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小林
为何关注民企问题
近期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就民营企业的问题发表了讲话,对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肯定,强调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的一贯方针。
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忠旺集团考察并发表了讲话,表达了党中央将毫不动摇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他强调,党中央始终关心支持爱护民营企业。我们毫不动摇地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保护民营经济发展。现在的很多改革举措都是围绕怎么进一步发展民营经济,对这一点民营企业要进一步增强信心。我们要为民营企业营造好的法治环境,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有益于、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
10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当前经济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会议认为,面对经济运行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抓住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并首次提出“要研究解决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
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从民营经济的地位与作用、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政府支持三方面做了详细阐述。他强调,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舞台。
之所以有这一系列的讲话,缘于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调整期,经济发展进入新模式,不少民营企业在发展中遇到了困扰,因此便有了对于民营企业的讨论。比如,有的人提出所谓“民营经济离场论”,说民营经济已经完成使命,要退出历史舞台;有的人提出所谓“新公私合营论”,把现在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曲解为新一轮“公私合营”;有的人说加强企业党建和工会工作是要对民营企业进行控制,等等。
党和国家又明确支持非公经济发展,那为什么民营企业家的心里并不踏实?《人民日报》一篇评论分析指出两点原因:一是社会上的一些错误言论否定、怀疑民营经济,扰乱了人们的思想, “民营经济离场论”、 “新公私合营论”闹得人心惶惶。二是政策落实不到位。近年来,国家出台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很多,但不少落实不好、效果不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堅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但在实际执行中,很多民营企业没有感受到这三个“平等”,反而遭遇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有的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惜贷不敢贷甚至直接抽贷断贷,造成企业流动性困难甚至停业。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这些“不应该有的政策偏差”,对民营企业经营无异于雪上加霜,也增添了民营企业家心中的困惑。
10月19日上午,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就当前经济金融热点问题接受了人民日报记者、新华社记者、中央电视台记者的联合采访。他表示,目前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误解和偏差,比如说有些机构的业务人员认为,给国有企业提供贷款是安全的,但给民营企业贷款政治上有风险,宁可不作为,也不犯政治错误。这种认识和做法是完全错误的。我们必须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认识这个问题。民营经济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新增就业和企业数量。如果没有民营企业的发展,就没有整个经济的稳定发展;如果没有高质量的民营企业体系,就没有现代产业体系,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就是支持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那些为了所谓“个人安全”、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行为,在政治取向上存在很大问题,必须坚决予以纠正。
民企发展面临“大山”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这其中“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最为突出。
从市场层面来说,市场准入限制仍然较多,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亟待打破;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出口带来压力,因与消费需求部分脱节,导致产品卖不出去;融资遭遇层层阻碍,中小微企业资金链紧张,制约部分民营企业再投资再发展能力;产品质量、技术标准、品牌认可度上不去,激烈的市场竞争倒逼企业转型。凡此种种,不仅成为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拦路虎”,也是迈向高质量发展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最近两年的去产能去杠杆,加上贸易战,消费和出口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民营企业遭受了远大于同类国企的压力。如果说涨价带来的影响还可以克服,出口贸易则存在许多不可控因素。根据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人员的初步预测,如果美国对我国500亿美元商品开征25%的关税,预计影响我国GDP约0.10%到0.12%;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对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10%的关税,预计影响我国GDP约0.20%到0.25%。从短期来看,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如果进一步升级,中国的损失要大于美国。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是净出口国,美国是净进口国。经贸摩擦对部分外向型企业有冲击,可能带来成本增加、订单下降等问题,企业面临减产歇业、调整重组的挑战。
转型升级是近年来我国各行各业谈得最多的话题。11月4日,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做了一期特别策划,邀约了众多民营企业家来讨论对“三座大山”的看法。
