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頔
(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城市设计”(Urban Design)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但早在19世纪末,其思想与方法就已经在一些著作中体现出来。卡米洛·西特(Camillo Sitte)在1889年出版的《城市建设艺术》当中就已提出:城市建设应当避免形式主义的单调刻板,应当学习中世纪欧洲因地制宜、自由灵活的空间布局特点。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在《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一书中提出著名的“田园城市”理论,提倡将城市与乡村结合形成新的“城市—乡村”模式,相互取长补短。随后,越来越多的建筑师与规划师开始关注城市设计问题,其中不乏像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965)与伊利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1873—1950)这样的大师。本文通过对两人城市设计思想的比较与分析,总结出其中的一些特点,为我国城市建设提供一些参考与帮助。
勒·柯布西耶是20世纪伟大的建筑师与城市规划师。19世纪~20世纪初,工业革命在西方世界已接近完成。新的科学技术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改变的同时,也让大量乡村劳动力向城市涌进,城市居住环境开始恶化。柯布西耶认为问题的根源是建筑高度过低,无法容纳激增的人口,同时建筑密度过大,造成了城市的拥堵与混乱。由此他提出了自己的城市设计总体构想:大幅提高建筑高度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要,同时降低建筑密度,将空余出来的大片城市土地改为绿地与公园,以改善人口居住环境。
伊利尔·沙里宁是与柯布西耶同时代的著名建筑师与城市学家。面对同样的问题,沙里宁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但却与柯布西耶有所不同。在受到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影响并亲自考察欧洲许多在结构上呈分散布局的城市后,沙里宁提出“有机分散”(Organic Decentralization)的城市设计总体构想。他主张将现有拥挤的大城市进行“分散”,形成一个个生活功能完备的城市新区,新区之间进行有机联系。原本市中心过于密集的人口被分散到城市新区当中,旧城压力得以释放,城市活力开始复苏。
柯布西耶的城市交通设计充满理性并具有时代精神。他认为传统的城市道路过于狭小拥挤,只适用于步行、马车等缓慢原始的交通方式,而对于汽车则显得力不从心。同时他认为传统城市道路分布过于密集交错,影响了通行速度与效率,进而影响了整座城市的运行效率。因此在他设计的城市路网中,宽阔、笔直、总体呈现方格网状的城市道路(如图1所示)取代了传统狭窄、密集、不规则的城市路网,汽车通行变得便捷高效。同时他还主张立体交通设计,以高架桥、地面交通等路网分别对应高速、低速的汽车通行。
沙里宁在城市交通的设计上与柯布西耶有相似之处。在他的“有机分散”模型中,不同城区之间以快速交通干道联系,人们通过汽车等现代化交通工具实现城区之间的快速往返。但他在城区内部的交通设计上与柯布西耶又有所不同。在每个城区内,居住、工作、商业等城市功能彼此之间以就近集中原则布置,人们的日常活动距离被缩短,“步行”成为了最主要的交通方式。因此,沙里宁在城区内部的交通设计上更倾向于中世纪欧洲传统城市小尺度、不规则、更适宜步行的路网(见图2)。
柯布西耶对于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摒除装饰、功能主义、标准化、批量高效率生产等“机械美学”是十分推崇与热衷的。在他设计的多层住宅中,有一种被称作“多米诺”的钢筋混凝土框架体系。该体系可根据需要批量复制搭建,而后经过标准化建造的居住单元“盒子”再逐一插入其间,建筑就像机器或工业产品一样被生产出来。这样的“产品”可以根据需要被批量复制到任何一个地方。同时为了能够容纳大量居民,超高层建筑也是其设计的主要手法之一。在他几乎所有的项目中都出现了能够进行批量复制的超高层摩天楼(见图3)。
沙里宁在城市建筑的设计上与柯布西耶有很大不同。他更加认同中世纪欧洲传统小城镇的建筑成就,并提出了城市建筑设计的三大原则:表现的原则、相互协调的原则和有机秩序的原则。在这些原则中,他强调建筑的表现形式应当反映城市的特征与内涵,因此每个城市的建筑应当是不一样的。城市是一个有机体,建筑是这个有机体的细胞。只有“细胞”之间在体量、比例、尺度、高度等方面相互协调,“有机体”才会健康(见图4)。城市建筑应当以三维的空间设计思维建造,才能保证城市的有机统一而不至于混乱无序。
柯布西耶对于城市景观的设计主要是从改善居民生活质量这一功能性角度出发。他认为传统城市建筑高度普遍低矮,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建筑密度越来越高,阳光与新鲜空气越来越少,疾病与细菌滋生蔓延。对此,他采取的策略是大幅提高建筑高度,从而大幅降低建筑密度,使大面积的城市用地被空余出来形成绿地、公园等景观空间。在他的规划项目中,城市中心区绿地率高达95%,摩天楼居住区绿地率达80%甚至90%以上,层高较低的板式住宅居住区绿地率也接近50%(见图5)。
沙里宁对城市景观的设计是充分建立在其“有机分散”的理论上的。沙里宁将城市比作“有机体”,建筑是这个有机体的“细胞”,而城市片区则是“细胞组织”。“细胞组织”由于城市建设的混乱无序而开始出现坏死与衰亡。沙里宁主张将这些城区内的功能迁移到新的地方,而将这些城区改造为公园、绿地等,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类似,沙里宁在将城市分散为若干新城区后,不同城区之间也设有大面积的城市绿化,保证了城区生活的安静与独立(见图6)。
总体而言,在面对城市人口暴涨、居住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时,两人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柯布西耶主张通过提高建筑高度来提高城市人口密度,运用极其理性、现代化的方式规划城市结构,并致力于完成建筑乃至城市的标准化建造,这对于城市的高效率建设以及新技术在城市建设当中的运用很有积极意义。沙里宁主张将原有城市“有机分散”以降低人口密度,依照自然界有机体的生长方式来规划、设计城市,并强调不同城市间的差异性与内涵,体现了一种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的有机和谐理念。两人从不同角度解决了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对城市化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同时两人的设计方法也存在一些不足。在“柯布西耶模式”中,过度理性的规划使城市缺乏生动有趣的空间,街道的步行功能与乐趣受到影响,标准化的建设也会使城市的文化与特色遭到破坏。而在沙里宁的“有机分散”模式中,新城区对设计师与政府部门的要求极高。若新城在工作、娱乐、环境等方面不及老城区,则老城区的人口拥堵问题依旧无法解决,新城极易变成没有活力的弃城。
中国今天仍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期,两人的城市设计思想对于我们的城市建设仍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现如今我国私家车拥有量十分巨大,便捷通畅的机动车道是十分必要的,但同时也应对车道两旁的步行空间进行趣味性、人性化的场所营造。我们在进行新城区的设计建造与老城区的保护更新时应尽量使用新材料、新技术以达到效率的提升及生态环保等效应,但也应注意建筑的地域特色塑造以及城市传统文脉的延续。中国现已大力发展生态文明,新城区的规划设计中应留有足够的用地作为公园或景观带,而对老城区中已有的绿色空间则应重点保护并不断完善。我们的城市建设应当体现出秩序与趣味、效率与人性、科技与文脉、人为与生态并存的新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