许人家就让了。但她理直气壮地要人家让座,不让还要批评人家,这就不对了。
师:你回答得很清楚。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印证和反思自己的观点,我给大家提供一家网站做的统计,看看网友们的判断和态度。
问卷题目是,“拒和老人挤着坐遭指责,你怎么看?”这是一个单选项问卷。
这里是统计数据 ( 投影展示 ):
A.“座位主人没做错,愿不愿挤着坐由他自己决定。”5484票,占50.9%;
B.“座位主人有点儿不近人情”。298票,占2.8%;
C.“老人的女儿不该那样说话,有点道德绑架。”4858票,占46.3%。
师:大家看看这些数据。注意,这是单项选择。选A的网友显然更肯定年轻人的权利,选C的则更倾向于批评女儿。那么,我们可否由这些数据推断和总结出一些结论?
生:从A可看出,一半以上的人认为年轻人没做错,既然承认年轻人没做错,那么,这些人也不大会赞成老人的女儿。A与C相加占到了97.2%,这些人都认为女儿不妥。
师:按照逻辑,应该可以做这样的推断吧。如果确认年轻人有权不让座,那么,女儿也就没有理由去指责他,先插一句,对这位拒不让座、连挤一挤坐也不愿意的年轻人,我并不赞赏,如果他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比如身体欠佳等,他的行为还是要受到质疑的。我估计很多人和我一样,谁能看着八旬老人颤巍巍地站在身边而无动于衷呢?不过,为什么认为女儿不妥的还是占了绝大多数呢?
生:认为女儿不妥的,未必认为年轻人就是对的。
生:认为年轻人不妥的,也可能认为女儿是不妥的。
生:不让座不好,要人家给你让座更不好。
师:很好,这是个理性的判断。要求别人让出本属于他自己的位子,这是问题的根源,对这样的行为大家似乎都不赞成。刚才有同学用了“道德绑架”这个词,我觉得这个词用得好。直白地说,比起不让座,“道德绑架”更让人生厌。那么,什么是“道德绑架”呢?以这个事情为例,能不能告诉我你们的理解?
生:胁迫,要挟,以达到某种目的。
师:这似乎是“绑架”的意思。绑架就是通过胁迫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我问的是“道德绑架”,什么是“道德绑架”呢?
生:像绑架一样硬要把别人的道德标准拔高。
师:什么叫“把别人的道德标准拔高”?不太好理解。
生:本来这个年轻人是个普通人,但人为地把道德标准拔高,然后再用这个标准要求这个年轻人,他没达到,就批评他,这就是“道德绑架”。
师:有点意思了,但还是不太清晰。“道德绑架”跟我们平常所说的“绑架”有什么相似之处?大家不妨想象一下“绑票”的情形……
生:绑票,就是以人的性命相威胁,要钱……
师:那个钱叫“赎金”,你不给我钱,我就要你的命,你想要命就拿钱来。这是“绑票”,当然,“绑票”也可能有其他的企图,我们这里就以“钱”为例吧。要“钱”是目的,要“命”是手段。那么“道德绑架”是怎么个“绑”法呢?比如在这个事例中……
生:目的是要人家的座位,座位是目的,手段……
师:对的,要别人让出位子,这是目的。那么,拿什么来要呢?“绑票”可是拿人命来“要挟”的。
生:如果你不让座的话,就说明你是个道德水准很低的人。你害怕人家说你道德水平低,只好让座了。
师:理解得非常好。这不就是拿道德来要挟人吗?你不满足我的要求,你就是不道德的,大家就要从道德上谴责你。这不就跟“绑架”相似吗?你们同意他的解释吗?
生:嗯。
师:好的。我们基本理解了“道德绑架”的含义。但我还要继续追问,明明是人家年轻人的位子,人家掏钱买的,你怎么就能拿道德要挟他呢?先假设一下,假设这个老人不是八十岁而是四五十岁,跟我差不多……
生:这不存在让不让的问题。
师:我再假设一下,假如这个年轻人也有病……
生:他也不需要让座。
师:知道我问这个问题的意图了吗?什么叫绑架?谁绑谁?拿什么绑?