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说,企业在不同的阶段要经历不同的困难,包括早期,要为了市场要打拼、最初的融资、后续发展的融资,都是决定企业生死的问题。但是,回首一看,最难还是在转型。“腾讯最开始下海是开发软件,也没有想到成为一个服务的运营商,因为当时不可能找到商业模式。没有商业模式,公司就不可能持续下去,当时是因为我们开发出来的QQ软件卖不掉,砸在自己手上,就被迫自己成为一个服务提供商。
TCL集团董事长兼CEO李东生也认为,最难过的是转型。“我们是传统产业,传统产业发展到了最近的20年,传统产业一定要实现的是转型,如何能够拥抱互联网、拥抱人工智能技术,在传统产业中如何导入智能制造,工业4.0技术,其实这都是产业转型。
除了企业自身的转型外,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影响更为广泛。国内经济当前处于转型期,过去不少地方经济发展对于房地产开发过度依赖,当房地产逐渐平稳之后,很多依附于房地产发展的行业和企业便开始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大型民营企业或许并不担心资金问题,而对中小型民营企业而言,融资一直是最为困难的一点。2014年以来,金融机构把钱都大幅投向了国企和融资平台贷款。中国的银行贷款最大变化是从民企流向了国企。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从存量信贷占比来看,2016年国有企业占了54%的企业贷款份额、民企占比34%,看上去差距并不悬殊,只有20个百分点。如果从增量信贷来看,2016年国有企业新增贷款6.9万亿、占据78%的新增企业贷款,而民企新增贷款仅为1.5万亿,只占新增贷款的17%,两者相差61个百分点。在2013年之前,这个数据还高达60%。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7月发布的一项调研数据显示,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融资情况来看,这几年国企融资大幅改善,而民企融资在持续恶化。融资规模上,过去3年国有企业平均融资规模迅速上升,从 2015 年的7.15亿元上升到2017年的22.54亿元,民营企业从5.99亿元下降到4.6亿元。从融资成本看,国有企业通过银行贷款、债券融资、股权融资和其他融资方式的融资成本都低于民营企业。除此之外,金融业近年来调整所带来的影响也颇深。有评论认为,一刀切的简单粗暴去杠杆、支持做大做强国企的政策开始在市场中显现效应,银行资金、财政资金开始大规模向国企聚集,民营企业很难向银行借到钱。一些民营企业家表示:以前还能从信托、私募基金、网贷、同业拆借资金,随着打击影子银行和各项资产管理新规,这些资金的通道都被关闭了。
如何搬走“三座大山”、破解发展难题?这是实现民营经济更大发展的关键。正确地认识困难和挑战,这是解决问题、实现突破的前提。 “三座大山”一时间成了许多企业不可承受之重。
当前,民营经济遇到的困难,既有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外部因素,也有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时代背景,克服这些困难和挑战,就一定能够为民营经济实现更大发展创造新的空间。
群力解决民企困难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讲话中表示当前一些民营经济遇到的困难是现实的,甚至相当严峻,他指出原因有三点,首先是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结果,其次源自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结果,最后则表示政策落实不到位的结果。在此基础之上,讲话提出的对策有六方面,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完善政策执行方式、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
为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当前所面临的困难,国务院及各部委、地方政府都极积出台多项措施,共同努力为民营企业创造更好的环境。
李克强总理11月9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其中两项议题都聚焦同一个主题:缓解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为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解困,是更大激发市场活力、更多增加就业的重要举措。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多措并举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取得一定进展,但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突出。下一步,要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切实做到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要拓宽融资渠道,激发金融机构内生动力,解决不愿贷、不敢贷问题。明确授信尽职免责认定标准,引导金融机构适当下放授信审批权限,将小微企业贷款业务与内部考核、薪酬等挂钩。对小微企业贷款基数大、占比高的金融机构,给予监管正向激励。李克强总理要求,要力争主要商业银行四季度新发放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比一季度下降1个百分点。整治不合理抽贷断贷,清理融资不必要环节和附加费用。
司法部近日出台了《关于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意见》,提出了包括全面清理不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等在内的20条意见。其中明确,在2018年年底前集中清理现行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中有悖于平等保护原则、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内容,及时予以废止或者调整完善,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目前,司法部已经在行动,由相关局牵头组织、各立法局配合开展。同时,司法部将进一步加强备案审查工作,及时纠正有悖于保护民营经济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规定。
国家税務总局近日印发了《关于实施进一步支持和服务民营经济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针对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税收“堵点”“难点”问题,提出“认真落实和完善政策,促进民营企业减税降负”等5个方面共26条具体措施,精准助力民营企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负责人黄运介绍,此次《关于实施进一步支持和服务民营经济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各级税务机关要依法依规执行好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等主要惠及民营企业的优惠政策,确保民营企业应享尽享。对于民营企业普遍关心的社保费负担问题,也进一步明确,国家税务总局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研究提出降低社保费率等建议,确保总体上不增加企业负担,确保企业社保缴费实际负担有实质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