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珊 洪金涛
【摘要】文章对“一带一路”特殊用途英语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结合专业特点,将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为“培养体育文化传播者”,并根据服务性学习理论制订了两种课程。研究表明,参加服务性学习课程的学生在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方面要高,不仅可以学习语言,而且可以了解体育文化,从而理解体育本质。
【关键词】“一带一路”;专门用途英语;英语专业(体育英语方向);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上海市重点课程项目,上海体育学院教师发展中心研究项目,课题编号:JFYG1805, 第一作者,陈珊。
一、引言
体育作为文化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带一路”战略民心相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2017年5月14-15日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重点在文化、体育、卫生领域要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务实项目。武汉大学教授、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世举认为:“五通”的关键是要搭建人心联通桥。如果人心不通,任何合作都会寸步难行。通过语言文化交流,增进彼此了解和友谊,探寻不同国家在文化、利益方面的契合点,促进文化互鉴和彼此认同,夯实民意基础,深植社会根基,可为经济合作和政治对话创造有利的条件。因此,语言文化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工程、先导工程和民心工程。但目前体育院校英语专业(体育英语方向)教学体系不够完善,双师型师资力量薄弱,体育语言类教材课程特色不明显,与体育相关的语言类实践机会不多。在这种现状下,我们培养的人才不懂体育,体育英语特色不明显,而国家“一带一路”体育交流中迫切需要懂体育英语语言的专门用途人才。因此,体育学院体育英语教学和人才培养任务十分艰巨。本文将以上海体育学院英语专业(体育方向)为例,阐述英语专业对“一带一路”特殊用途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二、体育院校专门用途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英语专业(体育英语方向)第一次招生是从2002年成都体育学院开设这个专业开始,从2002年至今,已有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沈阳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河北体育学院、哈尔滨体育学院十几所高校陆续开设了这个专业。截至2010年8月,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体育英语方向在读学生共5000人左右。这个方向每年学生数量正在高速增长,但在这种高速发展下掩藏着危机。这个方向的建设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培养目标不一,从而导致教学目标不一,课程设置中缺乏体育英语特色课,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双师型师资缺乏,教材编写混乱,教学评估不够科学。其中最为严重的问题是“双师型”人才的缺乏是目前体育院校英语专业发展的一个软肋。98%的教师都是英语专业背景,学习过体育或者有过体育经历的教师几乎没有。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影响学科发展,大部分院校只是简单的“英语+体育”,缺乏统一的课程设置标准和教学培养特色。教材方面也还没有形成专业特色体系——体育英语特色体系,难以形成本专业的特色教学,从而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这个专业的长足发展。重教学轻实践,在四年学习过程中,有些学校安排了见习,但大多数安排的见习次数只有一次,只有天津体育学院见习两次。而且大多数教师也缺乏体育实践经验或者体育英语实践经验。这种现状有悖于国家的教育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只能照本宣科,纸上谈兵,学生缺乏实习、见习的锻炼机会,毕业后到了工作岗位不能很快地适应工作要求,造成了极不好的影响。总之,英语专业(体育英语方向)教学体系不够完善,师资力量薄弱,教材课程特色不明显,实践机会不多。在这种问题下,我们培养的人才不懂体育,体育英语特色不明显。而国家“一带一路”体育交流中迫切需要体育英语比较好的专门用途人才。因此,体育学院体育英语教学和人才培养任务十分艰巨。
三、上体“服务性学习下的专门用途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一)服务性学习理论和研究
服务性学习(service-learning)的理念发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服务性学习”这个术语最早由罗伯特·西格蒙(Robert Sigmon)和威廉·拉姆西(William Ramsey)于1967在美国南部地区教育会议上提出(Olsen & Fuller,1998)。美国国内对服务性学习有着不同的理解,但就其核心来看,服务性学习是一种以服务为载体的经验学习(房慧,2011)。学生或学员在学习和发展过程中,通过积极参与精心组织的活动,满足社区的需要,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业课程(郭彥丽,2011)。换言之,服务性学习是社区服务和学术知识目标、社区工作准备和有目的反思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学生参与服务性学习,直接或间接地将社区服务作为其学术课程的组成部分,了解和反思服务对象的环境,以进一步理解服务与学术课程的密切性(罗毅,2011)。
