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入计算思维的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

2018-12-21 19:11陈凯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数码世界 2018年5期
关键词:基础计算机院校

陈凯 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引言:现今社会的发展步伐加快,计算机技术也随之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深入到各个领域。高职院校的教育侧重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注重培养实践应用型的人才。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计算思维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以便学生在社会竞争中占有优势。

1.现阶段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

1.1 教师教学理念落后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理解如何与教师的教学有很大的关系,一个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固然有着很大的帮助,但是在一定程度上经验丰富的教师可能会固守自己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较为老式、传统。

计算思维教学是近些年来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所提出来新兴的教学模式。一些教师对这类新兴的教学模式了解较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没有应用计算思维,即使是一部分教师应用到了计算思维教学也没能完全的突显出其作用。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没有认识到计算思维教学的重要性,继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缺少与学生的教学互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甚至削减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1.2 教学目标不明确

计算机基础教学要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高职院校着重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以便能在工作岗位上发挥出最大的作用。高职院校开展的教学应该围绕社会发展、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不同的岗位对人才有不同的要求,因此计算机基础课程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目标。例如对于文秘等文职工作,工作岗位着重要求对文件、档案的整理能力;对于会计等财务工作,则要侧重理财、财务软件的掌握。但是现阶段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并没有明确,计算机基础课程对各个专业的教学要就都大体一致。

同时我国疆域辽阔,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对于一些来自经济条件较好地区的学生,对计算机的接触较早,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对于来自相对落后地区的学生,在入学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前缺乏对计算机的了解。现今高职院校的教学并没有考虑到学生基础不同这一问题,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会使一些学生感觉学习困难,可能消减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对计算机的学习产生厌倦、消极对待计算机学习。

2.在高职院校中构建计算思维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

2.1 教学理念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引导着学生的学习方向,为了学生对教学内容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教师要紧跟社会的发展步伐,创新教学理念,与时俱进。

高职计算机教师要深入了解计算思维是什么以及对学生学习发展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在实际教学中将计算思维的作用发挥出最大化。计算思维总体概况来说就是依托着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去分析、思考并解决问题。计算思维是相对抽象化和自动化的,教师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以便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运用计算思维的能力。

2.2 明确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

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要根据不同专业的发展要求“量身制定”教学方案,计算机的教学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再加上高职院校专门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更应该注重实践教学。对于会计、金融专业的学生,制定教学方案时要明确学生的发展、就业方向,课程的制定和教学内容要注重锻炼学生对理财、相关财务软件的应用。

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也不能单一,只对计算机基础这一内容单一的讲解。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要结合相关知识,注重课程体系内在联系,对计算机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帮助学生丰富知识储备量以便构建计算思维。以“计算机与信息社会模块”这一内容为例,要着重讲解计算机的应用范围,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广阔,以及在日后的工作中会充分利用计算机,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3 结束语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计算机技术在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高职院校为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实用型人才。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实现计算思维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在社会上的竞争力。

[1]王肖飞.基于计算思维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

[2] 刘冬梅.计算思维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5

猜你喜欢
基础计算机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