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碧清
提到折纸你会想到什么?是儿时的纸船,还是熟悉的千纸鹤?不久前,在中国航海博物馆内,一头“白鲸”腾跃而出,成为展馆的亮点之一。此作品正出自“80后”现代折纸艺术家刘通之手。
在刘通的世界里,折纸可以幻变万物——战国时嘶鸣的烈马、菩提树下、中国汉字,甚至是小王子与玫瑰花、清代八旗甲胄……一张张普通的方形纸,被赋予匠心与生命力,承载过去与现在,连接梦想与未来。
刘通自2006年起自学折纸,先后获2016十大中华文化人物、2017大国匠心行业人物、2018微博大V公益倡导者等荣誉,其作品《最后一只北部白犀牛》还创新开设了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并保持至今;他的众多作品以精巧逼真、含义隽永著称,被多国政府、博物馆等收藏。
在北京宋庄艺术区的一处工作室内,刘通不同阶段的折纸作品陈列其中,在光影变化下,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与温度。在一侧的柜子里,不同色号、质感、厚度的环保纸张整齐码放。“正如法国雕塑家罗丹先生曾说的,一件好的作品,人们在思想上所感受的内容要远远超过视觉感受。所以,一个有故事的作品背后的意义可能要更为深刻。”刘通说,如果自己的作品可以给大众带来一点启发和快乐,那么,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至今仍屬小众的折纸艺术道路上,刘通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汗水,尽管最初,他表示,自己也不清楚下一步该往哪里去,但他坚信,时间会给自己答案。
刘通在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学位后,赴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继续深造。在德国,刘通做过多种工作,在奔驰、宝马的生产线,在面包房,在垃圾回收站……年轻的身影奔波忙碌着,在感受机械之美的同时,他对于职业的认识也有了新的体会。“德语中,‘职业一词除了本身的含义,还有天职、神职的意思。它不是一种迷信的说法,而是指一种敬畏之心。你的工作并不是做给老板看,而是做给上天看的。在德国感触最深的是,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大家并不会有一种歧视,而是认真做好自己的事情。这对于我后来专心折纸是有一定影响的,让我可以踏实下来做好一件小事。”
一次,在德国的公交车上,刘通见到一个年轻人将一支纸折的玫瑰赠予一旁的女孩。他惊讶于玫瑰花的立体和逼真。“我们小时候都折过纸,但那次见到的是一个挺复杂的作品,完全颠覆了我对折纸的印象。”刘通是个典型的行动派,带着兴奋和激动,他回到住处后便开始研究。
纸张易得,随手可折,带着极大的兴趣,刘通每有时间,就通过视频学习各种花样的折纸,每当折好一件成品,那份成就感可谓痛快!
刘通介绍,世界公认的说法是,折纸艺术起源于中国,通过排列组合或拼贴等方式产生的作品为传统折纸。当下的折纸艺术,要求则更加复杂——必须只用一张方形纸完成,不能有任何剪裁、拼贴。
“现代折纸是一门分配的艺术,如果想要作品的比例协调、结构正确,必须科学合理地进行分配。当我们开始拿起纸来折叠时,已经是最后一步了。相比于音乐、绘画、雕塑这类或加法或加减混合的艺术,折纸是在受限制的范围内进行创作。除了对于美有敏锐的感受外,还要有一个很好的数学功底,这样才能分配好这张纸。而每一个微小的改变,都需要重新进行设计……折好之后,还需要不断优化。什么是优化呢?简单来说就是指同一纸张,尽可能折出更大的作品……”刘通侃侃而谈。
从德国留学回来后,一些德国企业向刘通抛出了橄榄枝。除了精通德语,对于机械制造“技术语言”的熟练掌握,令他在工作之初颇具优势。随后,他又到大学从事德语相关的教育工作。时光如水,日子似乎波澜不惊,但无论是怎样的工作,生活中总有折纸的影子。
每当完成新的折纸作品,刘通会上传到网络进行分享。2013年的一天,刘通发现,费列罗巧克力的金色包装纸,质地独特而亮眼,便开始翻折了起来。不一会儿,28个步骤后,一个金色的小天使诞生了!作品迅速在人人网成为热搜。一时间,大众纷纷效仿。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正是因为小天使折纸的风靡,大中华地区费列罗巧克力的销量提高了12%!随后,费列罗意大利总部专程邀请刘通设计了一套十二星座的折纸作品作为纪念。工作八小时之外,刘通手上的伤口和茧子也在累积,未来的路渐渐延伸到新的高地。
2014年是中国与加蓬共和国建交40周年,联合国世界和平节组委会邀请刘通制作世界和平节礼物。接到这个任务后,刘通颇为激动,他没有想到自己的作品可以化身友谊使者,联通两国友谊之桥。经一番思量,他决定设计一款青花瓷瓶,既代表中国,又谐音蕴含和平之意。组委会也认为这个构思巧妙而有意义。
在青花瓶的花纹图样、材质等方面,刘通做了大量的功课。然而在折成之后,他发现,瓶底底部直径竟少了两毫米。尽管在旁人看来,并没有任何异样,但作为一个设计者,刘通坦言,“这是心里过不去的一个坎儿”。他继续折了第二遍,结果依然相差两毫米。他一连设计了100多个图样,折了上百次,但都一一“失败”了。离世界和平日越来越近,刘通反复检查每一步计算,全都没有问题,然而却始终陷入了“两毫米”的困局。“这往往是最可怕的地方,你明明发现了问题,但不知道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连续多天,刘通百思不得其解。突然某日在设计另外一个作品时,他猛然想到:“弧度!”
