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传承 勇于实践 探索创新—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军工核安全文化建设纪实

2018-12-20 07:56马娜高炳焱宋生攀
中国军转民 2018年11期
关键词:核设施核动力军工

马娜 高炳焱 宋生攀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全景图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集核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试验、运行和小批量生产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科研基地。自1965年建院以来,已经形成包括核动力工程设计、核蒸汽供应系统设备集成供应、反应堆运行和应用研究、反应堆工程实验研究、核燃料和材料研究、同位素生产和核技术应用研究等完整的科研生产体系,是军民融合的国家战略高技术研究设计院。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的立院之基就是国防军工核事业。上世纪六十年代,大批科技工作者、军人为了实现毛泽东“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誓言,从沿海大城市奔赴三线,开启了中国核动力事业的宏伟篇章,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就此诞生。因此,军工报国的精神早就成为流淌在核动力人血液中的基因,衍生出核动力院的传统、文化和理念,而这些核军工传统、文化和理念,又反过来滋养出核动力人的精神风貌,激励着核动力院人以更加饱满的斗志投入到国防建设中去。五十多年来,核动力院在军工文化、核安全文化领域都有了深厚的积淀。

一、优良的军工核安全文化基因的传承

2017年建军90周年之际院举行军工领军人物传记《赵仁恺传》图书发布会

核安全是指对核设施、核活动、核材料和放射性物质采取必要和充分的监控和保护、预防和缓解等安全措施,防止由于任何技术原因、人为原因或者自然灾害造成的事故发生,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情况下的放射性后果,从而保护工作人员、公众和环境免受不当的辐射危害。核安全文化是涉核单位和组织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一系列措施,在单位内部形成的一种普遍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工作氛围。军工核安全文化是带有军工科研生产背景的涉核企事业单位在核安全工作领域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工作氛围。它与民用领域(如核电站)核安全文化的区别在于“军工”二字,即它是为国防安全、为军事工业、为军队服务的。它像军人一样,具有保家卫国的重担,具有服从命令的天职,具有随时牺牲的意识。它的价值观正如核工业的价值观,“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哪怕牺牲个人安全,也要确保核设施的安全。而民用领域涉核机构高度重视核安全,强调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其根本目的在于本组织的经济利益最大化,避免出现由于核事故导致的人员、财产、环境损失。

正是由于军工涉核机构与民用涉核机构具有不同的使命和价值观,导致不同的管理重点和不同的管理流程,最终形成各自不同的行为准则,以及不同的核安全文化理念。核动力人深知,核行业是高度敏感行业,我们所从事的军工任务更容不得半点含糊,因此核安全是我们的生命线。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位于核动力院一号点的高通量工程试验堆主控室突然传来隆隆声,天花板也出现异响。正在录取数据的技管组组长大喊一声:“地震了!”值班长一个跨步冲到控制台前,立刻按下紧急停堆按钮,反应堆紧急停闭!震动加剧,操作员站都站不稳了,一只手扶住桌子,一边通过广播宣布:“全体注意,突发地震!反应堆手动紧急停闭,各岗位人员坚守岗位,反应堆进入应急待命状态!”几秒钟,对于身处地震中的人来说,是生与死的距离,但对于反应堆来说,几秒钟内发生的情况,很可能就在全球核工业领域里引发一场“地震”!

震动越来越强烈,整个仪表屏像是要倒下来,玻璃哗哗地发出碎裂似的响声。死神就在身边,但是值班小组全体人员无一人下楼躲避灾难,包括大堆、电器和柴油机等八个运行班组,几十名值班人员,都坚守在岗位上!因为反应堆虽然安全停闭,但堆内还有余热需导出,不能停下手中的工作,个人生命很重要,但核设施的安全比生命更重要!于是,他们选择了继续坚守岗位。

如果说当地震灾难突然袭来的那一瞬间,值班组的技术人员选择了立即停堆,保护反应堆的安全,是来自于核安全相关条例的训练和多次有意识的演练培养。但是,当他们深知危险就在身边,随时会有性命之忧的时候,他们仍然选择了坚守岗位,继续守护反应堆。这种行为,不是靠训练和演练培养得出来的,这是常年累月的军工文化浸染的结果。支撑着他们的是一种叫军工核安全的力量,让他们表现出了军人一样的坚毅——使命重于泰山,哪怕牺牲生命!他们,是历代核动力院人的缩影。

