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周国平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他将哲学思想大量运用到文学创作中,使作品富含哲理,耐人寻味。不仅是用文学语言来描绘哲学思想,在作品的语言风格上,同样独具一格。对周国平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内容,以及作品中所运用的写作手法与文章的语言风格,都是我们所要研究的重点。只有将作者的思想读懂,才会更有利于我们对其作品进行深入研究,获得文章中所蕴含的财富。
关键词:哲理;美学;周国平;解读
作者简介:崔森林(1980-),男,汉族,山西长治人,四川民族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7-0-02
一、引言
周国平,上海人,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毕业,出版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等,也是我国哲学界最早研究尼采的学者。对于他的评价,有人说,在中国当地哲学家中,他是最会写散文的一个,写的散文最好;也是当代散文家中,最懂哲学的人,所以他的散文中蕴含丰富的哲理,将哲学思想融入其中。
二、周国平散文中所蕴含的哲理思想
周国平的散文,都说读后感觉很严肃,并没有那种嬉笑怒骂之感,这主要是因为他的散文题材就很严肃。有些散文家多是咏物、写景、抒情,而他的散文大多是对生命的探索,是对人性的批判,还有对宇宙那浩瀚无边的思考,所以他的散文中蕴含哲理丰富。
(一)对生命的认知与探索
并不是每个作家都会从生命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大部分都受环境所影响,去探索最常见的事物,而真正能够摆脱这平凡生活的束缚,去探索整个人类和世界的,除了周国平,真的没有几个。受他自身哲学思维所影响,他习惯从哲学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他没有去感慨生活,却独自去体会孤独,去思考人生,他的大多数作品,基本都是对人生的感悟,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在他的创作中,大多都是哀叹生命的短暂,感叹宇宙之浩渺,他的所有作品基本都是围绕这一主题。在他看来,人们穷此一生所追求的名利、金钱、爱情,其实都是过眼云烟,人们所有的欢乐和痛苦,都是建立在“一次生命”这个基础上,每个人生命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只有一次,如何去渡过这一生,怎么样才有意义,又过得精彩 ,不得不去思考。他就是已经认准这个问题,才在此前提下,开始了对生命的探寻,来找出真正的方向。
不仅是生命,对于死亡,周国平也是一样热衷对其思考。在他看来,每个人都难免一死,无论如何也不可避免,所以从古至今都在寻找长生不老之法,但是自然规律如此,即时不想去死,也无可奈何,只能去接受。他也坦然接受了死亡,只是跟普通作家相比,他并没有承认死是一件合理的事,他只是要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他想向人们展示一下,如果永生是存在的,人们会失去些什么。最终他发现,如果人不会死,可能就没有爱恨情仇,可能就不会有快了,也不会有痛苦,总之,如果没有死亡,生就缺少了意义。也的确如此,所有欢乐和美好的东西,都是因为那短暂的拥有,才显得弥足珍贵,如果永生一直伴随我们,那可能人生就失去了快乐的意义。
(二)追求淡泊宁静的人生态度
周国平以自身生活体验,来品味着人生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他在他的作品中诉说心中的苦闷,诉说自己的人生追求,展现自己淡泊宁静的人生态度。他不为利所诱惑,也不凭自身冲动去做事,完全是凭自身的真实想法去度过人生 。他认为人生既不应该去无谓的奉献,也不应该一味的 占有,这两者都是不完整的,真正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只有创造才是一切真情实感的源泉。
正是有如此的人生态度,使得他能一直保持初心,拒绝一切外界的诱惑,不受其所影响。自己在书中也写到,“我有自知之明,知道我非其材……只宜继续做一个书呆子和穷书生”(《平静的心》),有如此的心胸和气魄,怎能不让人敬佩。不仅是态度如此,在实际生活中,他确是与孤独相伴,躲避尘世的喧嚣,他带着自己的情感,来到田野郊外,将自身融入到 大自然中,怡然自得。他不认为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也不会感到空虚,读书、写作、怀念等等,都是很有意义的事,他将自己投入其中,使自己内心依然很充实。所以他一切回归平凡,他向往那简单的生活,喜欢安静不被人打扰,在他感觉,生活应该回归淳朴。他在这所表现的,是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反感人们去追名逐利,喜欢过安静自得的生活。
