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亚彬 张家口109转播台
在广播电台播控传输网中应用分布式处理技术,不仅能够确保网络系统更加人性化及智能化,还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升故障处理速度以及准确性,进而确保广播电台可以安全、高效地运行。因此研究分布式处理技术在广播电台播控传输网中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分布式处理技术属于一种计算机处理技术,它能够通过通信网络对不同地点以及不同功能的多台计算机进行正确连接,进而对各种信息数据进行统一处理及协调。它的优点在于能够快速访问,可以让多个用户进行使用。它的缺点是对病毒比较敏感,另外这种技术也存在备份困难的问题。但是具体来说,这种技术比较灵活开放,而且易于扩展,对数据计算及处理效率都比较高,因此得到了多数人的青睐,并将其应用在各大领域当中。
对于广播电台播控传输网而言,不仅在技术方面应用到了分布式处理技术,而且在对系统进行结构设计时也应用到了分布式处理技术。在技术方面,各个音频模块都能够独自进行信号检测和信号切换,为信号存储和信号传输创造了便利条件;系统所使用的是无中心分布架构,因此系统并不会因为控制PC和相关模块等出现问题而受到严重影响;系统对硬件的使用比较灵活,并且硬件有很强的可扩展性,为系统后续的维护和管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结构方面,系统的各个功能都处在通路里相应节点的模块上,这些节点能够对一些相关问题做出及时分析和相应处理,然后再通过网络传递给主系统,便于系统进行调节。
信号监测大体上包含三类:一是来自卫星下行的一些外来信号;二是来自播控传输网中主通路的信号;三是开路信号。在信号接收完毕之后,可以通过分布式处理技术对网络音频模块进行嵌入操作,进而实现对数字信号的实时监测,另外还可以对模拟信号中的音频参数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完成A/D转换,并且通过网络能够将系统里节点模块所收集到的数据和分析结果传送给控制PC,进而为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依据[1]。
信号监测在运用该项技术处理之后能够实现下述功能:第一,可以通过大屏幕相关软件将各种数据信息用图形形式呈现给工作人员;第二,通过监听软件能够对音频信号进行监听;第三,通过报警软件可以进行报警;第四,通过日志软件能够对一些故障和解决方法进行记录;第五,通过矩阵软件可以对信号进行调度;第六,通过通话软件能够实现双向对讲,有利于信息交流和应急指挥。
对于设备监管而言,主要是对传输网中的相关设备进行监测和管理,主要包含调音台、矩阵以及延时器等。通过设备串口、GPIO接口等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了解,利用网络将运行信息传递给控制PC,再通过大屏幕的相关软件用图标形式呈现给工作人员,让他们能够随时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比如延时器状态、矩阵信号信息等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对于环境监管而言,主要是对工作空间的湿度和温度进行管理及监测,主要包含直播间、机柜以及控制机房等。通过环境采集器对各个工作空间的湿度和温度进行采集,再通过一体化网络将相关数据信息传递给控制PC,最后在相关平台上对这些信息进行显示并记录,进而能够使得用户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对相关信息进行查询。
在用分布式处理技术进行信号调度时,对于频率信号通路而言,主要是对每个直播间的输出总线以及外来音源进行采样处理,然后利用网络将信号调度到该信号通路里面的某一模块实行输出操作,这个过程就是矩阵化调度。分布式处理技术的合理应用,不仅可以确保时间的准确性,确保信号质量,并且音频传输路由受到软件及网络的影响较小,不会因为软件的突然关闭、网络出现故障等而产生中断现象,确保了信号传输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分布式处理技术在监听回溯方面的应用主要是利用B/S架构,采用授权方式控制各种监听信息,在授权的前提下,用户可在PC端通过浏览器对系统中各个节点的信号进行监听,另外也可以使用报警日志,对和报警有关的视频信号、音频信号等进行监看和监听,进而了解报警原因和相应的解决方法。在运用这项技术之后,可以为管理终端连接网络,以确保管理终端能够实现一体化,以此提升管理效率以及监播效率[2]。
总而言之,分布式处理技术在广播电台播控传输网中的应用,不仅推动广播电台向网络化、智能化以及数字化方向的发展,并且极大地提升了节目播出质量,同时也确保了它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要对分布式处理技术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挖掘它的潜在价值,进而为我国广播电台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1]段英杰.基于分布式处理技术探讨物联网数据库的设计要点[J].无线互联科技,2016,(02):39-41.
[2]李娜,刘俊辉.基于分布式处理技术的物联网数据库研究和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2,35(04):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