二、以军工核安全文化推动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研发的实践

自1965年建院以来,历届院领导班子始终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艰苦奋斗,以兴核强军为责任,实现了我国核动力事业从无到有、军民结合、军民融合的三次跨越式发展,先后构建了三代核动力研发平台,在国家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体系中奠定了国家战略高科技研究设计院的地位,被国家领导人誉为“中国核动力工程的摇篮”。核动力院目前已经拥有了7座核设施和九十多个相关实验室,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堆谷”,在核安全文化方面也有了完整的体系。

(一)院核安全文化总体情况

紧密围绕院“重责任,求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和“创建和谐、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国际一流研究设计院”的愿景。依照 “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核安全方针,构建了“核安全是核工业的生命线”的核安全文化理念,从决策层、管理层到执行层的各个层面,完善核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执行程序及实施细则,将安全责任、安全措施切实落实到每一项工作的具体细节之中。

院领导每年年初同各单位一把手、所领导同科室领导、科室领导和班组长、员工均签订有针对性的岗位安全责任书;积极开展安全隐患排查,院、所每季度召开安全例会,及时处理发现的安全隐患;院每年通过专家讲课、同行调研、经验反馈等形式,在核安全、核质量保证、环境和职业健康、核应急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培训;院专题研究制定了“十三五”安全技术发展规划、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发展规划、核应急规划和核安保规划,内容涉及反应堆热工、物理、燃料、仪表核设、核事故应急、三废处理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和工程验证技术研究、现有核设施技术改造和维护保养、环境保护、实体保卫等,通过核安全规划的落实和实施,从源头上提高核设施本质安全水平。

通过多年的核安全文化建设,员工核安全意识得到持续提高。院的核安全、核质保、环境和职业健康体系有效运行,不断完善;核设施运行与试验严格执行运行限值与条件,未发生二级及以上运行事件;核材料合法与安全使用,未发生上等级事件;严格贯彻辐射防护与安全的最优化原则,杜绝了辐射照射事故;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贮存与使用,未发生被盗、丢失和辐射事故;环保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达标排放,没有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特种设备定期检验,未发生因设备损坏事故和由此而产生的人身伤害事故;危险化学品安全贮存与使用,没有发生中毒、烧伤和爆炸事故;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执行率100%;核安全文化和核质量保证文化培训教育活动经常化、规范化。

(二)建立完善的安全责任体系和奖惩机制

院管理层做到了安全问题责任明确,以身作则,勇于承担,充分发挥表率和示范作用,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对安全岗位给予足够的权力,对安全措施给予充分的资源保障,以审慎保守的态度对待安全相关决策。

院在核安全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和保守决策原则,严格执行《安防环保工作管理规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规定》等制度,要求对现场发现的涉及核安全的隐患,一经确认,必须立即停工汇报,责任部门组织专家制定、论证解决方案,落实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多方确认安全有保证后才能继续施工。院还借鉴核电安全管理经验,在安全管理过程中自上而下建立纵向联动的TOP10管理体系,遵循关键问题/风险导向,体现事前控制原则,重点解决急迫、重大、不可控的风险或问题,推动问题的管控和解决。对各单位安全环保风险进行梳理,按照后果影响和急迫程度排出TOP10风险清单,提出并落实整改方案、时限、责任人、资金和应急预案,动态管理。

针对核安全的重要性和特殊性,院设立了核设施安全委员会,成员由反应堆运行、热工、物理、核燃料、核应急等相关专业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按照院核安全独立审评原则和要求,负责对涉及核设施重大安全问题和重要安全文件进行技术审查,保证核设施设计、试验、建设、调试、运行、退役等每一项核活动在技术上经过充分论证,重点安全问题提交院审查,确保安全方面严格受控。

