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 王峰 刘本勇
摘要 本文阐述了兴山县柑橘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对策,以期为兴山县柑橘产业绿色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绿色柑橘;生产现状;问题;对策;湖北兴山
中图分类号 F32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9-0129-02
柑橘是当前人们最喜爱的水果之一,被誉为世界第一大生产果品、第二大贸易果品,其果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抗过敏、抗氧化和抗癌成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疗保健价值。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尤其是鲜食水果品质风味已成为各级政府机构以及广大民众关注的首要問题,这就要求柑橘原产地必须高度重视柑橘绿色生产技术,大力提升柑橘品质。
兴山县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北侧、大巴山余脉与巫山余脉交汇处,是西汉明妃王昭君的故乡,属于长江三峡枢纽工程库区县。兴山属秦岭大巴山体系,山脉走向由东向西伸展,总体地势特征为东、西、北三面高,南面低,表现为由南至北逐渐升高。县境内最高海拔2 426.9 m,最低海拔109.5 m,垂直高差达2 317.4 m。兴山县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总体表现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热量丰富,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在15.3 ℃左右,平均日照时数为1 682.8 h,平均降水量为900~1 200 mm。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形特征,加上兴山县地处偏远山区、工业企业少、空气质量好且水源丰富,十分适合柑橘生长[1-2],县境内生产的柑橘品质优良,一直深受消费者喜爱。
1 生产现状
柑橘是兴山县六大特色产业之一,是低山河谷地区常住居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更是兴山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支柱产业。截至2017年,全县柑橘总面积6 666.67 hm2,其中挂果面积5 466.67 hm2,总产量9.5万t,总产值可达3亿元以上。全县共有4个乡镇36个村,1.1万户,4.2万人从事柑橘生产,占全县总农户的25.7%,占农业总人口的31.9%。
近年来,在兴山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是通过持续抓品种改良,不断调优柑橘品种结构,现优质品种纽荷尔脐橙和晚熟脐橙(主要是伦晚和夏橙)达4 333.33 hm2(占全县总面积的65%),优质品种产量达5.8万t(占全县总产量的61%),品改后平均收入12万~45万元/hm2,柑农收入成倍增长,柑橘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农户高达500多户;二是抓技术培训,借助三峡库区移民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等平台,深入生产一线、田间地头,围绕花期修剪、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对广大柑农进行培训,提高柑农技术水平,使柑农意识到现代农业必须要生产安全环保、健康绿色农产品的理念;三是抓绿色生产,在柑橘生产管理中,县政府每年安排6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抓以柑橘大实蝇防控为主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推广使用太阳能杀虫灯、黄色粘虫板、大实蝇诱球等无公害防治技术,确保全县柑橘产品的质量安全。
目前,全县共有6个柑橘品种、2 000 hm2基地获农业部绿色食品标识认证,“兴山锦橙”和“兴山脐橙”获地理标识认证,“兴山脐橙”入选全国名特优新产品目录,深渡河柑橘基地通过湖北省进出口检验检疫总局注册认证出口。但由于兴山县柑橘规模不大,属于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劳动力短缺,造成部分果园无人管理或是粗放管理,全县柑橘产业整体水平仍有待提高,推广柑橘绿色生产势在必行。
2 存在的问题
2.1 规模小,果园立地条件差
兴山县全县地貌呈“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面、道路和家园”的格局,是典型的山区县。整体表现为山大人稀,不仅人口少,土地也少,土地资源十分紧缺,人均耕地面积只有720 m2。由于全县海拔垂直高差达2 317.4 m,人口分布不均衡,柑橘产业发展属于千家万户的小生产模式,柑橘种植规模小,总量少;而且大部分果园土层较薄,养分贫瘠。据调查发现,兴山县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较低,约有1/3以上柑橘园土壤缺乏有机质。这主要是由果园立地条件差和过去柑农单一施用化肥造成的。
2.2 技术和劳动力欠缺,管理不到位
目前,兴山县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还是靠传统模式支撑,生产的农产品附加值低,农民收入不高,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造成农村仅剩老弱妇孺的局面,导致农村的农业劳动力素质整体下降。留守的劳动力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相对偏弱,劳动技能提高难度大,影响柑橘新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此外,由于园区管理粗放,不注重修剪,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导致果园密闭,病虫害严重,果树黄化,树势衰弱,最终致使柑橘果实大小不一、商品率低、味酸色淡,品质和安全都得不到有效保证。
2.3 部分分散产区大实蝇防治不力
大实蝇是威胁兴山县柑橘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检疫性害虫,主要分布在海拔400 m以上、管理粗放或无人管理的分散产区。这部分柑农本身缺劳动力、缺资金,思想上也不重视柑橘生产,仅仅使用老旧的化学防治技术简单防治,使用的化学农药具有毒副作用大、残留量多、虫害易产生抗性等明显缺点,严重影响柑橘果实的绿色生产。近几年,县政府部门每年划拨专项资金扶持激励柑农开展大实蝇联防统治,实行县、镇、村逐级签订责任状考核制度。自从采用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全县每年大实蝇危害率控制在1%以下,保证了大部分柑橘果实的绿色生产。但是部分分散产区仍存在病虫害防治不力的现象,阻碍全县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
