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梅
摘 要:大豆在临湘是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7万亩左右,每667m2产量在130公斤左右,年产大豆910万公斤,创产值2100多万元。年加工大豆600万公斤,创产值创产值3000万元以上。
关键词:大豆;生产;加工;效益
一、基本情况
臨湘地处湖南北大门,107国道、京广铁路、京珠高速贯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境内山区、丘陵区、湖区约各占三分之一,自然资源丰富,全市耕地面积43万亩,其中水田32万亩,旱地11万亩,总人口5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万人。是一个盛产粮、棉、油、茶的农业市。
二、大豆生产加工现状
1.大豆生产现状
大豆是我市仅次于水稻的粮食作物,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常年播种面积7万亩左右,总产910万公斤,年产值2100多万元。主要栽培制度有:(1)旱地两年三熟,即大豆 — 蚕豌豆(大小麦)— 红薯,每667m2产量为:大豆110公斤、蚕豌豆90公斤、红薯1300公斤;(2)水田一年两熟,即大豆 —晚稻。每667m2产量为:大豆150公斤、晚稻480公斤。
2.大豆加工现状
全市有中小型加工企业201家,从业人员21000人,年加工大豆600万公斤左右,创产值约3000万元。加工品种有:豆腐、腐乳、豆豉、香干、豆瓣酱、豆浆、豆渣、臭豆腐、腐竹、蛋白肉等十多个品种。其中“八味”豆制品厂生产的“八味豆豉”获第一届全国食品 览会银质奖,“好味”酱菜厂生产的香辣腐乳、五香酱干、风味豆瓣酱获湖南省第二届食品 览会银质奖。
三、提高大豆生产和加工效益的途径
1.大力推广大豆规范化栽培技术
90年代以前,临湘大豆平均亩产在100公斤左右,90年代末达到120多公斤,水田大豆亩产在150公斤以上,高产示范片亩产超过了175公斤。因此,大力推广大豆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是提高大豆生产效益的关键。
(1)抓一播全苗。影响大豆一播全苗的主要因素是:种子质量、播种深度和气候因素。因此,采取精选种子、精细整地、浅播匀播和适时播种是保证一播全苗的关键。确定播种期为3月25日至4月5日,用土杂灰肥盖种,盖种厚度不超过1cm,用土杂沟泥肥盖种时,应将杀虫剂拌入盖籽肥中或用好安威拌种剂拌种后再播种,防止地老虎和鼠雀为害。
(2)合理密植。我市农民种植大豆的习惯是大窝稀植,即株行距30x40cm以上,每窝6—10苗,个体和群体的发育都不好,这是以往我市大豆产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采用小窝密植,即株行距20x30 cm,水田大豆每窝2 — 3 株,旱地大豆每窝3 — 4株,我们2015年的试验证明,一般可增产15%以上。
(3)推广钼肥拌种和始花期喷施多效唑技术。在大豆始花期喷施100ppm的多效唑,对控制大豆旺长,提高结实率和有效数的良好效果。
2.不断选择应用高产良种
近十多年来,我市原种场一直是省作物所的大豆品比试验点,这给我们选择推广大豆良种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八十年代我市主要推广湘春豆10号,九十年代主要推广湘春豆13号,近两年推广湘春豆19号。良种的应用对提高大豆单产起了重要作用。
3.深入改革大豆耕作模式
我市大豆以往都在旱地种植,耕作制度为大豆—冬粮—红薯两年三熟制,效益一般较低。八十年代初,我们开始探索在水田种植大豆,实行大豆—晚稻耕作模式。目前该模式应用面积每年达到3万亩左右,亩产大豆一般为150公斤,晚稻为450公斤,比种双季稻亩增效益100元左右。在推广豆—稻耕作制的同时,我们又改大豆净作为大豆与玉米间作:梯地每梯内侧种一行玉米,其余种大豆;平地和水田按2、1米开厢,沟两面三刀边各种一行玉米,厢中间种4行大豆。这种间作模式,每亩可增加产值100—150元以上。
4.重视小中型大豆加工企业的发展
大豆生产综合效益的提高必须以产品的加工转化为前提。我市各级非常重视大豆加工企业的发展,采取的是扶持、优惠、分散策略,即在资金上扶持,在税费上支持,以发展中小型企业为主,分散经营,充分利用了人才优势、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
5.着眼以多取胜,以小见大
目前,我市小中型大豆加工企业有200多个,其中有年产500吨的“八味”豆豉厂,年产100吨的“清泉”豆制品厂、“桃源”豆制品厂、也有年产10吨的以下的酱干厂、豆浆厂、蛋白肉厂等。有集体企业、乡办企业,大部分还是个体企业。由于企业规模较小,经营灵活、管理费用低,效益普遍较好,同时又没有给国家和政府带来负担。我市小中型大豆加工企业,实际起到了龙头企业的同等作用,年加工能力达到了5000吨以上,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大豆的发展和产品转化。
6.坚持政府帮助,税费优惠
政府在对待大豆加工企业上,一是帮助其进行市场调查和决策,帮助其建基地保原料供应。如占桥镇的“八味”豆豉厂是以黑豆为原料,镇政府就将黑大豆的生产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工作来抓,定任务、定责任、定产量,保证每年供应原料500吨以上。二是政府不向企业摊派任何杂费,在税收上给予优惠,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7.注意产品质量,争创名牌
占桥“八味”豆豉厂1985年建厂,1988年获得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银质奖。1999年镇政府通过企业局从岳阳市争得项目经费10万元,投入该厂进行扩建改造。目前该厂除“八味”豆豉外,还开发了“老干妈”、“乡巴佬”、“俏妹子”、“桥牌酱油”等系列产品。企业固定资产已有300多成婚元,且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销网络,产品销往湖南、湖北、广东、江西、安徽、新疆等地并在广东、深圳、武汉等地设有直销窗口。“好味牌”酱菜厂生产的香辣腐乳、五香酱干、香辣毛毛鱼、风味豆瓣酱、精制剁辣椒、红油榨菜丝、红油什锦菜、甜酸荞头等列酱菜,2000年荣获湖南省第二届农博会银奖,其中红油榨菜丝2001年荣获湖南省第三届农博会金奖,素有“久吃龙肝不知味,谗涎只有好酱菜”的美誉,产品畅销于武汉、长沙等大中城市的各大宾馆、超市、学校。产品质量的提高,品牌效应的扩大,为我市豆制品的外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8.重视个体贩运户在产品流通中的作用
我市的大豆产品除自已消化,本地企业收购以外,其余产品全部是经个体贩运户收购外销,经常出现个体户抢购大豆和现象。这支队伍的兴旺壮大,解决了我市发展大豆生产的后顾之忧,活跃了农村经济。我市各级非常重视这支队伍的作用,尽力给予帮助和支持。目前,活跃在我市乡村的大豆个体风云户约80来户,每个年收购外销大豆3000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