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日本、德国特约记者 孙秀萍青木 本报记者张雪婷
12月前后,是不少留学生开始大采购“囤年货”的时候。美国的“黑色星期五”、日本年前“福袋”、欧洲的圣诞市场,都是在商场大降价挖到宝的好机会。和中国的网店“双十一”不同,许多在国外的学生还会通宵排队、现场抢货,买的东西除了奢侈品外,更多的是日用品或眼馋了一年的小家电。近日,一些中国留学生对《环球时报》记者讲述了他们年前在留学国狂购的有趣经历:“不是为了过奢侈的生活,只是给自己的小屋增添一些新年的气息。”
11月底的感恩节让北美的中国留学生在期末之前得到一个喘息的机会,除了休息或旅游,“黑五”也让大家的钱包在假期有些“瘪”。
小姜是一名在纽约读研的学生,虽然在网络购物发达之后,不少品牌、百货公司,以及电商都会在网站上开启折扣购物,但她认为,“黑五”的乐趣仍在于排长队抢购特价商品。“这类需要排队抢购的东西,往往比网上更优惠,甚至有一些只能在实体店买到。”
对于留学生来说,“黑五”是帮忙给国内亲朋好友代购、给父母挑选新年礼物,又是给自己添新衣服、新家具的好时候。“电器类产品在‘黑五的折扣最为显著,好多人排上整夜的队”,小姜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像我们留学生,一般用的电器都是二手的,有时候质量也不是很好,这时候就会跑到百货商店抢一个小电视或者小冰柜,拿回来有种搬了新家的新鲜感”。
日本年末的“福袋”全球知名。经济实惠的“福袋”,不仅可以带来很多惊喜,还能讨个吉利,寻个好彩头。对于并不富裕的留学生来说,买个“福袋”不仅让年味儿充盈,还能节约钱财,买些平时贵得不敢买的东西。
“福袋”本来是日本新年第一天开张促销的手段,具有贺新年的意思。据说日本“福袋”起源于江户时期,位于日本桥的服装店“越后屋”在冬季促销期间,把一年间裁减剩余的布料装在一个袋子里,仅以1日元的价格销售,结果大获好评。之后,其他店家也纷纷效仿,并从都会传播到民间。“福袋”里的东西也从剩余布料演变成其他商品。通常一家店的“福袋”会如此设计:例如,该“福袋”中装有价值1万日元的商品,并以1000日元的价格销售,里面全部为同一类商品(比如毛衣、护肤品、游戏光盘、某某牌零食等分类),但不会说具体装的是什么,让顾客以优惠的价格买到“福袋”,在拆包的时候也能享受惊喜的感觉。
目前“福袋”已经成为日本年末年初必不可少的风景,是过年喜庆的象征。一年一度的盛事,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福袋”的里面也随之更加丰富。为了让消费者竞相购买,店家都变着法子吸引眼球。东京、大阪等大城市的知名大型百货商店里,电器店的“福袋”不仅限量,性价比也高得出奇,可能以几千日元的价格就能买到一台高级单反相机,所以,常常深夜就有人排队。
日本的留学生小方刚刚在东京上学一年,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经前辈的经验传授,他和同学会事先收集好各个商店的“福袋情报”,如开卖时间、限定数量等,为自己添置一个平时舍不得买的“大件”,可能是一台质量很高的电视机,也可能是一直想要的音响。名牌首饰店的“福袋”也是不能放过的“肥肉”,如果运气好,往往可以用1万日元,买回价值4到5万日元的商品。食品“福袋”更不容错过。小宋平时喜欢咖啡,所以他专门挑选知名咖啡店的“福袋”,不仅省钱实惠,还能尝到平时自己没尝试过的口味,开袋的瞬间就会感到无比惊喜。
欧洲圣诞季是一年中最大的购物节,从每年的11月就开始,一直延续到年底。近年来“双十一”也开始在欧洲流行,成为圣诞购物季的“第一战”,
接着是从美国流入的“黑五”和“网络星期一”,然后是圣诞甩卖高潮,新年后又是一波换季大促销。
在柏林洪堡大学就读的小杨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很多留学生都会在圣诞购物季把列了一年的“心愿清单”给“清空”,如食品、服装、小家电、文具、书籍、旅游用品等。在圣诞季抢购,至少可以便宜1/4以上。许多留学生还积累了不少购物经验,在每个节日中有所侧重——“双十一”电器比较便宜,如手机、小彩电和小冰箱等。“黑五”则是品牌店的大优惠,所有商品几乎都会有20%到50%的折扣,大家的重点就放在服装和奢侈品上。圣诞甩卖时,学生主要就买些食品和准备带回国的纪念品。此外,在圣诞季购买回国机票也异常便宜,因为中国春节期间刚好是欧洲的旅游淡季,又恰巧遇到圣诞,折上加折。
留学生远在他乡,很多人虽然不能过上在家一样无忧无虑的生活,但也能聪明地运用“购物头脑”,给自己的日常环境添加一些新物件和装饰,让便宜的小租屋焕然一新。配合着年底大扫除,也是为迎接新的一年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