服务性学习与外语教学的结合源自社会对外言语交际能力的需要,认为人类交际是创造性活动,语言学习过程被视为个体社会化的一部分。服务性学习运用在英语教学中,由于服务性学习可以激发学习动机,增强学习者自信心,提供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这种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效果(Hellebrandt & Varona, 1999;Hale, 2005;Whittig& Hale, 2007),还可以将学习与社区联系在一起,并且达到双赢的局面(Grassi, Hanley & Liston, 2004)。汪军等(2016)总结出国内高校服务性学习与外语教学结合的案例有两类,一类是探讨理论层面上服务性学习如何与高校英语教学进行结合,并从理论方面提出研究设计方案。实践教学研究方面的另一重要案例是蔡亮(2012)于2008年开始至2012年完成的“服务性英语学习”活动“用声音叙述”研究,这是中国外语教学环境下一个典型的“服务型英语学习”案例研究。研究选取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113名二年级英语专业学生,以三种不同的教学模式与英语课堂教学相结合,该研究得出服务性英语学习的课程融合度与学习者的受益程度呈正相关。大量服务性学习与高校外语教学结合的案例说明,在英语为非母语的中国,服务性学习与中国英语教学的结合具有可行性、有效性(汪军,罗丽文,谢林红,2016)。但是由于中国的高校服务性学习研究和实践起步晚,在实践上还存在诸多不足:忽略服务性学习的个别环节;评估和反思的焦点仅限于学生;评估手段单一,偏重定性分析;实践由教师、院系等微观层面开展为主,缺乏教育主管部门和体制的支持(王晓艳,邹丹杰,伍霞,2014)。
(二)上体服务性学习下的专门用途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1.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内容。根据国家“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文化交流是民心相通的最好方式。因此,我们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将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为“培养体育文化传播者”,并根据这个目标制订了两种课程:一是“讲好文化传播故事”的体育英语融合课程,课程以采访中外人士为主要形式,以体育文化交流为采访内容,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和教师了解体育文化以及文化交流的方式,而且可以从听、说、读、写、译方面提高学生用英语表达体育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体育专门用途英语的综合能力;二是“体育文化传播”——体育英语实践项目,通过成立体育类实践平台,针对外籍人士开设的中国传统体育课程,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用英语表达传统体育项目,也实践了体育推广能力。
(1)“讲好文化传播故事”的体育英语融合课程。运用服务性学习的理论,上海体育学院英语专业于2015年和2017年的6月底至7月中旬连续三年在小学期开展了服务性学习项目课程,形式是以采访为主,三次的主题各不相同:2015年是以上海市体育局体育社会科学咨询项目为基础,主题是“外国人眼中的上海体育发展”,调查了34位外籍人士,针对上海建设全球知名体育城市,从城市体育设施、大众体育项目等方面展开深度访谈;2016年是以“奥运会”为主题,采访了15位中外体育人士,从体育文化交流经历看“体育改变世界”的表现;2017年基于国家“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采访了24位中外人士,外籍人士均来自“一带一路”沿途国家,从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国际足球教练引入、外籍球员引入、中国体育企业走出去等方面进行了深度访谈。采访对象主要是外籍人士,要求学生用英语进行采访,采访过后要将采访内容的语音材料转换为文字,同时翻译为中文,这对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三年的课程要求和设计都会根据课程目标进行调整(如表1)。
三年的服务性学习课程不仅通过真实的访谈任务让学生了解了体育文化,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学习效能感,同时培养了双师型教师。
(2)“体育文化传播”——体育英语实践项目。2015年7月13日,英语专业成立了“太极学堂”作为体育新闻传播与外语学院英语专业的一个特色实践项目,主要开展语言实践与体育文化传播活动,基于对外文化宣传的主动性,针对在华外籍人士生活与工作特性以及青少年特点,发挥青年参与体育文化建设创造性等特点,积极地响应“走出去,迎进来”的观念,在探索中形成以“专业课程为依托,以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服务社会为导向,以文化建设为内涵,以提升学生价值为宗旨”的文化育人理念,活动呈树状动态发展,青年学子通过文化学习和文化传播实现了从文化自发向文化自觉的成长。
从2015年开始,我们先后针对在沪外籍人士开设了“怡太极”“爱太极”以及“和太极”的课程,英语专业教师和13级、14级和15级的部分学生,联合武术专业教师以及研究生、太极养生专业的部分学生作为志愿者参与了项目的教学、策划工作。
2.人才培养模式效果。我们在2017年上半年对两年来的实施效果进行了研究,以上体2013级(四年级)和2014级(三年级)参与到服务性学习项目中的英语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3级16人参与了采访活动,2014级12人参与了采访活动,共计28人(43.1%)参与了采访活动。英语专业学生自我效能感调查问卷以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发放。2013级的16名参与者通过“问卷星”完成了线上的问卷填写,2014级的12名参与者填写了纸质版问卷。所有问卷数据最终导入Excel。每个参与者在2015年和2016年的服务学习项目活动进行过程中用日志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并在整个项目活动结束后写下了总结报告。该文字材料将作为本研究进行定性分析的研究内容,研究结果如下。
