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童戈“东南亚漫笔”系列

2018-12-18 18:20何国辉
西部散文选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朴素游记流动

何国辉

我一贯主张散文在形式上是可以怎么舒服怎么来的。这并非不考虑形式,而是形式被心灵液化,在行文中随心灵的流动而流动,形式美就在这流动的纹案中。就这个特点而论,散文在文学的诸体试中,更像国画水墨,最后决定美学品格高低的是心灵,是修养,是情操。或简或繁,或雅或俗,见性灵则美,不见性灵则不美。

游记,作为散文的一种,也是这样。

从童戈先生的文章看,他的东南亚之行是来去匆匆的。这就决定了他的这组记游散文的操作形式,只能是速写式的。或一事,或一景,或一情,或独立成篇,或拼串成文,一挥而就。绝不沉溺、绝不拖沓,形式上的流动快捷,就像他的游历本身。但这些文字之所以是散文,是因为它的形式是心灵化了的,是心灵形式的对应。如童戈的《夜色真美好》写与马来华侨姚拓先生的一次邂逅,用筆主要集中在对邂逅这一事件的惊讶,当地华侨对来自祖国大陆的自已的热情,和对大陆文艺界的情况的了解的渴望上。同时,以对话为主要手段。这样的行文,应该恰好符合当下情况的心灵轨迹,形式符合了心灵的实际。再如,《在真情中走向永恒》,文章由几个事件拼串而成,在回国后的双流机场旁边的一家餐厅里的若断若续的回想这样的叙事框架的设定里,拼串性的叙事恰恰也是因为情感本身的断续,达到一定情感亮度的事件因闪耀而留存,没有达到这个亮度的事件则被心灵忽略而在文字中付诸阙如。《怀念微笑》则完全从游历中处身的现实返回到情感现实,一反游记写景记事的外观立场转而采取内思性的抒情立场,写自已“在异国他乡”“已是第十个日子”时对妻女的感念。乍一看,这有悖于游记的写作惯例,但在一组散文中,作为对彼时彼地情感的再现,它又是符合游记写彼地之景抒彼时之情的原则的。写作在合法的前提下,写作惯例让位于情感真实,心灵真实。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心灵在散文创作中的幕后实质。可以说,除了心灵我们在散文创作中别无依托。“东南亚漫笔”的那些篇什,我们被童戈先生的心灵感动之后,还能要求别的什么呢?《我看人妖》里对异质文化的猎奇和排异心理,《拜谒三宝山》里对古代中国海洋文明的崇敬和自豪心理,《吉隆坡过端午》对海外华族风俗的认同和亲和心理,都让我们真实感受到那位叫童戈先生的心灵。速写式的文字不仅没有影响他的表达,反而更能让他的心灵脱视。这就叫朴素,而朴素也是一种美。真实的,感人的情感,常常是朴素的。

童戈先生的这组文章多数因为这种无拘无束的心灵坦露而成功,但个别篇什恰因对心灵的遮蔽而失败。如,《如梦的等待》。那种过份的情感渲染走向了它的对立面,而成为了一种矫情。当然这种矫情不是因为它的发端,而是因为在时间对它的淡化或隐藏之后重新点燃它的别扭。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猜你喜欢
朴素游记流动
最朴素的人文
隔离朴素
流动的画
地心游记(十)只剩我一个人
寻梦环游记
寻梦环游记
超市游记
平淡考查朴素启发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