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雅静 南昌大学人民武装学院
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指的是应用计算机知识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的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可应用计算机技术将所测得的对象转化为数字图像,再经过相应的处理以实现图像的分析、再现等功能。计算机图像处理的应用也是越来越广泛,已涉及到工业、农业、通信等各大领域,特别是在工程应用领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计算机图像处理,广义上可指所有应用计算机来进行图像处理的相关技术,包括对数字图像的分析、处理和加工等,且已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领域。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可追溯到上世纪中后期,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的成像及处理技术,对图像进行某种运算或处理,使得图像信息更加清晰,最终以较为理想的结果呈现出来。其主要运行原理是:使用图像采集装置获得图像后,将其转化为以R、G、B灰度值表示的数字图像,再借助相关的计算机工具对其进行分析、处理和输出。
与之前的模拟图像处理技术相比,图像数字化处理后能够更加准确的还原,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处理保持原有的模样。在计算机图像处理过程中,不管是存储还是传输环节都不会对图像质量造成过多的影响,所以说,计算机图像处理具有再现性好的特点。
随着信息处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可将一幅图像处理为一组二维数组,而且只要处理设备达到要求,数组可以实现任意大小,比如现代扫描设备可将各个像素的等级量化为16位,或者更高,这表明图像处理后的准确度非常高,可满足各行业的应用需要。
在实际工程领域,图像来源复杂,既有可见光图像,也有不可见的波谱图像(比如X射线、超声波或红外图像)。从图像的尺度大小来看,既有极小的电子显微镜图像,也有极大的航空图像、遥感图像。不管是何种图像,只要经过数字化处理,都会转换为二维数组形式的灰度图像,从而都可用计算机工具来加以分析和处理。所以说,计算机图像处理具有适用面宽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深入发展,其在实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渗透到工业、农业、遥感、交通等多个行业领域,下面进行详细的研究。
随着我国工业技术的发展,生产自动化、数字化的进程逐步加快,图像处理技术在工业领域中的作用也是日益突出,在机械设备的生产、加工中,通过传感装置将零件图像或其他数据信息传送出去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识别,并对图像中的关键特征(面积、方位等)进行相应的处理,可以将处理的结果运用于指挥机械手或机器人的动作,进而实现工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运行,有效的提高了工业生产效率。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也非常重要。当前来说,图像处理技术主要应用于农产品的检测、加工,以及果实的自动化采摘等。比如,利用对农产品等目标的精确识别和定位,设计出机械手的运动频率及参数,从而对农产品进行自动化采摘,有效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遥感探测对图像的要求非常高,因此,图像处理技术在遥感图像领域的应用获得了较快的发展,遥感得到的图像数据经过计算机手段的处理之后,能够实现快速成图,且有着极高的准确度,在获得各个波段的高水平遥感图像后,可以大量的应用于工农业生产、环境探测、军事活动等领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的车辆越来越多,对交通违章的检查工作量非常大,这就要用到图像处理技术。当前使用的“电子眼”设备主要由探测器、照相机等构成,通过图像处理技术的判断,一旦发现违章行为,设备便会自动拍照留存,并将拍到的图像使用相应的格式存储起来,后期通过计算机技术予以恢复,从而对交通违章行为实现及时的检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图像处理技术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具有再现性好、准确度高、适用面宽等特点,在各个行业领域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生产领域对其技术水平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应继续进行新技术、新算法的探索与研究,以推动其在更广领域中的应用。
[1]沈杰.浅析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7(9):148-149.
[2]程发友.计算机图形学与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浅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9):119-120.
[3]李婷.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1(34):10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