(1)学生英语学习效能感提升。学习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在学习领域内的表现。按照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学习自我效能感可界定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和进行具体学习活动的能力评估(史晓燕,2010)。学习自我效能感是学习成就的良好“预测器”,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归因、目标设置、学习兴趣、考试焦虑和自我调节等重要变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根据我们的调查,参加服务性学习课程的同学在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方面要高(如表2)。
首先可以看出,总体情况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41分,平均分为71.71分。其次,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整体均值为3.586。根据李克特5分量表,3被认为是中等水平。因此,结果表明,英语专业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整体情况高于中等水平。这表明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学习有信心或相信自己有能力。再次,听、说、读、写的自我效能感也都超过了中间水平,口语的均值为3.485,听力的均值为3.667,阅读的均值为3.660,写作的均值为3.580。其中,听力自我效能感的均值最高,第二是阅读自我效能感,第三是一般自我效能感,第四写作自我效能感,口语自我效能感的均值最低。这表明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听力有信心,相信他们有能力听懂英语。
(2)对学生体育文化理解的提升。论及体育专业人士,在采访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语言,更可以了解体育文化,从而理解体育本质。一位学习者在日志中这样叙述自己的所得:
陆陆续续弄了几天,终于把一個半小时的音频听完了,稿子整理好了。越到最后,收获不少。最后一个问题是:“你认为体育有改变世界的力量吗?”这位外国友人的回答让我印象深刻。他认为体育有改变世界的力量。他说了三个观点:第一,唯有体育赛事才会令人们同时围在电视机前面;第二,体育赛事并不是双方的真正对决,一定要拼个你死我活,更多的是友谊第一;第三,体育不分国界,没有种族歧视。听到这些回答时,我想体育真的可以改变世界,因为就像陈老师说的:“改变世界的前提是改变人,而体育恰恰是能够改变人的。它让人们没有隔阂,没有歧视,快快乐乐地一起玩耍,一起为同一个目标努力奋斗着。”(李彩贤,2016年7月12日)
学生也会根据任务的要求对自己的采访中关于体育的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这几天,我们深入了解了采访主题:世界青年说之一带一路体育文化之行。我觉得采访重点在于了解他们对中国和一带一路国家在体育方面应该如何进行交流和共同发展,从而了解一带一路如何影响中国的体育文化与其他国家体育文化之间的交流,从他们的个人角度了解他们如何看待这件事情,以及他们正在做什么有利于体育文化交融的事情。(李剑文,2017年7月15日)
(3)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体育专门用途英语教师首先应该是合格的语言教师,不仅具有较高的语言技能,还要有扎实的语言知识。同时,体育专门用途英语教师也是体育专业教师,不仅对体育文化了解,而且对体育业务知识比较熟悉,还能掌握体育新的发展动态。其次,体育专门用途英语教师还应具备课程设计能力,并且是学生的合作伙伴。这类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选择教学材料中,要以“真实性”和“以学生为中心”为指导原则。体育专门用途英语教师不只是体育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具有较强创造能力的创造者,这充分体现了这类教师工作的专业性。服务性学习项目让英语教师也要逐渐了解体育。在采访中,教师要对学生的采访问卷进行指导,这要求教师对不同体育项目的文化有所了解,例如武术、体育经济、体育教育、足球等。有的时候,教师还要带着学生一起去采访,及时弥补学生在采访中的遗漏地方,以保证采访质量。有学生在日志中对教师在采访提纲方面的帮助进行了点评:
我联系了陈珊老师,陈老师把上一次Anisa的采访稿发给了我。我仔细看了里面的问题,有的问题改一改换个方式可以再问一遍,比如说“体育可以令世界的范围缩小,沟通你我”我再次问了她关于这句话的看法,这个问题很好,我又提出了一些关于体育文化交流的问题,询问Anisa的看法和意见。特别是她在做志愿者教小孩子的时候,我认为这就是一种体育文化的交流,不管是将她心中的乒乓球理念传授给中国的孩子们还是以后带回非洲,对她家乡孩子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是一颗等待发芽的种子。我的问题设计得还是有欠缺,有些地方还需要改进,我担心不能达到我想要的效果,也担心有的问题Anisa说不出多少话,这样这个问题就作废了。老师说让我们把设计好的问题发给老师修改,我心里稍微有点底了。老师改得很好,但是我说不出来好在哪里,就是感觉好了许多……现在的阶段自己还无法修改问题,也看不出问题,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周天宇,2017年7月15日)
