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琳 徐州市财政信息中心
我国行政单位主要的工作职责是进行文化建设、国家行政管理、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以及协调经济建设等。这些过程离不开财务管理工作,尤其是经济建设,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直接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果。所以,行政事业单位一直在寻找有效的措施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在这种背景下,信息化技术应运而生。在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应不断寻找自身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找问题的解决措施,从而健全与完善信息化建设体系,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进展。
行政事业单位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建设合理有效的信息软件系统是重要的工作,从目前的现状来看,行政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在软件系统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软件兼容性问题、软件操作不良引起的故障和由于软件自身安全系统的不足而导致的黑客攻击问题。首先财务管理软件在安装过程中需要考虑与计算机系统的兼容性问题,一些软件由于兼容性不高,安装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计算机系统上时,常常出现资源文件的丢失或者文件无法使用的问题,比如在装有Windows7的计算机中就无法正常使用MicrosoftSQLserver2000,应根据计算机系统的实际情况与软件的兼容性进行信息化建设工作。
任何工作都需要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的约束作用。但是由于信息化技术是时代发展过程中的新兴技术,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相关制度的制度都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总体来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制度体系并不完善。
现代社会的信息技术更新较快,行政事业单位如果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更新,会导致信息化建设与社会的发展不协调。所以,信息化技术是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工作。在我国目前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由于管理机制、责任机制等的制衡作用,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应用也不完善。
将信息化管理体系建立在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设计结构中,财务管理工作中,重点工作内容是会记核算,所以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点内容放在统计会计核算政策、规范管理核算数据以及实现会计核算工作的内部管控等工作上。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将系统设计中的工作内容细化。同时,在财务管理的每一部分的工作内容中,包括债务债权管理、资金管理以及薪酬管理工作中融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实现财务管理工作中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水平的提升。
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制度体系中应加入更多的信息化、网络化以及现代化管理理念,优化财务管理工作流程,将信息化技术融入于财务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当中。同时,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应将制度体系的建设作为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点内容,加强财务业务的流程管理,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标准。
要想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进行高效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还需要从软件维护与管理工作角度来实现,首先财务管理部门应建立一个系统的软件维护工作计划,根据社会发展过程中软件的更新进行旧版本的替换工作。其次当软件程序与计算机中的系统兼容性不强时,应相应的修改软件中的程序,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软件程序与计算机系统的调试。最后,还有保障软件系统在整个运行过程中有足够安全的运行环境,信息化建设工作人员应及时修补软件系统中的漏洞,并根据时代下流行的病毒的特征安装高效的病毒查杀软件。维持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稳定运行。
综上所述,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管理人员信息化意识不高,相关制度体系不健全等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应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信息化建设意识等。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