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臣 李采
新时代、新动力、新作为。如何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延伸哈尔滨林业产业链条,助力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哈尔滨市林业局新一届领导班子一直在深度探讨的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曾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发展林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21世纪是“绿色世纪”。林业产业就是绿色产业,林业产业集群就是最大规模的绿色经济体,其发展与壮大能为经济、生态和社会创造巨大效益。当前,全球超过24亿人的生存、生计、发展与增收都依赖于森林。
2013年以来,我国林业改革成果逐步显现,2017年林业总产值达到7万亿元,带动108万人脱贫致富、5200万人就业。原国家林业局印发的《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以“提高宏观指导和政策扶持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为指导思想,兴建一批林业产业示范园区、重点龙头企业、标准化示范企业,创建一批林特产品优势区、森林旅游示范市县。计划在“十三五”期间,重点扶持打造3~5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30~50个国内重点企业集团。
新时代、新动力、新作为。如何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延伸哈尔滨林业产业链条,助力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哈尔滨市林业局新一届领导班子一直在深度探讨的课题。
哈尔滨市森林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旅游别具一格。现有75个国有林场,16处湿地公园,11处自然保护区。2017年市属有林地面积91.44万公顷、森林蓄积量9386万立方米,分别在全国16个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中位列第一和第二位,森林覆盖率达到46%。
2017年全国实现林业产值7万亿元,其中黑龙江省1850亿元。黑龙江省的林地面积、森林蓄积量分别占全国12.5%、13%左右,并具有毗邻俄罗斯的木材进口优势,但林业产值却仅占全国比重2.6%。2017年哈尔滨林业产值约296.4亿元,按2017年全国及黑龙江省数据同比分析,哈尔滨林业产值应该在3960~4950亿元之间。林业产业挖潜上升空间巨大。
2017年伊始,林业局班子成员便深度探讨哈尔滨市林产业发展问题,邀请北京林业大学、国家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省林科院、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专家学者多次到基层进行调研,召开了由各区县(市)林业部门和重点企业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就当前林业产业现状、未来发展潜力、资源支撑以及朝阳项目进行深入研讨。在全面调研和征求各方意见基础上,提出了“哈尔滨林业转型发展“11311”工程”。
“11311”工程即:讲好一个林业故事。重点突出林业在生态建设领域、绿色有机产品领域、供给侧结构改革领域、绿色发展领域中的优势地位。做好一个顶层设计。按照差异化竞争、错位式发展的原则,鼓励社会资本融入森林种养殖、森林旅游康养、林产品加工、碳汇经济及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等板块的发展建设中,实现资源、成果共享的林业产业发展局面。构筑林产品市场竞争三大保障体系。完善产品标准体系,实现林产品生产标准化、规范化;树立诚信品牌体系,打造诚信品牌制高点;建立互惠发展合作模式。变供求关系为合作关系,对供与求实现利润二次分配。握紧市场定价权这张王牌。通过品牌化的打造、国际化的标准、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化的推广,将林产品以高倍递增的方式迅速提升市场份额占比,最终握紧产品市场定价权。实现3~5年打造一个林业千亿级产值目标并实现资本上市。依托林业组建混合所有制林业产业集团,吸引社会资本流向林业优势领域,以大型集团企业引领林业各类产业发展。
哈尔滨林业转型发展“11311”工程”得到了黑龙江省林业厅、哈尔滨市政府及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认可,哈尔滨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召集重点委、局、办成员专题讨论研究了“11311”工程建设内容,确定将哈尔滨林业产业打造成为新兴千亿产值产业,林业产业将成为哈尔滨城市新名片。在具体落实上,制定哈尔滨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出台哈尔滨林业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组建哈尔滨林业集团有限公司,设立哈尔滨林业产业发展基金,成立哈尔滨林业创新科技产业园与哈尔滨林产工业开发区,打造丹清河国家级森林康养旅游特色小镇等。良好的政策及发展环境,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参与哈尔滨林产业发展的规划计划,哈尔滨林业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8年上半年,全市林业工作以生态建设、资源保护为基础,以“林业11311工程”为引领,统筹协调推进直属国有林场改革与产业发展建设,并指导市县国有林场改革和产业发展,林业各项经济指标平衡推进,指标总体完成较好。2018年上半年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为141.8亿元,比2017年同期127.4亿元增加了11.3%。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为44.53亿元、52.48亿元、44.83亿元,比2017年同期第一、二、三产业的32.83亿元、51.95亿元、42.62亿元分别增长35.64%、1.02%、5.19%。三个产业产值结构比为31∶37∶32,有望突破年初预定产值360亿元,成为哈尔滨经济发展增速较快的新兴产业之一。