在准备采访问题的时候,我还是遇到了一些问题。因为Jeneva Beairsto的身份是学生,所以她可能对文化交流这块没有太多的经验。我想,我还是把问题立足于她自身的经历,从一些小问题入手,而不直接和她讨论一带一路那些比较大的问题。老师建议我多问问Jeneva Beairsto加拿大的武术学习现状,谁带她入的门,她来中国前和来中国后对武术的看法有没有改变。老师还建议我可以看看一本杂志《体育科研杂志》,可以参考前两年同学去采访罗德里格的文章。经过老师细心的指导和我的反复修改,我的采访提纲终于完成了。(陈佳杨,2017年7月15日)
四、结语
目前,三年中服务性学习无论是在学生方面还是教师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效果。首先,服务性学习课程解决了专门用途英语的体育英语课程脱离实际的问题,通过真实的采访让学生不仅了解了体育的本质,也让他们通过项目学习了体育英语的准确表达。其次,由于采访主题设计都是围绕着文化传播来进行,因此采访的内容具有很好的文化传播故事,不仅可以用作政府咨询报告,也可以整理成册作为很好的文化推广案例進行传播,例如:2015年的采访项目“外国人眼中的上海体育发展”成果获得上海市体育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实践项目微视频《外国人眼中的上海体育发展》和《太极学堂》获得体育影像节的提名奖,2015年的采访经过整理成书——《用声音叙事:国际视角下的城市体育发展》,已在2018年正式出版,2016、2017年的采访经过整理成书——《“一带一路”体育谈:国际体育文化交流》。另外,在体育文化实践项目中培养了学生体育英语综合能力。在这些项目中,通过合作学习,我们在英语专业学生中培养了一批太极、抖空竹的学生;同时,学生在对外籍人士推广项目的时候又提高了体育英语能力;另外,还和政府相关部门合作,将在2018年推出《怡太极》和《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抖空竹》的双语教材,太极学堂和政府相关部门合作上海市教委社区教育重点实验项目,英语专业学生申请了三项基于太极研究的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最后,这种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体育ESP服务性学习模式对于培养懂英语既懂体育的ESP人才提供了一种可行性的路径,同时这种模式也为专门用途英语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可复制的模式。
【参考文献】
[1]Bandura A.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M].New York: Freeman, 1997.
[2]Grassi, Elizabeth|Hanley, Daniel|Liston, Daniel.Service-Learning: An Innovative Approach for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J].Journal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2004, 27(1):87-110.
[3]Hale A, Whittig E.Confidence to Contribute: Service-Learning in ESL[J].2007.
[4]Hellebrandt J E, Varona L T E.Construyendo Puentes (Building Bridges):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Service-Learning in Spanish.AAHE's Series on Service-Learning in the Disciplines[J].Altruism, 1999:220.
[5]Pintrich, Paul R.|And Others.A Manual for the Use of the Motivated Strategies for Learning Questionnaire(MSLQ)[J].College Students, 1991, 48109:76.
[6]Waterman A S, Council N Y L.Service-learning: applications from the research[J].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1997, 69(5):585-588.
[7]边玉芳.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与应用[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
[8]蔡亮.中国外语教学环境下的服务型英语学习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9]蔡绿妍.“服务性学习”对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启示[J].韶关学院学报,2016(01):169-173.
[10]房慧.美国高校服务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大理学院学报,2011(03):74-78.
[11]郭彦丽.美国服务性学习教育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J].中国电力教育,2011(13):12-14.
[12]罗毅.基于“服务性学习”的英语师范生实践教学研究[J].英语教师,2011(11):35-38,45.
[13]汪军,罗丽文,谢林红.服务性学习在国内高校外语教学中的案例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50):253-255.
[14]王朝庄,王在尚.教师自我效能感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5(17):75-76.
[15]王晓艳,邹丹杰,伍霞.国内高校实施服务性学习的现状与反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3):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