刘通解释道:“通常我们设计作品的两个假设前提是,所有的纸层都在同一平面,以及所有的折痕都是直线。除了要考虑对折之后纸的厚度变化之外,青花瓶无论是在径向还是轴向上,都是弧线。那么,直线和弧线之间就会有一个三角函数的差别,因为弧线要更长一些。由于折的时候是从瓶子的上方往下折,因此,所有的误差最后都集中在瓶底,两毫米就这样不见了。”
找到问题的根源,刘通迅速调整了计算公式重新进行设计,呈现的折叠效果终于如他所愿,与计算结果完全一致,《青花瓶》完美“出炉”!国际和平日那天,刘通亲手将其送给加蓬共和国参赞。加蓬国参赞收到这样一份礼物,并没有发现此“瓷”非景德镇之瓷。当他得知这个充满了光泽的青花瓶竟然是由一张完整的方型纸折叠而成时,惊讶不已,当即便要认刘通作“师父”……
就这样,刘通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他的作品不断走出国门,还登上了折纸殿堂级杂志——西班牙折纸协会杂志的封面,刘通本人也受邀担任该杂志的特约撰稿人。然而,人生处处是分岔路口,每一个选择都成为未来的伏笔。
2015年春节后,刘通的内心产生了一系列矛盾。“一直以来,都是在业余时间、出差的时候折纸。当参加折纸相关的活动越来越多时,就会占用大量的精力,工作上的時间也会减少。这样下去,工作、折纸都会受到影响,这个时候就需要权衡后作出决定。”一番挣扎和思考,刘通决定辞去大学的教职,专心投入折纸创作。
刘通一直相信一句话:一个人只有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才能有所建树。但与此同时,他也十分矛盾,“毕竟折纸艺术是一个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我并不知道未来会发展到怎样的程度,真正下定决心还要感谢我的太太,她一直以来都特别支持我”。
多年来,始终在刘通身边默默支持他的太太Cherry这样说:“我一直都很相信他,只不过那时四面都是墙,究竟凿开哪堵墙可以通向光明,我们并不知道,只能去一一试验。”回望过去,看似偶然的背后,是一连串充满着必然的脚印,当中有矛盾与挣扎,却从不乏热爱与笃定。
聊天当中,刘通的手不自主地将一个小纪念品“拆解”,一旁的Cherry笑应:“又拆了。”有点嗔怪,却满是甜蜜。
在家庭少了二分之一稳定收入之后,“有时候生活比较紧张,参加了活动之后会有一笔钱,就稍微改善一下生活,之后又会紧张……在前期探索的过程中,经常会有这样的状况。别人不知道折纸如何谋生,其实我自己也不知道”。但无论生活如何不易,选择了折纸艺术的刘通再也没有动摇过。
一天,刘通看到网上一则新闻,提到世界上只剩最后一只名叫“苏丹”的雄性北部白犀牛之后,决定要创作和真实的白犀牛等大小的折纸犀牛,来呼吁大家关爱自然、保护野生动物。“那时,苏丹的年龄已经非常大了。一个大型陆地动物濒临灭绝,在以前会觉得是离我们很遥远的事情,当我了解到这是由于人类对于犀牛角的需求,导致了非法盗猎,有这样一种动物就要永远地离开我们,而我们的后代只能通过照片、展品来认识它们,我觉得这是非常令人痛心的。艺术家就要靠艺术品来发声。”
辗转联系了多家国内外的生产厂家,刘通得以从澳大利亚海运了符合要求的纸张。历时3个月,这张64平方米的纸,经过反复折叠,在刘通做了上百个蹲起之后,终于完成。刘通笑道:“这也是个体力活。”
作品《最后一只北部白犀牛》被收录在美国折纸协会年刊上,而苏丹的故事和作品的理念也得到了众多爱心人士的支持。2016年10月,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TRAFFIC)的支持下,刘通艺术作品巡展在匈牙利文化中心正式启动。启动仪式上,《最后一只北部白犀牛》展出。刘通在发言中讲述了北部白犀牛的现状,呼吁大家拒绝使用野生物制品,保护濒临灭绝的生命。巡展期间,各使馆中心围绕保护野生动物这一主题,举办了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介绍欧洲各国的特有野生动物,呼吁人们增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
令人悲伤的是,今年3月,苏丹永远地离开了地球,不过它以折纸犀牛的方式长久地留了下来。对于保护大自然,虽任重道远,但刘通已经冲锋在前,“我们没有办法去和非法盗猎者搏斗,但我们可以呼吁不买野生物制品。每个人都做到力所能及的小事、善事,积少成多,整个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无论是自己钟爱的设计作品,还是既定的主题,刘通总是力求突破,燃尽自己。在今年苏州诚品书店《小王子》75周年纪念展当中,刘通从原著中精心挑选并折纸还原了6个场景,浪漫而高还原度的现场呈现令原作者的后人意外而惊喜,更为大众带来了感动与温情。每个作品的不同角度、行进的路线、灯光的设置、周围的搭配……刘通都严格把关、精益求精。许多观众慕名而来,他们或沉浸在6600朵玫瑰花海,或陪小王子品味那44场日落余晖……
平常生活中,刘通非常随和简单,但在工作时,他的严苛与完美主义,工作室的成员都有目共睹。团队小伙伴会把刘通常说的一句话作为手机屏保——“因为无法做成一件大事,那么就做好一件小事”,每一次的作品展出,无论再辛苦,彼此都会风雨同舟。接下来,由于折纸具有很好的互动性,刘通将投入精力到科普教育当中去,在不断探寻折纸艺术生命力的同时,做更多有益于大众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