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绍辉
(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经济的发展,技术的不断更新,软件行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也不断提高,职业素养日渐成为就业者的核心竞争力,职业素养的高低成为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十分重视的一个标准,因此,职业素养的培养给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职业素养就是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等方面。我们要想成为一个谈吐优雅、充满自信、专业精进的IT精英,就得从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工作作风开始慢慢训练和养成。软件行业作为对技术要求高,团队协作要求强的行业,应该具有专业和非专业的职业素养。
每个企业对员工的专业能力的侧重点不一样,小企业注重就业者技术开发能力,独立完成项目的能力,大企业则重视就业者的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以及需求理解能力。通过对软件企业的调研,我们将软件企业需要的人才分为3类:具备需求分析和系统构架能力的高级人才,具备项目管理和设计能力的中级人才以及具备基础编程能力的熟练程序员。其中基础编程能力的程序员占到企业人才需求的60%,中级人才占企业人才需求的30%,高端人才占企业需求人才的10%。基础编程人员需求量最大且对工作经验的要求也不是很高。高职院校培养的软件专业的学生主要面向基础级的编程人员,这些程序员主要进行程序编写、数据录入、软件测试、文档整理、安装调试等工作。主要的岗位有软件工程师、测试工程师、实施工程师、UI工程师、前端工程师等。不管是进入哪一类企业或者是到哪一个岗位,作为软件相关专业的我们都要掌握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分析设计软件系统的能力,要能够做到熟练使用多种主流软件开发工具,要有用先进的工程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和控制软件质量的能力。学生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专业素养能力:(1)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相比社会,我们在学校的学习主要还是以基础知识为主。进入企业工作后,更多是综合知识的灵活应用,基础知识扎实后劲就会很足,接受新事物时也会来得更快,自学能力就会得到迅速提高。(2)要有规范、准确的代码编写习惯。程序员在编写代码时要养成命名规范、注解详尽、结构清晰、可读性强的良好习惯。因为作为程序员而言主要就是利用代码编写来完成各种复杂的功能和任务。规范的代码习惯是软件开发人员的基本素质,有利于移植和纠错,有利于技术人员之间的协作和交流,更有利于程序的良好执行。我们很多程序员注重程序本身功能的实现,而容易忽略编码细节,就好比技术维修人员注重技术本身,而容易忽略和漏掉个别螺丝钉一样。虽然少上一个两个螺丝钉一时半会儿不会对整机造成影响,但天长日久容易影响机械强度和稳定性而引发其他问题。因此,作为程序员首先要养成良好的代码编写习惯和规范意识。(3)要有工程实践和应用能力。我们是应用型大学,培养的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典型特征是:从事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工作,在生产与经营管理一线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在实践中应用知识,在应用中创新。主要是培养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适应面宽,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因此,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和掌握技术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4)要有娴熟的英语能力。英语对于大学生而言本身是公共的一个核心素养,但我们把它归在专业能力里面。为什么要强调英语的重要性呢?是因为计算机和程序世界的主导语言是英语。由于很多软件企业都会有离岸外包业务,软件的注释和说明要用外语进行描述。作为技术人员要想在第一时间了解最先进和权威的IT技术,开展国际交流、浏览英文文档、查看英文帮助文件等都需要娴熟的英语运用能力。
软件行业技术发展十分迅速,更新速度很快。IT人员要想立足于行业、成就一番事业,需要过硬的基础知识外,还需要有其他方面的非专业能力。这里的非专业能力指的是职业的情感和态度,非专业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知识。职业情感就是要求软件人在软件行业要有热爱软件开发、潜心钻研IT技术的使命感和追求感,对企业文化和发展理念要有认同感;对自己要有谦虚务实、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进取心。企业特别强调和看重员工的责任感,他们认为员工的责任感有时候比技术本身更重要。这要求我们的大学生做事情要有头有尾、尽职尽责,力求将工作和事情做到极致和最佳,不要马马虎虎,龙头蛇尾。非专业的职业能力主要有沟通协调能力、环境快速适应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组织管理别人的能力、书写表达能力、自我学习能力、抗压耐挫能力、实践执行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等。比如在企业里往往要与团队协商和客户沟通,因此特别强调交流沟通和协调能力。职业知识主要指的是礼貌礼节、规范和程序意识、生涯规划知识、法律知识、管理知识等。总之,企业对大学生的需求概括起来主要是德和能两个方面,优秀的品德和强大的能力,具备这两点就拥有优秀的职业素养[1]。
职业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从中学阶段过来,对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因此有必要将职业素养的教育贯穿学生3年学习的全过程。
(1)将职业素养的培养课程纳入课程教学计划,渗透到软件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按照高等职业教育软件专业教学的总体指导思想,将软件行业职业的思想融入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将职业素养的教学从学生入校的那一天开始直到学生毕业的整个学习阶段,同时将学生职业素养形成的各项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协调,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体系。通过这个有机的体系,将学校各个部门,比如学生处,思想政治教研室,专业教研室,系部有机地整合为一个职业素养培养的整体,使职业素质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学校的文化教育要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比如在学生应该穿统一的工作服上课,在实验室的墙壁上挂有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把实验实训室包装成车间,让学生在每天的学习中能自然地感知到企业的各种文化。在学校的文化专栏上定期刊出软件行业的新动态、新趋势。学校应该围绕“高素质”“高技能”的理念,定期举行各种技能竞赛、科技活动等一系列的活动,通过活动增加学生职业的认同感。教学内容上,应该体现企业的文化内容,尤其是软件专业的专业课,课程内容应该和目前软件企业的要求紧密结合,及时吸收企业的新技术、新内容、新思想到课堂上来。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为主线,训练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规划、职业习惯等方面的内容。
(2)紧密联系企业,全过程感受软件企业文化。邀请企业的专家走进学校校园,带领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让学生全过程感受到软件企业的企业文化。不定期邀请软件开发企业有经验的软件开发人员、专家、技术骨干和优秀的毕业生进入校园开展讲座,讲座内容涉及行业和技术发展的趋势,让学生感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实习,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同时将企业所学到的知识融入课堂,让学生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对专业的认知,提高自己的专业综合能力。
软件行业具有不同与其他行业的特点,软件的开发不仅需要个人精湛的技能,还需要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敬业精神。打造以职业素养训练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努力。
(1)以职业素养训练为中心,软件专业的教学重视实际的应用。高等职业院校的软件专业应该重视行业发展的方向,着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知识的应用能力。以项目为中心,以知识应用为目标,将软件开发所需要应用知识点通过项目有机地融合起来,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2)以职业素养训练为中心,软件专业的教学应该和职业知识紧密相连。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技能的技工人才,为了提高软件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社会的适应能力,学校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加入技术和社会联合教学的活动,将专业知识和社会的职业知识相融合。融合式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题,鼓励学生加强知识点的应用,走出课堂,将所学知识点应用于具体的项目中。加强校企合作,鼓励企业加入学校的专业教育,将企业搬入课堂,让学生在学校的课堂也能感受到企业文化[2]。
本文通过对软件企业对就业者职业能力素养的调查,得出企业主要重视就业者专业能力素养和非专业能力素养。文章提出了通过全过程的职业素养的培养以及打造以职业素养训练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能力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