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斌
1陕西省水稻生产现状
1.1分布情况及品种
陕西省水稻种植多分别在陕南地区,汉中、安康、商洛水稻种植面积分别约为7.9万hm2、3万hm2、666.7hm2。位于秦岭深处的汉中盆地,水稻种植面积超过陕南其他两個市的总和,水稻产量占全省60%左右。该地区土壤肥沃,粮食产量高,非常适宜水稻种植。陕西省多选择三系杂交种进行水稻生产。平川地区海拔在650m以下,主要种植川优6203、内香8518等杂交水稻,生育期通常为155d。丘陵地区则选种中优360、D优2362、沪优Ⅱ等水稻品种,生育期为145d。
1.2水稻生产问题
品种杂乱。陕西省水稻品种多,但无明显的主导品种。各品种之间差别很大,农民对水稻品种缺乏了解,选择过于盲目,无法判定种子质量,水稻栽培技术不合理等,导致水稻种植产量低。施肥不合理。农民仅施加氮肥,忽略有机肥和化学肥,也没有进行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出现板结、营养不平衡等情况。栽培密度低。部分水稻种植密度低,没有达到15万穴/hm2,植株少,叶面系数低,光合产物少,水稻种植面积有限,影响产量。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因受退耕还林政策及劳动力进城打工等影响,陕西省水稻种植面积较前些年有所下降,且出现部分地区土地荒芜情况。土壤、水、生态、空气质量等,都会导致水稻病虫害问题的发生,也使水稻的种植品质和产量有所降低。
2陕西省水稻生产对策
2.1采用机械化和集约化栽培方法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提高机器插秧水平,使地区水稻种植实现增产增收。首先,采用正确的方法,对前茬作物进行科学调整,并对水稻品种组成进行优化,优选高杂交水稻,其抗倒性好,易于种植,具备非常好的推广应用及增产增效前景。其次,选择科学的化学技术,对秧苗高度进行控制,并适当延长栽插秧龄,以此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第三,增加水稻种植成本投入,大力推广工厂化育秧和机械化插秧方法,提高水稻育秧插秧效率和质量,降低人工生产成本,实现全方位、全流程机械化生产。第四,改变传统水稻分散种植模式,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形式,扩大地区水稻生产规模,鼓励农民以有偿流转方式,与企业建立合作,将土地流转给对方进行规模化经营。
2.2推广标准化和产业化生产方式
市场化背景下,人们对生活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土壤、水质、大气环境等要达到无公害标准。陕西省要加大地区生态环境改善力度,推广绿色食品,着重发展绿色、生态、环保的特色水稻品种。例如,黑米、五彩米等。通过该种方式,提升陕西省整体水稻种植生产效益,实现农作物增产和农民增收,从而推动区域化经济发展。早在前十几年,陕西省就已经开始推广发展特色水稻品种,地区政府要将这一优良水稻种植传统发扬下去,并给予大力支持,通过品牌整合的方式,使企业与农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鼓励企业建立规模化的水稻种植基地,加大水稻生产及种植过程中的科研力度,确保企业和农户都参与进来,统一生产水稻产品。
2.3加大水稻产业资金扶持
除了各级政府资金扶持之外,还要为农民提供优质水稻品种补助,为优质稻米基地建设划拨专项经费。针对涉农项目资金进行统筹,通过群众自筹、招商引资等方法,对新农村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等项目资金进行筹集,并应用到优质稻米产业发展过程中。全面吸收社会资本,使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优质稻米产业基地开发,建设各类水稻生产营销企业等。积极争取农村信用社等适当放宽贷款条件,鼓励参与到优质稻米规模化种植及生产过程中。
例如,为保障粮食安全和水稻增收,某地区大力培育新型水稻经营主体,基层政府多次组织技术人员和农民到优质水稻种植区参观学习水稻生产种植经验等,并深入田间开展培训,进行现场指导。县财政还专门安排生态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进行水稻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了农民水稻种植积极性。
2.4提高科技服务水平
水稻种植基地要成立专业服务机构和稻米发展协会等,以此为背景实现组织服务职能的强化。除此之外,还要将地区优质稻米生产列入全省规划,加大产业扶持力度。依托示范培训,充分发挥科技作用,使水稻生产推广等更加标准、规范。通过脱贫攻坚产业技术培训、产业协会等,定期开展相关培训工作,提高水稻种植科技化水平,注重水稻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的统一性,营造健康安全的水稻种植环境。
2.5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调查水稻种植区域土壤污染情况,及时修复被重金属污染的耕地。控制污染源,将设施农业土壤改良作为工作重点,确保土壤中有充足的有机质。关注农业气象预测预报工作,优化水稻栽培管理。全面防控农业面源污染,改进施肥及病虫害方式方法,树立环保及绿色种植理念。注重科技创新,综合利用水稻秸秆,控制环境污染。
(作者单位:723203 陕西省城固县桔园镇农业综合服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