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道
【观点引路·慢工出细活】人们常说“慢工出细活”,因为慢才更用心、更精细,最終出来的作品也就会更精致、更完美。“不走捷径就是最快的捷径”,这就是工匠的行事风格,也是王家卫一直以来的坚持。因为他要的从来就不是速度,而是质量,正因如此,才有了《一代宗师》的大格局和大视野,也才造就了王家卫虽不高产,却部部精品的好口碑。
【适用话题】快与慢 成功 捷径 把握节奏
(特约教师 周俊根)
他是导演界的奇葩,拍片很慢,《一代宗师》花了12年,《2046》花了5年,《东邪西毒》花了2年。他从来都很慢,不去追赶,不去争。
1996年,王家卫萌生了拍《一代宗师》的想法,并且很快就注册了剧本,那是2001年。接着,他就开始了他的宗师之路,南起香港,北到东北,不停地搜集资料,图书馆搜完了就去实地探访。
但王家卫想不到的是,叶问被抢拍了。2008年叶伟信导演的《叶问1》上映,赚得盆满钵满。2010年,《叶问2》《叶问前传》《功夫咏春》上映,慢慢观众对《咏春》《叶问》疲倦了,而此时,王家卫还在开平影视城慢悠悠地搭景拍戏。他不急,不争,气定神闲。
陈勋奇曾经问王家卫:“别人都开始拍《叶问》了,你不担心,不着急吗?”王家卫回答得非常自信:“先让他们拍,我一点儿也不担心。我拍的叶问和他们是不一样的。”
果不其然,《一代宗师》上映后,收获无数奖项,它不再局限于叶问个人,而是将民国一个逝去的武林呈现在银幕上,格局更大,意境更高远。
慢,就是不争,按照自己的节奏来,不用为了追赶别人的节奏而迷乱自己。王家卫为了拍出真,从容地等,因为真,就不用去承受假所给他带来的枷锁。对于民国武林,王家卫重现的不仅是造型、生活等时代细节。甚至,要还原那个时代武者群像的精气神。
章子怡后来回忆,有一场戏在北方大山里拍摄,零下30多度,下着雪。王家卫坐在监视器前,搓着手,哈着气。而章子怡则穿着很薄的戏服,甚至雪都落入衣服内都不自知。
王家卫在等,等着监视器里出现一个自己满意的镜头,章子怡演了一遍又一遍,身上逐渐冒起热气。王家卫坐着倒是寒冷难耐,他还是从容地等。后来章子怡就说:“如果拍不完的话,来年下雪了,再来这里接着拍。”到最后果然没有拍完。一年就过去了,王家卫只能等着再一次下雪,进山拍摄。
有人说:“为什么不在室内搭个景?用人工造雪,又省事,又不冷。”但这样就不是王家卫了,因为他要的是最真的风物,即便寒冷和漫长的等待,他也能从容等到极致的出现。
王家卫说过:“功夫是时间。”所以,拍《一代宗师》的时候,他特意给张震安排了一个八极拳的师父,让张震搬到北京练拳,一练就是三年。
在王家卫看来,真正的习武之人,光是摆出拳招是不够的。武者回到生活中,眉宇间应仍旧英气逼人。那就是沉淀,也是时间。王家卫的慢,是一种沉淀,无论是民国的武者,都市的男女,边缘的人物,都可以看到一种内秀的气质。慢,不要紧,人生就如同煲汤,要将精华沉淀下来,才能练就浓郁。
慢是王家卫的节奏。他自己都说:“要达到一定的水准,慢和时间都是必需的。”他觉得拍电影就像做菜,有的菜可快炒,如《重庆森林》;有的菜要慢炖,如《一代宗师》。
不争,也是他的节奏。这个时代需要商业电影,让我们沉浸技术和喧嚣;也需要文艺片,让我们有能直达心灵的思考。
(摘自豆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