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里的树形仙人掌

2018-12-18 19:26肖新英
牡丹 2018年27期
关键词:艾比荒野主义

万物竞荣、生机勃勃且趣意盎然的自然呈现了无穷的物质和精神力量。然而,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现代人并没珍惜给他们提供物质和精神源泉的自然。他们把人类的利益放在最高点,站在自然的对立面,随心所欲开发自然,肆意破坏和践踏自然,全然不计后果。当然也有目光远大、先知先觉的少数人,他们以孕育了一切生命的自然为核心,尊重自然,热爱自然。这其中就有在树林里、星空下思索自然的拉尔夫·爱默生、在瓦尔登湖畔体验自然的亨利·梭罗、在悬崖峭壁和崇山峻岭中领略自然的约翰·缪尔、用心灵和自然对话的加里·斯奈德,还有竭尽全力为保护自然而呼吁的雷切尔·卡森以及穷尽生命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爱德华·艾比。

生态批评(ecocritcism),最早于20世纪90年代出现在美国。它以生态哲学为批评的理论起点和依据,以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为目的,通过考察当代世界自然环境和文化精神的生态失衡,来透视现代人类的思想、文化和文明等诸多复杂的问题。鲁枢元是国内最早关注生态批评的学者之一。他的《生态批评的空间》包含了他多年以来发表在各大报刊上关于生态批评与生态文艺学学科建设的20余万字的文章。王诺的《欧美生态文学》是国内第一部欧美生态文学研究专著。朱新福以生态批评理论重读了包括美国诗人惠特曼在内的多个经典作家的经典作品。本文将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分生态整体主义思想、批判人类中心主义和唯发展主义思想、生态防卫思想三个方面对美国著名生态学家爱德华·艾比的生态思想进行探析。

一、崇尚自然和生态整体主义思想

艾比是一名散文家,他用他的笔尽情地描述着大自然的美。他崇尚大自然,崇尚荒野,他认为当今地球上残存的荒野是大自然的主要表现形式,而孤寂、荒凉的沙漠则是大自然的典型代表和缩影。艾比的一生都献给了这片神秘、迷人而又残酷的荒野。他选择沙漠为自己的居住地点,并在这片“与荒野更贴近的自然环境”中寻求且感受到了自然那足可慰人心灵的宁静之美。在艾比眼中,那片沙漠是“世界的中心”“阿比的国度”。它是“地球上最美丽的地方”,它“透明、简单,但它同时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它“干净、忠实、危险、整洁、坚强、开阔、广袤而带着传奇色彩”。艾比通过燃烧的刺柏香味,雨后清亮的蛙声,夜晚大型食肉动物的造访来感受沙漠的生机与活力。对这片勇敢、明亮、充满寓言和神奇的沙漠,艾比顶礼膜拜。然而,他眼里的自然是一个既神秘迷人又充满危险的乐园。这个乐园,“不光指苹果树和金色的女人,也指蝎子和鸟蛛和苍蝇、响尾蛇和西拉毒蜥、沙暴和地震、细菌和熊、仙人掌、丝兰、狸藻属植物、蜡烛木、牧豆树、山洪和流沙……”,温情脉脉的亲切与柔和惊心动魄的恐怖与残酷,这就是自然显示的双重美和矛盾美。这种自然美因为存在而真实,因为真实而永恒。这就是艾比眼中的真实自然。

艾比更是一名伟大的生态学家。他眼中的自然是一个与万物共存的世界。他认为,自然的存在不是为人类,而是为其自身。在《沙漠独居者》里,他提出了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观点。而生态思想的精髓正是生态整体主义。生态整体主义是现代西方环境运动的一种意识形态,主要考虑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构,重建一种人与自然的共存关系的必要性,而不是大规模的资源管理。《沙漠独居者》书里的阿切斯(Arches)国家公园及其周边这一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是由包括人在内的动物、植物及其生存环境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命运攸关的生态共同体。艾比指出,自然生态中的生命体既要生存,又要允许他者生存。其中的弱肉强食、互利互惠、和平共处正是大自然得以永恒的自然法则。生命形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其间也得到完整展现。而人只不过是生态共同体中的普通一员,他没有特权为了自身而侵害他者的利益。艾比热爱自然,热爱自然中的万物,他把万物都视为他的兄弟姐妹。艾比,是一个真正的自然之子。

二、唯发展主义思想

唯发展主义批判是艾比的另一个主要的生态思想。对唯发展主义的批判也贯穿了艾比的整个创作。早在《沙漠独居者》里,艾比就对唯发展有了深刻的认识:“为发展而发展是癌细胞的疯狂裂变和扩散。”在《有意破坏帮》里,艾比再次提出,必须“想方设法阻止或减缓技术统治的强化,阻止或减缓为发展而发展、阻止或减缓癌细胞意识形态的扩散”。在《请珍惜生命》里,艾比又一次显示了他对唯发展主义入木三分的评判:“为发展而发展是癌细胞的意识形态。”在艾比看来,无视生态承载力的发展就是“一架发了疯的机器,一架专家不能理解、经理不能管理的机器。更为严重的是,这架巨大的机器正在迅速地将世界的资源吞噬殆尽”。

