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硬骨头 全力助推民族地区脱贫攻坚

2018-12-15 11:30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青年与社会 2018年23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云南省少数民族

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云南是一个集民族、边疆、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省份。2016年底,全省总人口4770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593万人,占总人口的33.4%;全省国土面积39.4万平方公里,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0.2%;有8个边境州市,25个边境县,边境线长达4060公里。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云南就有4个,涉及全省91个县(市区),其中64个是民族自治地方,22个是边境县,58个是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县,是全国扶贫开发的主战场。

截至2017年底,全省共有农村贫困人口33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有贫困人口165万人,占全省的49.7%。尤其是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贫困程度深,脱贫任务艰巨。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民族宗教工作部门秉承“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绝不让一个民族掉队,绝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的信念,以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为统领,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民族宗教工作的首要任务,统筹协调,积极有为,努力助推脱贫攻坚战略实施,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以规划为聚合点,努力补齐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短板

针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短板,省民族宗教委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制定专项发展规划,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编制实施了《云南省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规划(2016-2020年)》《云南省深入实施兴边富民工程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规划(2016-2020)》等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专项规划。同时还与省扶贫办、省交通运输厅、省教育厅等部门协调编制实施《云南省全面打赢直过民族脱贫攻坚战行动计划(2016—2020年)》《云南省“直过民族地区”沿边地区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设规划》《关于在云南直过民族聚居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工作方案》等规划方案,以规划为平台,聚合协调各方资源,不断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投入扶持力度,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增强发展动力、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等奠定坚实基础。

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为载体,示范带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脱贫发展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在第一轮示范创建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础上,2016年1月,印发了《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以“率先发展、全面小康”、“精准脱贫、跨越发展”和“突出特色、融合发展”三种类型,以创建10个示范县、102个示范乡镇、1200个示范村(特色村寨、社区)和1万户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户为载体,2016--2018年,安排民族专项资金20亿元,重点实施了10个示范县、100个示范乡镇、1000个示范村(示范社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同时,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户创建,推广实施村级产业发展互助资金等,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现精准脱贫、跨越发展树立示范和标杆,示范区建设已深入人心,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以特困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为重点,着力促进深度贫困地区跨越发展

直过民族、人口较少民族以及边境地区是脱贫攻坚的短板,按照因地制宜、因族举措、分类指导,一是会同省扶贫办扎实推进《云南省全面打赢直过民族脱贫攻坚战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实施,并根据部门职能职责,2016—2017年,投入资金3.5亿元,以精准扶贫、跨越发展为重点,加强对直过民族、人口较少民族以及边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安排6960万元,加大对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产业培育力度,促进群众稳步增收。每年安排2600万元,为全省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18.5万户77.1万人购买农房险和人身意外伤害险,并对人口较少民族高中、大学本科和大专院校学生发放助学补助。经过大力扶持,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聚居行政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2014年的70.27万人减少到50.43万人,其中,9个直过民族聚居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2014年的18.73万户66.75万人减少到13.02万户45.92万人。

以促进沿边民族地区发展为亮点,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牵头实施《云南省深入实施兴边富民工程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重点对25个边境县110个沿边乡镇373个沿边行政村和21个边境农场进行综合扶持,截止2017年年底,省级累计投入资金达84.6亿元,有力推进抗震安居、产业培育壮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村寨环境整治、劳动者素质提高等六大工程31个子工程建设。经过大力扶持,沿边373个行政村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31.2%下降到2017年的17.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027元,年均增长15.8%;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整体提高。边境一线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提振了扎根边境、勤劳致富的信心,进一步增强了守土固边的责任感和自豪感,成为深受各族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同时,为缓解边境一线群众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等突出问题,从2017年开始对沿边373个行政村内各族群众,不分民族和年龄,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为他们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沿边82.1万群众多一层保障,有力阻断因灾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以特色村镇建设为切入点,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

按照国家民委要求,为积极探索民族地区通过开发少数民族文化优势,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发展、促进旅游产品供给、拓宽少数民族群众增收渠道。2009-2016年,共安排财政资金8.5亿元,整合部门资金及带动社会投资超过35亿元,建设了561个民族特色村寨,并启动了15个民族特色乡镇建设。目前正在实施《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规划(2016-2020)》,投入4.5亿元,主要以“保护改造特色民居、发展特色产业、改善人居环境、传承特色文化、促进团结进步”为重點,建设300个民族特色村和30个民族特色集镇,促进民族特色民居得到保护和改造,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村镇公共服务水平和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提升,带动当地特色产业特别是旅游业发展,营造民族关系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

目前我省有154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已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成为云南民族文化的品牌、特色旅游的名片、展示美丽云南的窗口,深受各族群众的欢迎。

以精准脱贫出列为目标,加大定点挂钩帮扶力度。

根据省委、省政府安排,做好对大理州漾濞县太平乡太平村的挂钩帮扶工作,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挂包帮”“转走访”工作方案》,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标准,精准分析致贫原因,谋划脱贫致富办法,制定精准脱贫计划,切实在人财物方面加大投入,压实责任,确保完成定点挂钩扶贫任务。

截止2017年底,已拨付扶贫挂钩点漾濞县扶持资金3634万元,选派10名工作队员驻村帮扶,委领导带头,共计168人结对帮扶太平村13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脱贫。通过两年多的挂钩扶持,挂钩点建档立卡户收入普遍增加,产业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公共服务设施及基层党组织建设逐步完善,人居住房条件及村容村貌明显改变。

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根本,加强文化和教育扶贫

充分挖掘我省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以扶持“百项精品”“百名人才”为重点,着力打造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加强人才培养,带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做到民族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双促进,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少数民族文艺汇演等,提振少数民族文化自信,增强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在省级开办特有少数民族大中专班,委托云师大附中、云南民族中学开办民族班,积极扩大大专院校少数民族招生规模,实施迪庆、怒江免费职业教育试点,大力开展少数民族地区双语科普,在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等,不断提升少数民族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认真落实国家相关教育优惠政策,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通过不懈努力,我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效新进展。2017年民族地区经济稳中有升、稳中向好,民族自治地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减少24万人;民族自治地方地区生产总值6696.7亿元,较上年增长10.3%;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8542.8亿元,较上年增长22.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7.7亿元,较上年增长3.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00.5亿元,较上年增长1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685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56元,較上年同期增长9.5%。除财政收支外,各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云南省少数民族
云南省安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民族团结之歌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云南省瑞丽市老年大学之歌
近31年来云南省潜在蒸散量的时空演变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