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李俊,潘安大,Jing Shi,陈 猛
(1.重庆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重庆 400054;2.辛辛那提大学 机械与材料科学学院, 辛辛那提 45242)
目前,受到市场需求的波动、新技术的引入以及加工过程中工况复杂多样,使得数控机床能耗特性变得更加复杂。针对此现象,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机床能耗进行了研究。文献[1]从普通机床机械加工入手对其过程中的功率传递和分配、能量来源和消耗、加工路径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普通机床能耗的物理模型。文献[2]提出表征机床自身能量效率的机床固有能量效率新概念,并基于虚拟工件法,实现机床固有能量效率评价,提升了机床使用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综合能量效率。文献[3]详细研究了机床加工过程中伺服驱动、主轴传动、液压以及冷却润滑等系统运作所产生的电能消耗。文献[4]基于数据驱动,建立了数控机床实时分布式反馈控制策略,识别和预测节能机会,提高了当前系统的预测性能、整体利润和能源效率。文献[5]采用BP神经网络建立数控机床能耗模型,运用遗传算法对切削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达到简化传统经验公式计算过程和降低能耗的目的。上述研究,机床能耗建模方法大多基于机床加工物理原理,需要大量的物理参数,这些参数通常难以计算或估计;同时,在面对多变的加工环境下,需要处理大量多样的数据,导致建模困难、能耗预测不及时,出现严重的分析和优化决策滞后的现象。
高斯过程回归(gaussian process regression,GPR)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基于贝叶斯框架的一种机器学习回归方法,有着严格的统计学习理论基础,对处理高维数、小样本、非线性等复杂建模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和泛化能力,同时能够提供一套完整的理论、量化预测值的不确定性、预测输出的可靠性判断,以及能够以增量的方式更新回归模型的能力等特点[6],近几年逐步得到国内学者的重视,在许多领域得到了成功应用。
目前数控机床能耗预测的研究主要采用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方法,相比于GPR具有容易实现、模型适应性、泛化能力好以及超参数自适应获取等优点[6]。因此,采用高斯过程回归建立数控机床能耗预测模型,以此降低模型的复杂度,实现实时的能耗预测,同时对能耗建模、优化研究以及降低工业能耗、实现绿色生产等提供一种方法。
数控机床能耗特性、影响因素是数控机床能耗建模、预测及优化的基础。从系统层面来看,数控机床各部件的能耗特点可分为两类:加工动力系统能耗源和辅助系统能耗源。加工系统的能量主要用于工件切削加工,可进一步分为主传动和进给传动能耗系统,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划分到每个能耗部件上;液压系统、润滑冷却系统、辅助控制系统、照明指示系统等的能耗与数控机床加工动力系统能耗相对独立,统称为辅助系统。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数控机床能耗系统构成框架
上述分析中数控机床能量源众多,能耗形式复杂多样,最终作用于切削加工;在切削区域,工件切削层发生塑性变形主要受到切削力、切削热、切削温度、刀具角度、加工材料等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其中切削力决定着切削热的产生,并影响刀具的磨损和已加工表面的质量[7]。此外,根据切削力Fc经验公式、切削功率Pc公式,本文选取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作为数控机床切削能耗预测模型的输入变量。
Fc=CFcapxFcfyFcKFc
(1)
Pc=Fcvc10-3
(2)
式中:CFc为工件材料、切削条件所决定的系数;xFc、yFc为指数常数;KFc为实际与经验切削力不符时,各种因素对切削力的修正系数之积。
高斯过程具有严格的统计学习理论基础,性质完全由它的均值函数m(x)和协方差函数k(x,x′)确定,公式如下:
f(x)~GP(m(x)),k(x,x′))
(3)
其中x,x′∈Rl为任意随机变量。
(4)
由式(4)推导出观测y和预测值y*的联合先验分布:
(5)
式中:K(X,X)为n×n阶对称正定协方差矩阵;K(X,x*)为测试点x*与训练集X中各输入点的n×1阶协方差矩阵;k(x*,x*)为测试点x*自身的协方差矩阵;In为n阶单位矩阵。
根据贝叶斯后验概率公式,推导出预测值y*的后验分布
(6)
式中:
(7)
cov(y*)=k(x*,x*)-K(x*,X)K(X,x*)×
(8)
考虑目标函数的特征以及能量消耗的变化呈平稳性[8],本文选择自动相关性测性型核函数,即平方指数核函数,公式如下:
(9)
对于超参数最优解的求取,一般通过对训练样本条件概率负对数似然函数L(θ)=-logp(y|X,θ)的超参数θ求偏导,采用共轭梯度法对偏导数进行最小化求解获得。求得到超参数最优解,再利用式(7)和(8),则可得到测试点x*对应y*及其方差σy*。
高斯过程回归超参数集θ对预测结果影响很大,当前最优参数常采用共轭梯度算法来确定,但共轭梯度法存在优化效果过于依赖初始值、迭代次数难定以及难以获得全局最优解等缺陷,不能建立整体性能最优的预测模型。针对上述问题,在最优超参数求解过程中,引入DE算法。
差分进化算法(differential evolution,简称DE),具有收敛快、控制参数少、优化结果稳健等优点。其流程如下:
1) 初始化种群
随机产生初始化种群:
X={xi(0)=[xi1,xi2,…,xiD]}
xij=aj+rand×(bj-aj)
i=1,2,…,NP