生:老人的女儿绑架了年轻人。
师:拿什么绑?
生:她父亲的年龄。
生:还生病了。
师:为什么“高龄”与“生病”就能“绑架”年轻人?
生:年轻人不给老年人让座,人家才会说他不尊老,没有同情心。
师:对的。如果一个老年人不给另一个老年人让座,大家恐怕就无话可说了。一个老人还是个病人你却不让座,你就是不尊老,就是没有同情心。你看,女儿也特别强调了这一点,她说“年轻人应该多学学”,她的潜台词是什么?
生:她的潜台词是,“年轻人就应该给老人让座” 。你不让,你就是不道德的。
生:她觉得人家给她父亲让座是理所当然的。
师:为什么?
生:因为要尊老爱幼啊。
师:这个我倒要问问,这不是传统美德吗?难道不该遵循吗?
生:应该遵循,但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做到,而且,也不能强迫人家遵循。
师:说得好。道德不像法律,具有强迫性。扶危济困、助人为乐是传统美德,拿这个美德来衡量所有人,容易出问题。你看,年轻人坐自己的位子,本来一切正常。按照助人为乐的要求,你就该主动让座;你没让座,就要受指责,那真是如坐针毡啊。再进一步设想,如果年轻人感到羞愧了,把位子给让了,他会不会产生道德荣耀感呢?
生:不会的,他还是会觉得委屈。
师:为什么还会委屈?
生:他是被迫的,让了心里也不舒服。
生:别人也不会感激他,觉得他是被迫的。
師:是啊,这不就尴尬了吗?什么叫“绑架”?首先是不顾当事人的主观意愿。其次,用较高的道德标准强求别人,特别是那些看起来最该践行这个德行的人。在这个事件中,年轻人身体健康,就成了被“绑架”的对象,换个场合,每个人都可能被“绑架”。
这位女士要求年轻人让座,是为了自己的父亲,说到底还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因此,大家容易达成共识,觉得她不对。但我要告诉大家,“道德绑架”远不止这么简单。请看第二则材料(投影展示):
广东省电白县有个18岁的青年叫蔡××,患了尿毒症。蔡家花了10多万元治疗,负债累累。要彻底康复,蔡××必须换肾,手术费用逾20万元。网友建议,找出买彩票中大奖的彩民,让他捐25万元挽救一条生命。巧的是,电白县就有一位彩民中奖,且中奖金额很高,1200多万元。于是这些“好心人”戴着口罩和鸭舌帽,来到投注站,手拉“救救蔡××吧!伸出援助之手,让18岁的生命延续”的求助横幅,呼吁刚中了1200多万元大奖的得主捐资救人。
师:他们搞那么大的动静,人家到底捐,还是不捐?如果彩票得主不答应的话,你觉得人们会怎样议论他?
生:你得了1200多万元,让你拿出25万元给人救命你都不肯!
生:你不劳而获得了一千多万元,拿出一点钱救人一命都不干!
师:这符不符合刚才的分析?第一是违背了当事人的意愿。不管你乐意不乐意,我们都要你捐;你不捐,就给你“扣帽子”——你就是个见死不救的人。第二,有钱人就该乐善好施,就该扶危济困。逼人家当慈善家,这不是要挟是什么?
生:老师,我有点不同的意见。从中奖人自身的道德意识来说,如果他有良知,而且他也知道自己这些钱是不劳而获的话……
师:你的意思是,如果他不捐,就是没良知吗?那么,你说,这个人该不该捐?
生:从规则上看,他没有这个义务,但从道德上……
师:按照规则他可以不捐,但依道德看,如果不捐,就是没有同情心,没有良知,你这是不是也有点“道德绑架”的意思呢?你又一次提到了规则与道德的关系问题。这是第二次出现,这是两个关键的概念。大家善于抓住核心概念,很好。我们先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
生:我不同意他的观点。中彩票的钱也是光明正大的,凭什么一定要捐?
