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英
(中铁一局集团西安中心医院, 陕西 西安, 710054)
环形混合痔是由Ⅲ、Ⅳ期混合痔发展而来的以外痔360°全肛管分布、下翻并伴有齿线下移并呈环状脱出为特点的混合痔类型,保守治疗效果较差,因此需要手术治疗[1]。外剥内扎术是该病的传统治疗术式,但在处理环形混合痔上存在痔核处理不充分、术后远期症状明显的缺点[2]。本研究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环形混合痔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将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100例环形混合痔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制定的痔疮诊断与治疗标准。排除标准[3]: ① 合并痔疮手术或注射治疗史患者; ② 合并其他肛周或肛门病变患者; ③ 合并其他严重躯体疾病患者等。实验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60~77岁,平均(68.20±4.00)岁,病程7~32年,平均(17.50±6.70)年, Ⅲ期21例, Ⅳ期9例; 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64~82岁,平均(69.50±4.80)岁,病程9~40年,平均(18.90±7.60)年, Ⅲ期22例, Ⅳ期8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与临床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患者行外剥内扎术,即左侧卧位硬膜外麻醉后取截石位,以肛门为中心,消毒会阴与肛周后铺巾; 两指扩肛,肛门镜观察直肠下端,碘伏清洁数次后暴露痔核; 松弛肛门,确定痔核位置与数量,划分切除区域; 提起外痔最高隆起点,由根部向内做楔形切口,充分剥离外痔组织并止血,避免损伤括约肌的前提下,以7#丝线缝扎齿线上内痔根部,去除结扎线并电刀止血,肛缘敞开并引流,置入PVA棉并注入5 mL生理盐水压迫创面,无菌纱布固定并保留导尿管。
实验组患者加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即在外剥内扎术前进行,痔吻合器选择常州康迪公司KYGZB-33.5型,手术步骤为置入肛管扩张器,于齿状线上4 cm处做双环平行荷包缝合,并将痔吻合器投端伸入荷包缝线处,收紧、打结缝线后于侧孔引出拉紧后旋紧吻合器并击发,保持60 s闭合后旋开痔吻合器。
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临床指标,包括术后24 h的VAS评分、首次排便疼痛持续时间、疼痛时间、水肿时间、带血时间、住院时间与肛门生理功能恢复时间。临床症状参考Wexner症状评分量表[4], 共包括9个维度,计算总分,分数越高表明症状越明显。治疗效果分为痊愈、显效、好转、无效。 以痊愈+显效+好转计算总有效率。比较2组随访症状总发生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
实验组患者术后24 h的VAS评分、首次排便疼痛持续时间、疼痛时间、水肿时间、带血时间、住院时间与肛门生理功能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实验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实验组患者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实验组患者随访症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1 2组患者围术期临床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痔病占肛门直肠疾病的80.1%,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5]。混合痔占全部痔病的22.0%, 属于较为严重的痔病类型,当患者处于Ⅲ、Ⅳ期后可发展为环形混合痔,内科保守治疗无法达到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因此需要进行手术治疗[6]。
外剥内扎术是治疗混合痔的传统术式,适用于单发或多发的混合痔,可有效剥离曲张的静脉团与结缔组织,并充分暴露外括约肌下部肌纤维,但具有一定的治疗局限性,无法治疗痔核较多的患者,且不能一次性治愈环形混合痔患者,并易造成严重术后不适,引发肛门疼痛或狭窄,远期效果欠佳[7]。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3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4 2组患者远期随访结果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是由意大利学者Longo于1998年首次提出,是在痔上方以吻合器环形切除脱垂的直肠黏膜与黏膜下组织并吻合断端,可缩短脱垂直肠黏膜并疤痕收缩肛垫,充分向上牵拉、悬吊脱垂的肛垫,保留肛垫解剖结构与精细辨别能力,有效恢复肛门控便与闭合能力,并在黏膜下层切断痔的动脉供应,使其产生缺血性萎缩,减轻粪便的摩擦挤压,改善肛垫的淤血情况。但该术式费用相对昂贵,在临床上的应用亦受到限制[8-10]。
本研究结果表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联合外剥内扎术可明显促进环形混合痔患者的恢复,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显效率,并降低远期可能出现的症状与并发症发生概率,改善患者远期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