2.4 无品牌,市场营销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低
兴山柑橘大多为农户小生产,不成规模,主要靠自产自销,商品化率几乎为零。虽然兴山县申请有“兴山脐橙”“兴山锦橙”地理标识认证,也注册有“昭君村”牌纽荷尔脐橙商标,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未形成品牌化效应,导致现在生产的柑橘优质不优价。再加上兴山县处于偏远山区,交通运输不便,快递行业刚刚起步,运费成本高,网上销售不便利;大部分都是由商贩来收购,柑农不能掌握销售主动性,且愿意“合树摇”进行低价销售,分级意识不强。
3 发展对策
3.1 优选园地,科学规划,稳步发展
兴山县柑橘要达到绿色食品的标准,首先必须优选园地,即选择土层厚度在1 m左右,土壤酸碱度适宜(pH值要求在5.5~6.5之间),土壤有机质能达到3%以上,且无污染、水源充足的园地[3];其次要结合市场需求、品种特性、环境条件等综合因素因地制宜地进行科学规划种植,比如海拔350 m以上不宜种植晚熟品种(中华红、伦晚、夏橙等)。近年来,兴山县广大柑农从柑橘品改中得到实惠,品改积极性空前高涨,但新建柑橘园时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不能为了种植柑橘而开荒破坏原有植被。山地柑橘园坡度最好在15°以下,切忌盲目跟风种植。
3.2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柑农科技意识
“扶人必先扶智”,只有科技才能兴农。虽然近年来兴山县每年都借助三峡库区移民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等平台对广大柑农进行技术培训,但是由于县、镇、村没有形成很好的技术服务组织,县级技术员无法督促和强化其所培训的先进技术在实际生产中实施,部分柑农依然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科学种田的重要性。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的县、镇、村三级技术服务与推广组织,重点加强镇、村技术服务力量,充分发挥各村培养的科技示范户、种植达人的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开展既科学先进又实用易行的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使全县所有柑农普遍掌握柑橘绿色生产的全套技术标准,保证每户至少有1名技术明白人,为全县柑橘绿色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3.3 加强精品果园建设,创办绿色生产示范基地
精品果园的创建是柑橘绿色生产的必然趋势,是促进兴山县柑橘产业提档升级、果品提质增效、柑农增收致富的关键所在。标准化创建通过全面配套基础设施,采用标准化栽培技术、省力化栽培技术(推广建设果园单轨)、营养诊断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膜增糖技术、“三挂一种”技术(即空中挂杀虫灯、园中挂黄虫板、树上挂捕食螨、地上种绿肥)等,提高柑橘园地综合生产力,使柑橘果实的品质得到提升,力争柑橘产量达到30 t/hm2以上、优质率达到85%以上。
同时,创办更多的柑橘绿色生产示范基地,严格按照《绿色食品 柑橘类水果》(NY/T 426—2012)操作规程进行生产。通过示范基地的建设,让柑农真实地看到现代农业新技术在柑橘生产运用中所带来的实际效果,让示范基地充分发挥“讲给柑农听、做给柑农看、柑农跟着干”这样一个田间学校的作用。
3.4 引导土地合理流转,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效用
对于一些分散产区无人管理或管理不善的果园,主管部门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引导、鼓励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以土地流转或租赁等方式承包经营,让所有柑橘园得以精细化管理、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尤其是分散产区必须要重视大实蝇的绿色防控,鼓励缺劳动力、缺技术、缺资金的农户将果园转让出去,让有劳动力、懂技术、会经营、不缺资金的人种植管理,有效解决大实蝇防治不力的问题。同时,因为兴山县柑橘大部分属于农户零星分散的生产模式,规模小、可发展面积又有限,政府部门可大力扶持专业合作社,让每个柑橘主产村都有1个上规模、经济实力雄厚、技术人才丰富、市场信息灵通的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效用,使兴山县逐步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模式。
3.5 加强柑橘产品质量和品牌创建
一个好的产品品牌,无疑要以优胜的产品质量作为保障。而提高果实品质,关键是要搞好栽培管理技术。技术服务部门要大力宣传绿色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通过合理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以植物源、生物性农药为统领,以生物有机肥为突破口,配以科学的修剪、疏果技术,做到关注生产中的每个环节,从源头上保证柑橘果实的绿色生产。
政府部门牵头引导专业合作社和进行柑橘销售的龙头企业做好柑橘宣传、营销工作,结合本地的区域文化,强化柑橘产品品牌的人文、风土气息,塑造出兴山县柑橘产品的特色品牌。在销售方面,首先要搞好兴山县柑橘产品包装工作,可重点培育“昭君村”品牌,支持所有柑橘销售企业使用“昭君村”商标,全力打造“昭君村”品牌,推行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标识;其次要积极开辟线上销售渠道,通过构建传统销售和网络销售相结合的柑橘产品销售网络,保障销售渠道畅通[4-5]。为更好地保护兴山县柑橘品牌,避免假冒伪劣产品,主管部门可制定一些相应的品牌保护方案,并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严厉打击各种冒充行为,为兴山县柑橘绿色生产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4 参考文献
[1] 鲍江峰,夏仁学,彭抒昂,等.三峡库区纽荷尔脐橙园土壤营养状况及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6(3):16-20.
[2] 何晓旭,张丽,姜玉印,等.近50a兴山县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J].贵州气象,2013,37(4):30-34.
[3] 胡瑞忠.柑橘绿色种植管理技术探讨[J].南方农业,2018,12(11):26-27.
[4] 王蔷.四川柑橘产业發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与发展选择[J].农村经济,2015(8):38-41.
[5] 孙钧,徐建国,陈力耕.浙江柑橘产业现状与对策研究[J].浙江柑桔,2007(4):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