j=1,2,…,D
(10)
2) 变异操作
从第g代种群中随机抽取3个不同的个体xr(g)、xs(g)、xt(g),对种群中的每个个体xi(g)进行如下变异操作,产生新的个体:
ui(g+1)=xr(g)+F·(xs(g)+xt(g))
(11)
式中,F∈[0,1]为缩放因子。
3) 交叉操作
对第g代种群X(g)中的每个向量xi(g)与其进行变异操作后得到的新个体ui(g+1)进行交叉操作,产生第g+1代的个体vi(g+1)。为了能够充分利用各代种群间的信息,本文采用二项交叉方式。
(12)
式中:CR为交叉概率,取值范围(0,1);jrand为随机整数,取值范围区间[1,D]。
最后,对vij(g+1)的有效性进行判断,若满足则保留。公式如下:
vij(g+1)=
(13)
4) 选择操作
DE算法选择进入g+1代种群中的个体,采用贪婪策略,即根据目标函数值的大小来选择:
(14)
5) 终止条件
如果迭代次数g超过最大迭代次数或者求解精度达到要求时,则停止搜索;否则,对种群再次进行变异、交叉和选择操作,直到满足条件为止。
基于Matlab平台,采用DE算法对样本训练过程的GPR进行最优超参数自动搜索,形成差分进化—高斯过程回归模型(DE-GPR),流程如图2所示。该预测框架步骤如下:
步骤1 将样本随机分为学习样本和测试样本。
步骤2 确定DE进化模式和初始化控制参数。本文采取DE/rand/1/bin进化模式、交叉概率CR=0.2、种群数量Np=30、变异算子中缩放因子F=0.8、进化次数200。
步骤3 DE-GPR模型读入学习样本、测试样本以及GPR模型超参数种群;对模型进行训练,获得预测能力之后,再对预测样本进行预测。
步骤4 根据DE算法适应度函数计算每个个体的适应度。这里适应度函数为:
(15)
式中:f(xi)为第i个测试样本的预测值;yi为第i个测试样本的样本值;M为测试样本个数。
步骤5 判断迭代次数g是否达到最大值。如达到,则算法结束,返回当前适应度最高的个体;反之,进入下一循环。
步骤6 进行变异、交叉和选择操作,得到适应度较高的个体,形成与初代种群相同规模的新一代种群,计数器g=g+1;进入步骤3。
步骤7 重复步骤3~6,当迭代次数达到最大值时,算法结束,返回GPR模型最优超参数,并确定GPR模型。
图2 DE-GPR预测流程
本文机床选用CKA6136P数控机床,主轴转速32~2 000 r/min、功率4.5 kW;加工工件材料40Cr、长50 mm、直径40 mm;切削速度vc、进给量f、背吃刀量ap作为模型的输入变量;为了更加准确地反映数控机床切削加工过程中的能耗,采用比能(specific energy consumption,SEC)作为能耗数控机床能耗模型的输出变量,公式如下
(16)
式中:E为加工能耗;V为去除材料体积。
根据CKA6136P数控机床主要参数,设定主轴转速、进给速度,通过机床倍率参数来改变数值;切削深度在0.5~2 mm进行逐级变化,编写数控程序进行循环执行;切削速度根据实际的工件直径与主轴转速计算得出;在机床总电源处获取总电压和总电流,并记录完成每道工序的时间,以此计算出每道工序的加工能耗;记录每道工序加工前后的工件半径,结合该道工序的进给量得到去除材料的体积。经整理,部分数据见表1。
为了验证DE-GPR模型的预测结果的有效性与可行性,使用传统共轭梯度方法计算超参数的GPR模型,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模型作为对比;采用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和平均相对百分比误差( Average Relative Percentage Error,MPAE)作为模型性能的评价指标,公式如下:
(17)
(18)
表1 部分实验数据
采用DE-GPR方法建立数控机床能耗预测模型,基于Matlab2016b编程实现模型仿真验证和对比,在运行平台Windows10、Interi5 CPU2.6 GHz、4GB RAM上对模型进行实验。BP、GPR、DE-GPR模型的预测结果和预测误差变化曲线分别如图3、4所示。
图3 BPNN、GPR、DE-GPR模型预测结果
图4 BPNN、GPR、DE-GPR模型预测误差变化曲线
从图3可以看出:在对小样本能耗数据进行处理时,相比BPNN,GPR、DE-GPR对能耗的变化能够很好地跟踪预测值,与实际值比较接近。从图4中可以看出:GPR 、DE-GPR预测误差波动范围相比于BP小,预测更加精确、稳定。
BPNN、GPR、DE-GPR的预测结果和误差见表2、3。对预测误差表3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 与BPNN模型相比,在小样本数据条件下,采用GPR、DE-GPR模型的预测精度有所提高、预测误差有所下降。这表明在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采用GPR建模的能耗预测效果比采用BP神经网络更好。
2) 相比GPR模型,DE-GPR模型采用了DE算法对GRP超参数进行了优化,获得了全局最优解,克服了采用共轭梯度法对初始值敏感、易限入局部最优解的缺陷,使其预测误差有所下降。
表2 GPR、BPNN、DE-GPR模型预测结果对比
表3 GPR、BPNN、DE-GPR模型的误差对比
采用高斯过程回归方法建立数控机床预测模型取得了以下成果:
1) 降低建立数控机床预测模型复杂性,实现及时的能耗预测;
2) 引入差分进化算法对所建的数控机床预测模型进行优化,提高了预测的精度,并通过实验仿真,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3) 为数控机床的能耗建模、预测、节能优化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同时也为解决工业能耗、实现绿色生产等实际问题建立基础。
目前,本文所采用的数控机床能耗预测模型,只从工艺参数与能耗关系的角度出发,未能更加全面精确地预测机床能耗。在未来,计划进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以提高能耗预测模型的稳健性和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