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庆隆
狄涅城的破旧的小木屋里,银色的烛台闪烁着人性与救赎的微光;滑铁卢血腥的古战场上,被救者的低语诉说着恩情与利益的故事;巴黎炮火横飞的街垒中,无情的枪火吟唱着正义与豪情的赞歌。在这样一个悲惨世界里,爱与善,从未在时代的迫害与屠杀下落幕。
生存在“善与恶”的永恒主题中,《悲惨世界》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一代又一代人们的喜爱,成为世界文学殿堂中一道绚丽多彩的风景。雨果以其独特的文笔,把惨淡荒芜世界中人性的种种改变尽收眼底。虽然是在这样一个黑暗不公的社会里,却有一个始终与丑恶势力相抗衡的人——冉·阿让,虽然他的命运是悲惨的,但他的心灵是高尚的,他心里有一个强有力的信念——爱。有了这种爱,他便能俯视人间善恶,博爱地对待一切。
佐藤顺一说:“每个人的心里都有黑暗面,正因为如此,光芒才能闪耀得如此美丽。”当出狱后的冉·阿让饱受嫌弃鄙视,社会的不公与排斥消弭了他重新做人、改过向善的信心时,是宽大为怀的主教伸出慷慨的援助之手,收容了走投无路的他。主教不仅不计较冉·阿让偷他的银器,反而将一对银制烛台送给了他。我终于相信,人是可以改变人的,正如主教以宽大、仁慈深深感化了他,给了他无限的希望,使他彻底悔悟,开始新的生活。最终使他乐于助人,得到人民的爱戴,摇身一变成了受人尊敬的市长。
这一切使我既感动又欣喜。然而欣喜之余却又陷入了深深的思绪之中。从囚犯到市长,简直是天壤之别,这无疑是人性的巨大转变。面对着穷困潦倒、世态炎凉,将会产生两种人:第一种是卑微的人。他们丑陋、自私、贪婪的本性再也无法隐藏。就如书中的德纳第,他为了钱财不惜一切进行诈骗,一会儿声称是演员,一会儿又变成了画家,但他再高明也掩盖不住他丑恶的本性。其实在当今社会,也不乏有一些为了眼前利益而不择手段的卑鄙小人。但任何刻意的伪装都将被识破,虚伪不可能永久。另一种则是无论什么情况都能永葆光明、善良、宽容高尚情操的人。洗心革面后的冉·阿让变得善良,因而感化了冷酷固执、曾一味追捕他的警长沙威。我再一次被人性的巨大力量震撼。但即便是伟大的冉·阿让,尚有恐吓小孩只为获得一枚金币的恶念,低贱粗俗的艾潘妮和伽弗洛什,却一个为了所爱,一个为了正义而双双英勇就义。善中有恶、恶中有善是雨果强调的主题。其实光明不是正义,黑暗不是邪恶。像柴静说的那样:“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事件本没有善恶,善恶只是人的观点。观者的立足点与出发点不同,自然有不一样的评判。执着于善与恶,虽因善起,常以恶终。与善缘,不纠结,自然而然。
爱默生曾言:“只有爱,才能消灭世界上一切的不幸。”每个人都有爱。但有的人只爱自己。而冉·阿让的爱却是给世上所有可怜的人、贫穷的人、值得同情的人、值得尊敬的人的。他曾经是一个拥有无数财产的市长,可他却把绝大多数的钱捐给了慈善机构和穷人们。以至于他往往出门时口袋里装满了钱,回来时又都空了。对于穷人而言,他就像一顶保护伞,一个正义的化身。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他对芳蒂娜与珂赛特母女的关爱。为了实现芳町临死前能见一面自己亲生女儿的愿望,他不惜再一次越狱。他始终坚持完成他对芳町——一个毫不相干的死人的诺言。最终他救出了珂赛特,并用毕生的精力把她当作自己女儿一样细心地照顾着。是什么力量促使他去对那么多毫无血缘关系的人,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呢,因为他已经把这个世上所有贫苦、可怜的人都看作自己的亲生儿女一样,以“父亲”的义务与责任感去照顾每一个“子女”。这种爱才是至高无上的,才是博爱。他做到了培根所说的:“我们必须博爱众生。这样一来不可能的事就变为可能。”一个人如果能在心中充满对人类的博爱,行为遵循崇高的道德,永远围绕着真理的枢轴而转动,那么他虽在人间也就等于生活在天堂中了。
凡是伟大的人都有一个高尚的灵魂,冉·阿让正是这样一个人。有一位老人被压在车下,整个车子的重量都压在他的胸口上,此时除非谁去把车子从下面撑起来,否则无法把他救出来。谁有那么大的力量呢,人们都知道只有一个正在被通缉的苦役犯冉·阿让才有那么大的力量。当时身为“马德兰市长”的他正在旁边,可他要是去救的话,等于承认自己就是冉·阿让。可要是再犹豫几分钟,老人就会死去。千钧一发,他还是冒着被认出来的危险救下了老人。又有一位老人,他被别人冤枉顶替冉·阿让被捕。当身为“马德兰市长”的冉·阿让知道后再一次犹豫了。因为他知道真正的冉·阿让就是他自己,但如果他不承认的话,没有第二个人会知道。况且他还是一个了不起的“市长”,而那位老人已经年过半百。可就在宣布那位老人有罪的时候,他竟公然承认自己的真实身份,为此他放弃了一切已得到的地位与荣华,以再一次进入那已经待了19年的牢房为代价,救下了那位毫无血缘关系的人。最可赞的是,在冉·阿让最后与沙威又鬼使神差地相遇时,他只要扣动扳机就能将沙威置于死地。但他却背着所有人放走了沙威,这个追杀了他多少年的有着不共戴天之仇的警探。看到这里,我被深深地震撼了。与当时黑暗、丑恶的社会现象相对应的,竟是一颗如此善良、无私的心;以及那么高尚的道德品質。为了使一些陌生人不受到伤害,他竟然一次次地铤而走险,甚至甘愿付出自己的生命。要知道这是要付出多么巨大的勇气和力量啊,这一切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灵魂的高尚。当然我也隐约地感到一层悲剧成分:在那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即使你再高尚、再伟大,在与命运、与社会丑恶现象的搏斗中总显得有点孤立、单薄。不过我认为就是这种差距悬殊的对抗,才更凸现出主人公英雄的本色。
巴黎公墓里那座被雨水冲刷腐蚀的无名墓,从古至今地传递着一个高尚灵魂的低语。终其一生,他完成了对自我的救赎和对世人的拯救。但雨果给我们的,并不是一个良方,而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它在遥远的大海彼岸,等待着我们历经风雨和煎熬,在最后一刻为我们加冕。
指导老师 韩娟
(编辑/张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