严格执行《安全奖惩规定》,实行安全追责制度,发生安全环保事件或事故后,根据调查结果分别给予单位和领导(院、所、科室)、安全监督人员、现场操作人员等责任人警告、降薪、降级、开除等处罚;员工发生“三违”行为,统一记入档案进行警告、经济处罚、行政处罚或调离工作岗位,对好的安全环保建议或是及时阻止事件事故的发生,一经确认立即给予表彰和奖励;安全环保工作纳入绩效考核范围(JYK考核),细化了评分细则,开展半年和年终评价,安全管理绩效年底评级(A、B、C、D)与领导和全体员工的职务升迁、工作岗位变动、经济效益紧密挂钩,发生较大安全事件或事故直接降级降薪;从2014年开始在反应堆运行、三废处理、燃料元件研制等安全环保风险较大岗位实行安全保证金制度,员工先行缴纳安全保证金(现金)到财务,一年内如发生安全责任事件或事故,扣发部分或全部安全保证金(情节严重的追究责任),未发生则全部返还并按50%或100%比例额外奖励现金,全部过程公示。

(三)建立对安全问题的质疑、报告和经验反馈机制

核动力院鼓励每一位员工自由报告安全方面的潜在问题和安全隐患,提出安全措施和处理建议,院所管理者必须及时回应并合理解决;对于涉及重大安全隐患的活动,必须组织院所核设施安全委员会专家开展专门的安全分析和评估,必要时可请国内专家开展安全审查,保守决策;对于安全合理化建议,主动报告他人工作失误、及时制止“三违”行为等,一经确认,院所将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对于主动报告自己工作失误的“诚信”员工免于处罚,激发员工不断改进自身工作效率。

核动力院每月收集整理院内外相关单位类似作业工程中曾经发生的事故事件案例,通过分析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逐条开展自身对比,举一反三,查找出自身安全薄弱环节,制定预防措施,预防人因失误;积极向国内外先进和优秀企业学习,开展同行调研和交流活动,借鉴、吸收和创新安全管理思路和模式,经验反馈内容通过院网、班前会、安全每会一讲等传达到每一位员工。

(四)院核安全文化体系成效:全球最高核安全标准的中国三代核电技术诞生

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后,核能被推上舆论风口,全球核电市场洗牌,具有更高安全性能的三代核电技术成为主流趋势,我国也明确未来新建核电站将采用三代核电技术。核动力院迅速行动,对院内现有的核设施进行分级治理,落实责任对老化设备、系统及时进行更新,全院核设施的安全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更重要的是,核动力院全面启动了“ACP1000三代核电技术研发”项目,旨在根据福岛核事故经验反馈以及国际最高核安全要求,充分借鉴国际三代核电技术的先进设计理念,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百万千瓦压水堆核岛系统。

经过三年艰苦攻关,核动力院完成了全部研发课题,推出了满足全球最高核安全标准并且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成为中国三代核电技术走出国门的唯一品牌。2017年,“华龙一号”的研发获得全国质量奖项目奖。从华龙一号“ACP1000”项目设计伊始,核动力院就提出了不能只满足国家核安全标准、要着眼于“满足全球最高核安全标准”的严苛目标,并从反应堆抗事故能力、电站专设安全设施等多方面着手进行设计改进,比如核岛抗震等级提升至0.3g、采用“能动”+“非能动”专设安全系统等。每一个创新设计要求的提出,都意味着要开展大量的设计工作,但是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因为我们深知,核安全就是我们的生命线。

三、新时代下弘扬核军工核安全文化的探索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各种新理念、新媒体的兴起对军工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要求文化工作者“要树立文化自信”“要讲好中国故事”,对于我们承载核军工使命的科研院所而言,探索和实践如何讲好核军工故事正是当下我们急需的工作。近几年,核动力院在讲好军工故事等方面不断探索,有了一些不错的实践经验。

(一)传承创业精神

在中国核动力事业众多大师级人物中,两院院士赵仁恺可算是最德高望重的领导和专家之一,是公认的中国核能动力科学与工程技术设计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核动力院积极编撰《赵仁恺传》,并在2017年建军90周年之际,隆重举行了《赵仁恺传》图书发布会。这是在新时代下弘扬老一辈核动力人军工报国的精神、传承核军工文化的重要举措,希望赵仁恺院士的精神鼓舞、激励更多的人,传承好老一辈军工人的光荣与梦想,在自己的岗位上拼搏、奋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新成绩。这是一次讲好核军工故事、传播核军工文化的良好实践。

