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刚 蒋长生 瞿学方
摘要 为了掌握适合连城保护区的羊肚菌人工栽培关键技术,解决羊肚菌大面积种植技术难题,利用2种不同的栽培料(纯草木灰、煤灰和草木灰混合物)进行羊肚菌人工栽培试验,通过观察出菇数量确定适宜的羊肚菌栽培料。结果表明,纯草木灰栽培料较煤灰和草木灰混合物栽培料的出菇率高46%左右,且纯草木灰栽培每窝羊肚菌数量较煤灰和草木灰的混合物栽培高。
关键词 羊肚菌;人工栽培;栽培料;连城保护区;甘肃省
中图分类号 S64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9-0082-02
Abstract In order to master the key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Morchella esculenta(L.)in Liancheng National Natural Reserve,and solve the technical problems for large-scale planting,artificial cultivation experiments of Morchella esculenta(L.)were conducted with two different cultivation materials(pure plant ash and mixture of coal and plant ash),then judged the appropriate cultivated materials of Morchella esculenta(L.) by observing the quantity of mushroom.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ruiting rate of pure plant ash cultivation material was about 46%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mixture of coal and plant ash,and the number of Morchella esculenta(L.)cultivated by the pure ash was more than that of the mixture cultivation material of coal ash and plant ash.
Key words Morchella esculenta(L.);artificial cultivation;cultivation material;Liancheng National Natural Reserve;Gansu Province
羊肚菌为马鞍菌科羊肚菌属真菌,由羊肚状的可孕头状体菌盖和不孕的菌柄组成。菌盖表面有网状棱的子实层,边缘与菌柄相连。菌柄圆筒状、中空,表面平滑或有凹槽。野生羊肚菌子实体较小或中等,为6.0~14.5 cm;菌盖呈长圆形或不规则圆形,长4~6 cm,表面淡黄褐色,形成许多凹坑,似羊肚状;柄白色,长5~7 cm、粗2.0~2.5 cm,有浅纵沟,基部稍膨大。羊肚菌是一种珍稀的食药两用菌,生长于山区森林,1年只长1次。由于受地区条件限制,产量很少,采集十分困难。羊肚菌营养丰富,香味独特,食效显著,价格昂贵。近年来,国内售价一直稳定在2 000~3 000元/kg之间,且80%的羊肚菌用于出口,特别是在西欧国家价格更加昂贵。羊肚菌市场需求量大,但野生资源已逐渐枯竭,仅靠野生资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开展羊肚菌人工栽培是解决羊肚菌紧俏的唯一出路,具有很广阔的市场前景[1-2]。本项目在连城保护区内开展羊肚菌的人工栽培研究,以期达到大面积推广种植羊肚菌的目标;且本项目的实施,对羊肚菌物种资源的保护以及持续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选在连城保护区吐鲁沟,选择半阴半阳、土质疏松潮湿、排水良好的乔木林林冠下。通过深挖,清理干净土壤中的砂石、杂草。整地后,在土壤中喷洒多菌灵对土壤进行杀菌消毒。最后在平整后的试验地上挖出长约2 m、宽约20 cm、深5~10 cm的条状沟待播。
1.2 试验材料
本试验所需羊肚菌栽培菌种(图1)购买于青海晖达高原食用菌研究所,共购买10个羊肚菌菌棒,每个菌棒重约1 500 g。购买的菌棒暂时存储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试验栽培料为直接焚烧秸秆得到的纯草木灰和煤灰与草木灰按1∶2比例配制的混合物。
1.3 试验设计
根据栽培料的不同,本试验共设2个处理,即每种栽培料为1个处理。通过对比2种栽培料的出菇率,筛选出适宜的栽培基质以及羊肚菌栽培适宜的环境条件。
1.4 试验方法
