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动画电影在进入新世纪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我国动画电影自诞生以来,经历数代中国动画电影人的耕耘,利用民族的视听艺术与思想内涵在国际上掀起一股“中国学派”的风暴。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动画电影呈现出新的美学与文化色彩,打造出新的动画电影风向标。
关键词:动画电影 影视美学 文化建构
一、回顾——新世纪前的动画电影艺术风格
上个世纪20年代,万氏兄弟创作的《大闹画室》揭开了中国动画电影的序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动画电影进入一个快速成长期,在5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一大批优秀的包含水墨、剪纸、皮影等动画元素的美术片诞生。“这些动画电影继承了中国传统美术风格的单纯性,表现手法的写意性和故事情节上的思想性,使得中国动画电影独具中国传统艺术特色和美感特征。” [1]
进入90年代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优秀电影流入,强烈冲击了中国动画电影的地位,促使中国动画电影人反思与创新。“动画电影人应该立足时代需求,关注大众的审美需求,客观、理性地分析不同群体的审美差异,深入挖掘动画审美的现象与规律,这样才能创造出观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产品”。[2]
二、着眼——新世纪动画电影的新景观
(一)切合全年龄段的类型转变
动画电影作为电影的一个独特分类,应着眼于电影广阔的表现空间,其视线不应局限于未成年人,而要以更高的制作水准与文化内核面向全体受众。低龄的少年儿童要满足其对于视觉的冲击力与符合心理年龄认知的故事,同时要具有一定的教化意义,成年人则要在虚拟的时空场景中寻求超越现实叙事语言的情感物语。
進入新世纪后,中国动画电影不单以教化意义为出发点,而是向两个方面发展:一方面是“合家欢”式电影,如《摇滚藏獒》等影片;一方面是《大圣归来》等成人动画。但“合家欢”的影片占据主流位置。“合家欢”的观念最早是在1995年由皮克斯提出的,“合家欢”简单来说即老少咸宜。它必须考虑儿童观众和成人观众的双重视角, 既要满足儿童受众的心理特征和审美需求, 又要满足成人观众的观影需求。[3]合家欢影片混合了大部分类型片的元素:个人成长与奋斗,正义与邪恶,家庭观念,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符合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普遍价值观念。
(二)后现代主义影响下中国动画电影的建构
后现代主义自上个世纪20年代出现后,其影响力一直持续到现在。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动画电影不再过于强调其电影的创造形式,而是采用“拼接”“戏说”的方式来产生一种新的审美与观影体验。
后现代主义一个基本特征是解构传统影片的符号体系,使之元素独立,拼贴成独立的影视语言体系。2011年上映的电影《魁拔》立足于中国文化,却创造出另一层影像信息。人物形象取材于中国古典,加以日式的动画写意,融合好莱坞的叙事建构出新的影视风格。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动画电影并不完全遵循电影作为一种文化独立体的概念,它不仅依赖故事,还有对精神文化产品的“解释”。如《赛尔号大电影》等一系列动画游戏电影,皆是对电子游戏的改编,本质上是电子游戏类产品的延伸,对游戏的改编使得电影具有一种“戏说”的模式,不少游戏剧情可以在影片中找到。“对熟悉桥段的借鉴可以迎合大众消费者的喜好,也是针对消费时代一个有效的营销。”[4]这类电影美学价值不高,但作为一种风格的开拓者,依然值得我们思考。
(三)民族美学与文化的再思考
上个世纪中国动画人以“中国学派”在国际上赢得了巨大声誉。在进入新世纪后,中国动画电影吸收西方动画电影的制作理念与叙事语言后,使得中国动画电影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动画电影的“民族性”不能仅仅借助物像化的民族符号,而应化“柔”为“钢”,将民族性深深烙在电影的文化当中。
以美国电影《花木兰》为例,影片保留了花木兰的外在形象,影片的文化则替换为西方“自我意识的觉醒”,但这依然无妨中国观众对其的喜爱。由此可见,外在的美学与成熟的故事核心缺一不可。近几年的中国动画电影迅猛发展,进步是巨大的。《风雨咒》二次建构“侠”文化,《大护法》发掘思想觉醒与反抗,《大圣归来》对于自我身份认同的关怀。这些动画电影故事内核立足于中国思想,与中国传统美学融合:中国画的写意与透视,民族服饰之美,古典诗词的探寻,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等民族之美为新世纪中国动画电影注入了民族观,得到观众的认可。
三、展望——动画电影的康庄大道
中国动画电影在新世纪飞速发展,成为展示中华文化的一面镜子,在促进跨文化交流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动画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多种技术的支持,我国动画产业与发达国家依然存在差距。在积极学习国外动画经验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挖掘自身文化,展示中国文化与美学,这才是实现文化强国的根本。
参考文献:
[1]冯锐,戴园园.当代中国动画电影艺术的审美表现[J].扬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6).
[2]朱志荣.论中国美学话语体系的创新[J].探索与争鸣,2015(12).
[3]王素芳,曾庆江.论动画电影“合家欢”的创作路径[J].当代电影,2017(08).
[4]郭婧文.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电影风格与传播的转变[J].电影文学,2015(13).
(作者简介:王永瑞,男,贺州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广播电视编导)(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