生:本来,人家要是主动捐挺好的,但逼他捐,要是我,我就不捐了,反正他也没有这个义务。就算捐了,大家也知道他是被迫的。
师:没有这个义务。好,人家还真是没有这个义务。大家发现材料中的一个细节没有?这些人要求中奖者捐款,为什么要戴着口罩与鸭舌帽呢?
生:其实他们也知道这样做不合适吧。
师:是啊,虽然不是为了自己,但总是师出无名啊。让我们再看一则材料(投影展示):
2015年8月12日23时30分左右,天津滨海新区东疆保税港区的瑞海物流发生爆炸事故。
随后几日,明星大腕纷纷捐款救援,唯有当时的中国首富马云迟迟没有动静。于是,众多网友开始给马云留言质问他为何不捐款?
面对众网友的“逼捐”,马云选择了沉默。不少理智的网友被马云微博下的评论吓呆了!
“为什么不给天津捐款?”
“首富就应该捐1个亿!”
“你捐了就等于我捐了!”
“你不捐款,我再也不淘宝了!”
师:我们来看看网友们是怎样要求马云捐款的。你看“首富就应该捐1个亿”,直截了当提要求。“你捐了就等于我捐了”,这是什么逻辑?凭什么人家马云捐了就等于你捐了呢?还有,“你不捐款我再也不淘宝了”,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威胁啊,这已经不是道德绑架了,这是市场绑架。
大家看,符不符合我们刚才讲的“道德绑架”事件?他们估计,马云有钱,名声又那么大,一定害怕舆论的谴责,所以就利用了这一点,逼他捐款——“道德绑架”,就是用一根无形的绳索把你绑住——道德压力。道德主要通过什么来发挥作用?
生:舆论。
师:对,舆论压力,道德评价。人活在世上,谁不怕被人戳脊梁骨?绑架,就是不顾当事人的自由意志,你不答应,我们就从舆论上羞辱你,诋毁你,贬低你。我们假定本来马云是想捐的,被网友这么一弄,他捐还是不捐,倒真成了问题。捐,是迫于压力,并不能显示自己的诚意和慈善精神。道德绑架,对于被绑架的人,是很不公平的。
生:我认为在社会中,强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善心、同情心自由地选择是否帮助别人,但别人不能因为他能力强,就要挟他一定要去帮助弱者。捐不捐款是马云的自由,不是马云的义务。这混淆了义务……
师:捐款本来不是人家的分内之事,却强加在人家身上,这就是以义务的名义剥夺人家的自由选择。我们想想,一个企业家赚钱也不容易,他合法赚的钱,他当然有支配的自由。如果他为了声誉,为了扩大企业的影响力,他捐钱他行善,那是他的自由,我们当然尊敬他;他不捐,社会也没有理由去贬低他。作为一个慈善家,当然可以获得更多的尊重;但作为一个公民,只要他遵守规则,遵守法律,他就不该受到贬低和责骂。你们赞同吗?
生:赞同。
师:再总结一下。道德绑架,是以道德代替规则,将道德评价凌驾于规则之上。法律与规则是每一个公民的行为底线,只要在底线之上,就不该受到谴责。按理说,人家合法,咱们就该闭嘴;但“道德绑架”的人不管你合不合法,先拿道德说事。而且将自由选择的权利变成必须选择的义务,在义务面前,你还能选择吗?这就是借义务之名抹杀自由。
我们看了三个“道德绑架”的事例,像这样“道德绑架”的事情毕竟不多。我觉得,作为一种心态,“道德绑架”更值得警惕。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心态太普遍了。
请看例子(投影展示)
1.近日,中国政法大学的胡继晔提出“对丁克征税”,他认为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为逐步形成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文化……
2.考这么点分,你对得起谁?妈要不是为了你,怎么会成这个样子!
3.当个老师还那么在乎钱!