三、倡导生态防卫思想

唯发展主义给美国的荒野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荒野却没有能力回击,可热爱荒野的人们是不会袖手旁观的,他们要起来代替它反抗。艾比认为,对大自然仅仅是描述或欣赏,甚至保护,那都是远远不够的,大自然需要的是保卫者。因此,艾比在小说《有意破壞帮》中,坚决地表达了他的生态防卫观念。这篇文章是他在1968年出版《沙漠独居者》后,进一步将自己的生态思想与环境保护行动具体结合在一块的尝试。艾比呼吁人们采取最有效的方法保护家园。他提出了“生态防卫”主张。艾比说:“生态防卫意味着反击。生态防卫就意味着为保护生态而对破坏生态的东西进行有意破坏。生态防卫虽然危险但却公正,未经授权却其乐无穷,不符合法律却符合道德法令。”

同时,艾比明确地阐明了生态防卫的合理性,他指出,生态防卫的目的是保卫人类自己的家园,而荒野同样是人类赖以栖身的家园,因此,当它面临被侵占、被掠夺、被毁灭的威胁时,人类当然有权采用任何必要的手来段保卫这个家园。艾比将保护原野的责任与保卫家园连在一起,好让人们体会到保卫自然的必要性等同于保护自己的家园,保护自然资源也就是保卫家园的财富与资产。艾比认为,生态系统中的非生命体与生命体同样享有存在的权利,他坚信“抵御侵犯的自卫是一条基本的法则,它不仅属于人类社会,也属于生命本身,不仅适用于人类生命,也适用于所有生命”。艾比在为沙漠、为荒野、为万物、为地球争取权利。对自然的热爱使艾比的生态思想上升到了代表大自然采取直接反抗人类的行动。这是保卫荒野之战,保卫沙漠之战,保卫大自然之战,更是保卫人类家园之战。在《有意破坏帮》里,生态卫士们热爱沙漠,热爱荒野,热爱大自然。他们自发形成一个以海都克为代表的四人小组,以“让原有的保持原样”为宗旨,勇敢地进行一系列“生态性有意破坏”活动。他们捣毁推土机、拔掉测量杆、砸毁广告牌、割断电线、炸断桥梁、往汽油过滤盖里灌沙子、将机器驶入湖底和崖下。生态卫士们代表艾比承担起了保护沙漠、保护荒野的重担,以此来实现他保护地球母亲的理想。他们的敌人是强大的工业大机器系统,但他们依然无怨无悔,勇敢坚持。正如书中萨维斯医生所表白的:“尽管道路艰难,艰难是路,但是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只是一桩接着另一桩),何况上帝站在我们这边。再说,我们面临的是一架疯狂的机器,它夷平了荒山,吞噬了人类。总得有人试着去制止它。”

当然,艾比首先申明:生态防卫所针对的对象是机器而不是人。生态卫士“攻击的不是人,而是攻击一种制度,是全球性的发展和欲望帝国。他攻击的不是人类,而是自侏罗纪和食肉恐龙以来从未出现过的怪物式巨型机器。他攻击的不是人类,而是失控的技术,是一个吞噬一切的实体”。他倡导的生态防卫是以保护沙漠、保护自然为目的,只捣毁导致生态灾难的机械或设施,而不造成任何人身伤害。因此,生态防卫并不是反人类的,而是为人类,为地球。

四、结语

爱德华·艾比,就像一株生长在他家乡沙漠里的高大的树形仙人掌。他生动形象的诗性语言书写着对沙漠无尽的热爱和对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憧憬,对支配了人类意识和行为达数千年之久的人类中心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憎恨吞噬了美好大自然的工业机器,对唯发展主义的批判更是贯穿了他的整个创作。他倡导的生态防卫唤醒了人们的生态意识,极大地促进了当代生态思潮的壮大,激发起许多人为保护地球家园而行动。

历史发展到今天,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生态环境继续恶化,在人类竭泽而渔的对待之下,大自然已经千疮百孔。人类已经到了无需苦恼该如何在这个地球上生存的问题而是该找寻如何与地球共生共存的出口的时候。21世纪,全世界最紧迫的问题必将会是地球环境的承载力问题。这个时候重读艾比,能够帮助人们重新认识愉悦人类身心、启迪人类心智、涤荡人类心灵的大自然,找回在工业文明中丧失的自我,唤起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寻求一种健康和谐的生活。因此,重读艾比,对重新审视人类社会,寻求生态危机的根源,重建绿色地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井冈山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英语广告语篇翻译研究”(项目编号:YY1315)、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翻译生态学视角英语广告语篇翻译研究”(项目编号:14YY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肖新英(1969-),女,江西吉安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艾比荒野主义
新写意主义
Directed Dominating Set Problem Studied by Cavity Method:Warning Propagation and Population Dynamics∗
近光灯主义
八岁女孩驾车救母
荒野求生
荒野求生
荒野求生
艾比救母
艾比救母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