2018年何梁何利杰出获奖科学家先进事迹报告会暨首届核动力大讲堂开幕式上,院党委书记周定文讲话

彭士禄院士也是核军工领军人物。上世纪60年代以来,他担任了中国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为中国核潜艇保驾护航几十载,成为美国“核潜艇之父”里科夫访华时想见而未能见到的中国核潜艇的“真神”。2017年,82岁高龄的彭士禄荣获何梁何利基金会颁发的“科学与技术成就奖”,何梁何利基金奖设立以来国防科技工业领域有163人获得“科学技术奖”,但仅有7名科学家获得成就奖。中核集团、核动力院都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与基金会密切沟通,组成宣讲团,在北京完成了首场宣讲,获得很好的反响。根据何梁何利基金会的安排,后期还会在上海、广州、澳门等大城市举行彭士禄、黄旭华院士先进事迹宣讲会。核动力院将借助这一平台,通过国内一系列宣讲会,树立核军工领域的领军人物形象,传播核军工领域的好故事。

(二)打造核军工文化遗产

高通量工程实验堆人员守护核安全,2008年涌现出了全国抗震英雄班组

2014年6月,核动力院非核主体搬迁至华阳总部,新基地面貌日新月异的同时,我们也没有忘记位于山坳里的老基地。那里还留存有包括中国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旧址、研发实验室群、配套办公室等在内的大量设施。核动力院高度重视这些军工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开展了一系列文化遗产打造工程:聘请专业测绘队进行测绘,绘制了基地片区电子版地图;同接壤地方政府共同对照图纸,明确地边、地界并打埋地桩;对于部分土地进行确权并实施了植树绿化,固化了土地使用权,办理国有土地使用证、房屋产权证等,使土地产权属比较明晰,修复围墙,确保土地边界标识物完整;对于一些特别具有纪念意义和核工业特色的房屋进行了局部修缮和整理;对于陆上模式堆旧址,虽然主要设备已经在退役时拆除,但原主控室仍然保留完好,简单布置后已经成为一个小的参观展室。今年,核动力院积极申报“首批核工业文化遗产”,并获批列入“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核工业)名录”。

(三)举行丰富多样的核安全文化活动

核动力院定期开展核安全经验反馈、安全月等安全文化和宣传教育活动,比如曾经开展的“核你17(一起),不忘初心”运行人员故事荟、讲述操作员在运行岗位上的安全故事会,特别是全国抗震救灾模范易逸的故事,使得“不安全不生产”的安全观念深入人心,成为了所有运行人员学习的榜样。再比如开展的核级阀门电动装置维护保养技能竞赛,锻炼了相关人员的作业熟练程度,提高了故障排查和消除技能,为反应堆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核动力院自编自演了微电影《一切为了安全》,剧本以“2016年度中核集团安全生产先进班组”三废处理研究室废物回取组为原型,以班组反“三违”和班组开展技术革新为主线,将班组日常安全规范管理贯穿整个影片,真实反映班组日常生产和管理中的问题与经验。通过短短8分钟的影片,聚焦了安全生产先进班组在日常管理中的点滴细节,集中展示我院班组管理提升和开展岗位技术革新的成效,该微电影荣获四川军工“红华杯”微电影大赛二等奖,入选国资委“中央企业班组长培训教学微电影”全国30部优秀剧本,已作为“中央企业班组长岗位管理能力资格认证远程培训”案例课程,用于班组长远程培训案例教学。

猜你喜欢
核设施核动力军工
彭士禄:核动力事业的“垦荒牛”
印巴“新年礼物”:分享核设施清单
核设施退役产业全球经验探析
核动力第一舰
核设施退役去污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军工品质 行创未来
雄安新区 河北军工新未来
顾帅圻:将“军工范儿”进行到底
军工版“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基于ASME Ⅲ核动力设备阀架抗冲击强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