1.4.1 拌种。将购买的羊肚菌菌棒脱去塑料包装后,通过手掰或其他方法将菌棒粉碎成较小的颗粒,分别与2种栽培料进行拌种,纯草木灰、煤灰与草木灰的混合物各拌5袋菌棒。拌种时,一定要将栽培料与羊肚菌菌种搅拌均匀,确保菌种表面全部附有栽培料。
1.4.2 播种。本次试验选择在早春进行室外栽培。在挖好的条状沟中喷洒适量的水,将拌好的菌種与栽培料的混合物均匀撒在条状沟底部;然后用疏松的腐殖质土作为盖土,覆盖厚度为3~5 cm,上面再盖一层红桦树叶,以达到保温保湿的目的;最后在树叶上喷洒适量的水,以确保菌种生长初期所需的水分。为了防止人畜践踏和阳光直射,可以在树叶上搭盖一些树枝。
1.4.3 栽后管理。羊肚菌是一种较喜湿的菌类,适时浇水保湿十分必要,在整个生长期保持一定温度及适宜的湿度是栽培成功的关键。早春雨水较多,湿度较大,加之温度合适,菌丝体生长良好,易形成菌核,且有利于子实体良好生长。栽培后,要及时查看试验地的水分状况,土壤较干时要及时浇水,确保羊肚菌生长所需的水分[3]。
2 结果与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用纯草木灰的栽培料对菌棒进行拌种是比较适宜羊肚菌的栽培基质;在菌种播种后,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极为重要;在菌丝生长阶段,不能受到太阳曝晒或者直晒。纯草木灰栽培料较煤灰和草木灰混合物栽培料的出菇率高46%左右,且纯草木灰栽培每窝羊肚菌数量较煤灰和草木灰的混合物栽培高。
3 结论与讨论
在菌种播种后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十分重要,而且菌丝生长阶段不能受到太阳曝晒或者直晒。本试验结果表明,用纯草木灰作栽培料对菌棒进行拌种较适宜羊肚菌栽培。栽培方法是在室外选择多阴少阳、土质疏松潮湿、排水良好的地方,挖栽培坑,坑深20~25 cm;栽培前先用水浇湿坑底,将栽培料用水拌匀、铺于坑底,压平后的厚度为4~5 cm;菌种用量为2袋/m2,菌袋规格为12 cm×28 cm,將菌种掰成核桃大小的菌块,均匀撒在料上,然后用薄层细腐殖土覆盖;然后在菌种上铺第2层料,厚度仍为4~5 cm,压平后再播菌种,方法同上。播完后用疏松腐殖土覆盖,厚度为3~5 cm,其上再盖一层阔叶树叶,以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覆盖后,在树叶上适当洒些水。另外,为防止人畜践踏和强光直射,可以在树叶上搭盖树枝。
羊肚菌属低温高湿型真菌,羊肚菌生长期长,除需较低气温外,还要较大温差,以刺激菌丝体分化。野生羊肚菌多于3—5月雨后发生;8—9月也偶有发生,但数量很少。羊肚菌菌丝生长适宜湿度为65%~85%,温度为21~24 ℃;首核形成温度为16~21 ℃,子实体形成与发育温度为4.4~16.0 ℃。因此,人工栽培时间应尽量选择11—12月。
羊肚菌生长发育期忌阳光直射。微弱的散射光有利于羊肚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阳光强烈、直射时则生育不良。
羊肚菌常生长在石灰岩或白垩土壤中,在腐殖土及黑色壤土、黄色壤土、砂质混合土中也能生长。中性或微碱性土壤有利于其生长,因而栽培时要求土壤pH值为6.5~7.5[4]。
足够的氧气对羊肚菌的正常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羊肚菌在暗处及过厚的落叶层中很少发生,即使发生质量也较差。
羊肚菌是喜湿菌类,整个生长期保持湿度很重要。在室外栽培,尤其是早春,雨水较多,湿度较大,温度合适,有利于羊肚菌生长发育,其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良好、菌核易形成;如遇干旱,应适时浇水保湿[5]。早春有连续几周4~16 ℃的温度,能刺激羊肚菌子实体的形成;如果温度变化剧烈,如低于4 ℃或高于16 ℃则会影响子实体的形成及发育。因此,应创造适宜菌核形成及子实体生长发育的良好条件,在早春保持一定温度及适宜的湿度[6]。
4 参考文献
[1] 张洪路,张华东.名贵羊肚菌 栽培更讲究[J].农村新技术,2010(23):12-13.
[2] 丁湖广.名贵珍稀羊肚菌生物特性及栽培新技术[J].科学种养,2016(6):27-28.
[3] 陈影,唐杰,彭卫红,等.四川羊肚菌高效栽培模式与技术[J].食药用菌,2016,24(3):151-154.
[4] 陈大春.羊肚菌对生态条件的要求和关键栽培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5,35(6):6.
[5] 黄忠乾,唐利民,邓玲,等.林下羊肚菌高效栽培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18(1):24-25.
[6] 杨海平.舟曲县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初探[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