4.帮我微信上投个票呗,不投不够哥们儿……
生:第一个例子,逼人生孩子,不生就是有违中国传统文化,对国家不力,“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不生,就是不孝,就是不忠。
生:第二个例子,考得不好,有多种因素,不一定是不用功。这位妈妈把问题简单化了。
师:我对“当个老师还那么在乎钱”这句话很反感,但这种说法很普遍。反问一句,老师为什么不能在乎钱?传统观念认为知识分子不应该追求经济利益,但要注意,教师也有追求经济利益的权利,只要合规合法。这句话却让知识分子不敢坦然面对经济利益,你一谈钱,似乎就俗了。
生:第四个例子。投还是不投?投,没时间;太烦琐不投,就是不讲义气。这也是一种“绑架”。
师:我总结一下。“道德绑架”违背了人的自由意志,以道德代替规则,以义务抹杀选择。大家都知道,法律具有强制性,而道德更多地依赖于人的自覺。我们做好事,如果是被迫的,表面看是道德的,但实际上与道德没啥关系。打个比方,奴隶们辛勤干活,他们的勤劳是不是一种美德呢?显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选择权。在奴隶主的皮鞭下,他们不拼死干活就被打死了。所以,赞美奴隶的勤劳是没有意义的。换句话说,发自内心的善才是真正的善,自觉自愿的道德才是真正的道德。因此,哪怕人家做的事情在道德上并不高尚,但只要他没有违法,那么,咱们就不能横加指责。
我特别要说明的是,我们反对“道德绑架”并不是说,咱们可以在道德上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可以冷漠自私,对别人的苦难漠不关心。这不是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道德都应该与自由联系在一起。每个人都应追求自己在道德上的完善,但我们没有权利拿道德来“绑架”别人。我相信绑架出来的道德,也是靠不住的。
最后,我请大家运用刚才讲的原理分析下面这则材料(投影展示):
在一期《中国梦想秀》中,来自贵州的“追梦人”杨××,梦想是让失散多年的妹妹认回双亲,一起拍张全家福。杨××的妹妹张××小时候被父母送给别人,知道真相后不愿接受生父生母。张××在现场一直拒绝和亲生父母相认。不料,节目主持人当场指责女孩心胸狭隘,说她应学会原谅,否则永远不会幸福,还说了“在你儿子眼里你是个尖酸狭隘的女人”的言论。
师:主持人的这些话,你赞不赞同?
生:不赞同。
师:为什么?
生:主持人站在自己的角度要求张××放下偏见,不顾她的感受,这就是“强迫”。
生:还有“(你)应该学会原谅,否则永远不会幸福”,这不光是要挟,简直是诅咒。张××是成年人,她有自己的选择权。
师:但对方是母亲啊。
生:虽然是母亲,但生她却没有养她,之间还是有隔阂的。
师:我同意大家的判断。不管怎么样,血浓于水,母亲还是应该认的。可也不能像主持人所希望的那样,马上、迅速,不管人家的心态如何一定要认,要当面认。作为一个旁观者,你不能强求人家。我补充一下,后来张××也解释,她现场没认母亲,第一是怕伤了养父母的心,怕他们心理上受不了;第二是她和父母之间还有隔阂,他们当年把她遗弃了,她心里一时还转不过弯来。主持人为什么就不能给人家一点时间呢?再进一步,人家即使不认,也是人家的自由。咱们外人也无话可说,逼人家,说什么尖酸狭隘,这是不是有点“绑架”的意思?近期演员毛晓彤也经历此种事情,他的父亲逼其给赡养费5000万元,然而她的父亲却是抛弃妻子女儿的瘾君子,那么在这种情形下,毛晓彤不给其赡养费,难道也是尖酸狭隘的女人?显然不是。
好,今天的讨论到此为止。最后我们一起来诵读康德的这段话(投影展示):
唯有自由的人才能自主自觉地而不是被迫地行善,唯有自主自觉的行为才有道德价值,被迫做出的事情,既不是善,也不是恶。
师:好,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