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瑶 黑龙江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在课堂教师实际点名过程中,可能每个教师都遇到过这种问题,学生回答声音小,没有听到或者学生数目较多,举手不明显,因没有看清而出现点名过程中的错漏。这种现象时常发生,而在后期统计点名情况时又无法考证。对学生成绩造成一定影响。
课堂点名是用纸质材料进行记录,这份记录需要长时间保存,即便订装成册,也容易出现纸张氧化损坏,甚至丢失的情况。使得点名工作数据无法正常统计。
课堂时间是宝贵的,每堂课大概在四十分钟左右,而班级人数一般在几十人,在合班上课的大课情况下,甚至会达到一百多人。点名会占用课堂大量的时间,造成有效的课堂时间资源浪费。但点名又是了解学生学习基本状态的有效方法,二者存在一定的矛盾。
一些同学为了应付教师点名,采用找人冒名顶替的方法、或者点名后以上洗手间为理由,偷偷溜走的方法,逃避上课。教师为了兼顾整体的教学效果,无法有效的兼顾。点名工作变成了敷衍了事。
在点名过程中,学生有时会出现迟到1分钟的问题,虽然主要是主体原因,但是也的确存在一定不合理性。名单中排在后面的同学同样迟到,却在点名时能够及时到达,在前面的同学却因此迟到。教师也无法进行协调。因为点名就占用了较多时间,如果再不断更改迟到同学信息,那么课堂将无法正常教学。
针对点名存在的问题,一些考勤系统相继开发,主要是通过硬件设备完成:
利用智能卡实现硬件识别,用户在签到时候,通过刷卡完成签名流程。可以节省教师和考勤者的时间,但是硬件系统需要定期维护,避免出现问题,同时代替打卡现象严重。
通过指纹或者面部识别,很好的减少的代替打卡的现象发生。数据传送到数据库进行处理,获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指纹打卡,仍然存在指模复制,然后代替打卡现行,同时也需要一定的硬件设备,使用不灵活。地理位置的控制固定。
每个同学通过具有安卓系统的智能手机登录系统,在教师开放点名操作后,就能够进行学生信息登录,完成操作。教师只需要开放点名操作即可,不需手动点名,也不需要浪费课堂的时间。操作简单便捷。
点名的实时信息,会传送到服务端口的数据库当中。全部以电子数据形势保存,解决了数据丢失的问题。因为数据库保存方便,同时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可以很好的避免数据的丢失。
点名系统开启后,在一定设置时间内都可以允许点名操作。以实际过程为例,教师7点50开放点名系统,8点正式上课,那么教师可以设置时间段,例如在7点50至8点5分之间都可以进行点名,解决了部分学生因迟到而无法实现点名的过程。同时空间操作可以采用两种方式,由教师选择。一种是较宽的地域限制,学生在学校范围内,就可以进行点名操作。利用安卓技术,可以配合校园系统进行定位,在校园范围内,都可以进行点名。如果需要严格考察位置,可以利用设置wifi,进行热点信息搜索,符合学生信息的,在热点范围内点名。实现了地理位置的控制。
智能点名功能:这是系统的核心内容,也是实现的难点。所谓“智能”,是指点名的具体实现过程由本系统的程序自动完成。教师可根据上课的实际情况,通过本系统的运行和简单操作,自主地发起点名功能对学生进行考勤。允许实行点名的条件是该教师上课的时间段之间,以及课前5分钟和课后5分钟,其他时间不允许老师点名。当教师想要点名的时候,只需要运行本系统,点击一下“点名”按钮即可开始点名,之后的工作全由系统自动完成。系统首先创建一个Wi-Fi热点,然后注册短信监听器,监听接收到的短信。如果是学生的签到短信,系统则把学生信息抽取出来,进行签到操作。统计功能:签到结束之后进行学生的出勤情况统计,包括出勤率、缺勤率、缺勤人数、每位学生的出勤情况等,将统计结果显示在表格里,供教师查看。同时还能够导入、导出考勤信息到Excel表,方便教师进行存储和查看。通过统计功能,能够反映出学生的课堂出勤情况,为管理学生提供了有效的监测和反馈。对执行考勤的人而言,能够减轻工作负担,增强统计工作的效率。
[1]罗来曦,朱渔.试论安卓系统的安全性及提升策略[J].信息系统工程,2014(11)
[2]严伟中.安卓系统手机应用的趋势研究[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4(05)
[3]杨鲜苗,张珍.大学生指纹考勤系统的设计[J].科技经济导刊.2016(33)
[4]李青云.智能考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6(12)
[5]朱浩宇,吴飞龙,曹野.基于人脸识别的校车考勤系统设计[J].机电信息,2016(33)
[6]霍妍,李长明.基于人脸识别考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