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茹
(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徐州 221116)
2015年以来,互联网以飞快的速度与各个传统行业进行融合。“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为高等学校《C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条件。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的模式,与“互联网+教育”的目标和要求相符合,为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因此,本文借助互联网、微课等实现翻转课堂教学,运用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改变《C程序设计》课程中固有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加强教师和学生通过在翻转课堂中的互动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以及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让教师真正成为学习的指导者与组织者[1]。
翻转课堂是指将学习的决定权和指挥权交给学生,教师不再作为课程的主体对象进行课堂教学。在课前,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如网络、视频等途径进行对所要学的知识需要进行自我学习,可以随时随地对所遇到的问题在网络上查找材料或者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在课堂上,教师只是负责讲授难点和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后,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对所学内容进行自主复习,并且通过实践环节提高学习效果。在目前的“互联网+教育”时代,翻转课堂实现了随时随地进行课程的学习,极大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翻转课堂发展还存在着诸多问题[2]。
(1)翻转课堂的教学支撑条件比较落后
优质的网络信息技术是翻转课堂建设的技术基础。但是,在许多高校的翻转课堂建设中,网络平台、多媒体信息平台等资源分别从属于不同的部门,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从而给学生的课前和课后的自主学习带来了诸多不便,从而难以保证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在以后的翻转课堂建设中,这种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模块应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目的。
(2)传统教学模式难以突破
翻转课堂的核心是以“以学生为中心”,它要求教师从根本上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和深入地思考。但是,在翻转课堂的实践中,绝大多数教师虽然也录制了微课、精心设计了课堂内容,但在实际上课过程中,许多教师习惯性地按照自己对教学目的和内容的把握,在课堂学习的各个环节中按部就班地去讲解,完全忽视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翻转课堂的实践中,教师必须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以真正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课堂中以教为主导的固有模式,将“互联网+”战略与翻转课堂有机融合在一起,与“互联网+”战略计划相一致,使得《C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优化和改革成为可能。以学生的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C程序设计》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目标,通过“互联网+”背景下的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如微课、QQ等,将课前知识准备、课堂知识内化和课后反馈三个环节作为设计的中心环节[3]。
在课前知识准备环节中,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任务进行分解,针对重点难点的核心内容制作成微课视频等学习资源,然后通过互联网将学习资源传递给学生,学生则根据自身情况对这些学习资源进行深入分析和自学,从而在课前完成了知识内化的过程。与单纯依靠教师课堂教授为主相比,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效果[4]。有了课前的知识准备,在课堂知识讲授这个环节上,教师则不必再采取满堂灌的方式,而是根据学生课前学习的情况,将其中难点和疑问较多的知识点作为讲授的重点,辅以实例分析、学生成果展示等形式,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表面[5]。在课后反馈环节中,学生可以借助QQ等互联网工具与教师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和评价,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总之,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翻转课堂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实践活动和自学过程纳入整个学习过程,有助于学生程序设计技巧和理论知识,并最终应用到决策实际问题中。
上课之前,教师应先让学生明确这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和难点问题,并根据大纲要求和课程进度计划分析教学内容,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设计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问题。根据内容的难易程度对问题进行分类,对每一类问题搜集和整理教学素材,设计相应的视频等学习资源,每个视频的长度最好控制在15分钟以内。教师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对教学任务进行模块化设计,并录制微课视频。首先打破C程序课程中以基本概念为主线的教学任务体系,以实际编程案例为出发点,根据《C程序设计》教学大纲,将课程分为六个教学模块,即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函数、过程、文件。其次对每一个教学模块,如循环结构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基本循环语句、单循环、循环的嵌套、经典举例等子模块。然后再对每个子模块任务进行进一步的任务分解,包括学习目标与要求、学习重点与方法、学习资源、有针对性的例题和练习题等。为确保学生能够较为轻松和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要多方面搜集和整理教学素材,录制微课程视频。其中微课视频的录制一定要以简单、通俗而有效的方式去诠释教学中的难点问题,避免出现过于复杂和难以理解的内容而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微课的内容应主要以重点教学内容为主,尽量回避晦涩难懂的概念和难于理解的公式推导等内容。当然,教师也应该设计少量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在上课前,根据教师在学习平台上发布的学习资料,自主安排时间,通过观看视频、查找资料、研读教材等方式等进行课前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对于遇到的困难问题,学生可以与其他同学或教师之间通过QQ等方式进行探讨;对于在课前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记录下来,等到上课时再作为重点学习的对象。
为了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教师应该在课前将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易出错的知识点进行分析总结,并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详细的方案,以便于学生上课时能够高效率地学习。
学生通过课前的自主学习,已经对课堂上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了总体的认识和把握,并且对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因此,这实际上对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课内容、讲课方式等有了进一步的要求。教师需要在课前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有全面而深入的认识,例如,对于大多数学生已经熟知和掌握的概念可以不做过多讲解,对其中重要的内容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扩展,以求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这些知识;对于大多数学生难以理解而又很重要的问题和内容,要根据课前整理出来的疑难问题,采用多种有效的方式进行深入浅出地加工和讲解,将多种生动而又丰盈的课堂教学方式融合在一起,例如小组讨论、分组竞赛、经验交流等方式,在对所有学生进行整体授课的同时,兼顾个别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差异性教学,从而将因材施教贯穿于整个课程的学习中。下课前,教师要对整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进行系统总结和梳理,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做到了如指掌[6]。
课堂学习结束后,翻转课堂并没有结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课后反馈。课后反馈并不是简单地了解一下学生的学习情况,而是要根据学生在课堂教学结束之顺畅后,是否已经解决了课前自主学习时的疑难问题,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当然,学生在课后作业或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也应该在这一环节中予以解答。
本文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在实践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在“互联网+”背景下,充分利用翻转课堂的优势,将微课、QQ等互联网工具作为强有力的教学资源,以课前知识准备、课堂知识内化和课后反馈三个过程为核心环节,对《C程序设计》这门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使得《C程序设计》这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逐渐从传统的教师满堂灌逐渐过渡到学生上课前自学、课上强化重点难点和课后双向反馈等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方式。实践证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也推动了教师教学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解决了《C程序设计》课程内容繁多而学时不足的矛盾,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都有明显提升。在“互联网+”大环境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会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逐渐走向成熟并被广泛地应用,为《C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和课程建设指明新的方向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