与此同时,林业生产和改革也取得了显著成果。生态建设成果喜人,共完成造林32.47万亩,为计划的118.28%;湿地保护实现突破,起草了《哈尔滨市湿地保护管理办法》,出台了《哈尔滨市湿地修复工作方案》,落实了《哈尔滨市湿地的中长期规划(2018-2035)》编制工作,被国际湿地公约组织授予“国际湿地城市”荣誉称号;组织开展了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预警工作,适时预测了2018年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趋势,发布了落叶松毛虫、杨小舟蛾生产性预报,有效控制了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发生和蔓延,确保造林绿化成果的巩固与扩大。按照黑龙江省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领导小组批复要求,市林业局起草并经市政府正式签发了《哈尔滨市直属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按照“定岗、定编、定人”的原则对直属实验林场进行改革,并指导各市县区的林场改革工作。目前,4家直属国有林场主体改革已经完成且平稳运行,并积极参与林业产业发展建设。
在全面贯彻国家、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指示精神,全面狠抓林业生产的同时,站在均衡管理的角度上,逐一剖析哈尔滨林业存在的问题,并积极予以解决,有效地调动了全体干部职工及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
由于特定的历史及环境,哈尔滨的林业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发展思想守旧,自身动能尚未转换。改革开放40年来,林业一直延续着造林、采伐的机械式生产方式,直到2016年“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政策的出台林业才迎来自身真正的变革。直至这时,哈尔滨林业人才认识到单纯的林木经济时代已经结束,挖掘发展新动能才能实现自我突破。
二是企业状况不佳,牵动能力明显不足。当前全市1554家林业产业企业当中,资产50万元以下的948家,50万~500万元的457家,资产500万~2000万元的87家,2000万~1亿元的55家,亿元以上7家。无论从企业数量还是规模,都不能满足林业产业快速发展需求。而且规模较大的都是木材加工企业,发展模式较为单一。由于木材采伐量的大幅减少,木材使用趋向于进口材。目前,已有相当一部分木材加工企业转型或停产,甚至破产,导致木材加工量减少、产值降低。
三是缺乏品牌建设,市场营销意识不强。由于林业企业规模小,在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相对滞后,致使真正的绿色有机产品未能做到优质优价,林农及企业没有获取应有价值,价值链的开发潜力巨大。据专家测算,绿色有机食品与普通食品的附加值相差10-22倍,而当前的林产品根本没有实现这样的市场价位。
四是金融创新滞后,林业科技支撑不够。任何产业发展都离不开金融科技的强力支持,由于历史及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原因,林农及企业在政策性资金、信贷资金及科技创新方面得到的扶持力度不够,严重影响了产业发展。林下经济经营主体资金不足,企业融资困难制约产业发展。林区的职工和企业普遍存在资金能力薄弱问题,依靠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发展林下经济能力不足。再者,由于森林资源所有权、经营权高度统一,社会资本难以进入森林资源开发和深度加工领域,现阶段林下经济经营主体在融资问题上面临各种制约。
找到问题并了解其原因后,哈尔滨市林业局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解决,包括开展培训、外派考察学习、修正调整政策等等。这些措施的实施得到了群众的认可,目前哈尔滨林业产业发展趋于良好态势。
为了高效促进哈尔滨林业产业发展,哈尔滨市林业局说干就干,全面深化开展落实各项工作。
一是加快重点项目落地。加大林业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加速哈尔滨市林下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强与广东、深圳密切合作,推进哈尔滨林业集团有限公司、林业科技产业园、林产工业开发区等重点项目的落地速度;进一步加强与正威国际集团、广东香江健康产业集团及华兴、凯利、佳美等集团的合作意向,以集约化、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引领哈尔滨林业经济发展。
二是加大新林业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力度。积极挖掘培育新林业经济增长点,为下半年及今后林业产业发展奠定基础,包括通过标准和品牌塑造,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和价格;进口俄罗斯木材,进行精深加工、林权交易、碳汇交易与储备林建设等。
三是激活林业产业发展金融扶持政策。进一步争取国家、省市产业政策,盘活存量资产。积极争取国家储备林建设资金、黑龙江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信贷资金,盘活及扩大现有存量资产,提高经济效益。
四是启动林业专业人才储备战略。积极引进人才与科技,搭建资源平台,夯实发展基础。制定人才引进政策及林业科技扶持政策,并鼓励成立各类别林业产业行业组织,形成产业、资源、人才集聚效应,为林业后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战略储备。
五是提升林业产业品牌核心价值。通过策划宣传哈尔滨林业资源优势、林产品品牌价值,强化资源与品牌宣传,提升哈尔滨市林产品在全国乃至海外影响力,吸引战略投资者及绿色环保消费群体,扩大产业发展空间,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实现利润倍增。
“机遇蕴含精彩,创新成就伟业。”哈尔滨林业系统将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继续勇担重任,锐意创新,努力奋进,积极为哈尔滨的区域经济发展,为生态哈尔滨、绿色哈尔滨的明天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