(三)对现代人思想的否定以及痛苦之情
周国平认为,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世界已经崩塌,人们日益平庸,缺少精神上的追求,当今时代是一个没有信仰的時代。在现实中,如今的商业化社会,已经使人们沉浸在物欲横流之中无法自拔 ,在金钱与名利中道出了现实的危机,这种精神状态深深笼罩着人们的生活,他要努力去对抗这种现象,所以他拿起笔,用自己的语言作为利器,告诉人们何为真理,让自己在这浑浊的世界中,留下一丝光明,以此来维护自己的精神世界,保证它不被外界的邪恶思想所侵蚀。
看到当前人们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周国平的内心是痛苦的,他对人们当前精神生活持完全否定态度,感到无奈。但是他并没有真的将自身情感抒发其中,他虽然感到痛苦,但是并没有像张承志那样去愤臂疾呼,让人们从这丑恶的现实中解脱出来。他只是守好自己的精神世界,不被外部世界所打扰,比起去拯救世人,他更想让人们自己能够醒悟过来,自己来完成自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此同时,艺术也可以用来填补人们空虚的心灵,虽然并不是所有人都管用,但是总归是有些好处。
三、周国平散文语言风格因素
周国平的散文多是表达对生活的感悟,所围绕的基本都是哲学问题,大部分是对生命的探讨,什么是人生真正的意义,人的灵魂归往何处。在他的散文,表达方式比较突出,风格独特,将哲学问题跟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把他自己所经历的写出来,以散文的形式来整体表现。
周国平自身就是研究哲学的,这就让其他作家跟他想比,少了这种带有哲理色彩的语言。他的作品中含有大量抽象词,哲学意味浓重。在他作品的语言中,所用语言十分准确,所使用的格言式语的语句比较多,每句都很严谨,所用语句之间有很强的逻辑性。不仅如此,在他的作品中,他还大量使用较长的语句,也喜欢多用关联词语,使得语言整体风格简洁明了,让读者读的更加明白。
(一)散文所使用的句法风格
在周国平的哲理散文中,对于复句的是很常见的,其中被大量运用的是假设复句、因果复句和条件复句这三种。这些复句的广泛使用,不仅使得文章的逻辑性更强,还使得他在文章中不论议论还是叙述,所有的内容都更加清楚明了,从这也能看出很好的哲学功底,思想也十分理性,思维十分敏锐。
在周国平的哲理散文中,不仅是复句,他还将大量插入语运用其中。这些插入语,能够将作者严谨的思维完全呈现出来,也拥有强烈的思辨化色彩。这些插入语的大量使用,也可以使句子的含义更加强烈,使语言的表现力得到增强,在上下问 中衔接的恰到好处,使得整个文章浑然一体,对于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具有更好的表现作用。
(二)散文所使用的词汇风格
在周国平的哲理散文中,在词汇方面,对人们心理冲击强的词语,被他大量运用,例如“死亡”、“灵魂”等,这些词语虽然抽象,让人看不到摸不着,但让人读后心里总有莫名感伤,就因如此,所以他的文章哲学意味浓重。其他作家也会使用这些词语,但是大部分只是对一件具体事件的描绘,或是对一次心理体会的感悟,但是周国平却不是如此,他的文章通篇都是如此震撼人心灵的词语,他是用自己额思想和灵魂在创作,自身特点明显,思辨化色彩强烈。
在他作品中还有大量的警句格言,这也跟作者的哲学素养有关,他平时的时间多是思考人生,这些语言浓缩了很多的哲理,发人深省。这些警句格言简短有力,穿插于文章其中,也是文章的点睛之笔,使文章内涵更加丰富,也更加加深了文章的哲理性色彩。
结语:
周国平的创作,已超脱世间,告诉人们应有的精神状态,应当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被功利与金钱蒙蔽了双眼,应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这世界,以宽容之心看待这时间美丑,使自身达到最高的境界。
参考文献:
[1]莫函蓓,黄政凯.新媒体环境下周国平散文写作的语言风格探究[J].纳税,2017(12):120-121.
[2]吴狄.谈周国平散文的美学特征[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5):81.
[3]王晴.周國平的文化思考[J].理论观察,2016(09):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