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中文学经典阅读的现状
文学经典阅读教学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瑰宝的继承和发展,而文学经典阅读则是进行文学经典教育的必经之路。文学经典阅读有利于学生拓宽视野、发展思维,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精髓。为了更好了解高中文学经典阅读的现状,华宁县第一中学语文组全体教师以本校学生为对象,对高中文学经典阅读的现状作了如下调查研究。
(一)研究方法: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法
1.调查:调查时间:2017年9月26日。地点:华宁县第一中学,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形式,随机抽取样本(高一11班49份,高二L4班普通班50份,高三W2优班5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149张。
2.文献研究:采用了查阅有关资料和网络查询等方法。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
(二)调查结果
现象一:虽然大部分同学喜欢文学经典阅读,但还有近一半的学生对于文学经典阅读只是持不喜欢或一般的态度,根本就无文学经典阅读的积极性。
现象二:同学们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在1小时以内的近一半,多数同学对于现在文学经典阅读的时间并不满意。
现象三:多数同学认为阅读有助于学习,但还有部分同学认为文学经典阅读对学习无助。同时也可以看出他们不仅没有好的文学经典阅读方法,也没有好的文学经典阅读习惯。是否是文学经典阅读方法不当才导致这样的想法呢?
现象四:学生们不会充分利用时间,既然认为文学经典阅读时间不够,为什么不充分利用假期多读书呢?
针对上述现象,得出的结论:
第一、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的兴趣有待提高;
第二、学校、教师、家庭要保障学生合理的文学经典阅读时间;
第三、教师应对学生的文学经典阅读方法多作指导;
第四、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经典阅读习惯;
二、对高中文学经典阅读教学的思考
(一)改变观念,重新审视加强文学经典阅读教学必要性。
在快餐文化、网络阅读盛行的今天。文学经典常常被人为的贴上过时的标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然而文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不但不能舍弃,而且还要发扬光大。高中阶段的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还没有完全形成,教师如何指导学生阅读优秀的文学经典,并帮学生正确的理解和把握这些人生的智慧和哲理。这不仅有助于开拓他们的文化视野,而且在陶冶情操及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
(二)学校要创设良好的文学经典阅读环境。
1、文学经典阅读的硬件条件,学校和国家要重视文学经典阅读的硬件条件建设,学校和国家层面要增加学校的图书馆的投入,加强图书馆管理,为学生创造必要的文学经典阅读条件。对于文学经典阅读材料的准备,教师也可发动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适当买一点,相互交流着阅读,或家长组建自己的“家庭图书室”等。
2、文学经典阅读的软条件。可以创造温馨、宜人的阅览室,让学生愿意去、留得住。学校也可以通过家校合作,从营造家庭文化氛围入手,共同创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气氛,形成家长和子女共同读书的优良环境。在阅读时间上,学校、教师和家长也要安排好文学经典阅读所必须的时间,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
(三)加强国家层面的引导,充分发挥高考指挥棒作用。
1、发挥高考的导向作用。
文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瑰宝,继承和发扬光大是学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高考作为高中教育的指挥棒,在文学经典阅读方面应发挥其指挥棒的作用,做好考试的导向作用。如,文学经典阅读必须占一定的比例。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文学经典阅读教学。
2、加强文学经典阅读新试题的研究工作,达到以考促教的目的。
从现实情况来看,许多学校根本不重视文学经典阅读教学工作。根本原因是文学经典阅读教学难度大、收效差,教不教对学校成绩影响不大。相反,把时间腾出去强化其它知识点,收效还会更大。因此,加强文学经典阅读新试题的研究工作非常必要,文学经典阅读试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也不可太难,让平时读文学经典和不读文学经有区别,达到以考促教的目的。
(四)加强文学经典阅读学法和教法的创新。
文學经典阅读在现代社会不受重视,和传统的文学经典阅读学法和教法的落后有一定的关系。传统的文学经典阅读教学,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难于形成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文学经典阅读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从而获到学习的方法。因此,在高中文学经典阅读教学中,探究和模索出一套让学生感兴趣、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就非常重要。在文学经典阅读教学中,教师立足信息技术运用,多使用多媒体PPT、多媒体视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如探究式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文学微课程视频资源等教学模式,实现学法和教法的创新,增强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实现从“要我阅读”到“我要阅读”的转变。例如:小组合作学习法,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教师展示问题:1、“林黛玉看到的贾府有何特点?这样描写贾府有何作用?”2、“你认为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是怎样的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学生通过分工合作,查原文、背景和相关资料等。各抒己见,共同探讨相关问题,得出小组的结论。这种学习方法的好处是学生充分参与课堂的学习,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心理。文学微课程视频资源的利用,利用学生对多媒体的兴趣,教师针对学生感兴趣的一些文学经典,构建学生学习的微课视频。教师把录制好的微课视频放在网络平台上,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先自学,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疑难问题,真正实现“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唯有文学经典阅读学法和教法的创新,才能激活文学经典阅读的生命力,也才能迎来文学经典阅读的春天。
(五)架起文学经典与现代文明的桥梁。
文学经典是世代传承下来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人类智慧的精髓,承载着人类社会的审美价值和道德价值。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文学经典和现代年轻人之间的鸿沟越来越深,如何拉近文学经典与现代年轻人之间的距离,让年轻人喜欢文学经典,走进文学经典并与之为友,是文学经典与时俱进的需要。我以为:1、继承文学经典非常必要,但必须符合时代的需要。凡是文学经典,必有其过人之处,但只有那些符合时代的需要的东西,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2、文学经典必须走进平常人的生活。真正的文学经典是平易近人的,文学经典走进平常人的生活才能找到其生存的土壤,才能有无限的生命了。3、对文学经典的解读,需要创新。不同的时代,对文学经典的解读有不同的角度和立场,站在现代文明的高度重新审视文学经典,与时俱进地对文学经典的解读进行创新,寻求文学经典解读与时代融合的创新发展。创造出符合时代需要、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学经典解读。才能架起文学经典与现代文明的桥梁,把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发扬光大。
(六)加强学校和教师对文学经典的研究,促进教师素养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学校和教师通过参加与“文学经典”相关的课题研究,可以提高自身的素养。在“文学经典”相关的课题研究中,广泛发动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学经典大课堂,组建和指导校园文学社团社刊,建设校园文学网等,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学氛围,促进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师参与“文学经典”相关的课题研究,教学相长,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培养出一批具有浓厚的文学底蕴的语文名师。让语文课富有文采,学生感兴趣,让文学经典渗透到语文教学的每一个角落。
三、文学经典阅读教学机遇与挑战
习近平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文化复兴是关键。文学经典承载着中华民族5000年的传统文化,只有让文学经典阅读真正的兴盛起来,才能真正的实现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文化复兴。因此文学经典阅读教学责任重大。
参考文献:
[1]李欣欣.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经典文学教学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2]李淑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J].学科教学探索.
[3]曲玉红、孙慧芳.浅论经典阅读的特点.[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4]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张汝昌,云南华宁县第一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