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妍蘅
摘 要:杜牧是我国非常著名的诗人,他与李商隐齐名,世人称他为小李杜,比较擅长写律诗与绝句。他的作品包含自己绮丽与洒脱的态度,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政治理念。因为他的一生在仕途之路上并不是很顺利,因此作品拥有一定的思想性也有文学作品的艺术感,对后世的诗人有很大的影响力。
关键词:杜牧;诗歌;影响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9-0-01
一、杜牧作品的文学风格
在文学作品上,杜牧的文学风格非常的多样化,无论是诗、赋,还是文言文,都拥有自己的风格,他非常主张这种用意境来做主导,然后再把气韵融合在诗歌里面的文学风格。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后世很多诗人都喜欢效仿杜牧的作品,他的作品融合中有一种气韵,通过场景与文字的结合,让文学气氛应运而生,风格非常的清丽,但是题材又非常广博,又有大气磅礴的精神。我们可以从七言律诗《早燕》《九日齐山登高》这些文学作品当中感受到作者的主张和想法。比如他的笔锋矫健,文辞拥有一定的韵味,既能够表达自己旷达的胸怀,同时又能在这胸怀当中体现自己的悲愤与对仕途之路坎坷的看法。所以杜牧的文学作品气度不凡,但是又拥有细致清丽的细腻感,对高中生而言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同时非常值得大家阅读。
二、杜牧作品对后世的影响
可以说,杜牧对后世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因为他的作品即具有自己的风格。对于当事人而言,他所创造的七言律诗和绝句,能够激发不少文人作者的灵感。让他们对诗歌这种题材努力去塑造一个更好的氛围,进而去表达自己的感受。下面本人再去选择几点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
1、杜牧独特的创作风格为我国诗歌发展奠定基础
在杜牧早期的一些作品当中,不能看出其充满韵味和创新的诗词,比如《清明》中“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在描述时节的时候,既表达了愁苦,同时拥有一定的希望和热情。他非常擅长把这种强烈的情感融合在一起,以此来表达自己作品的意蕴。
那么提起他对后人的影响力。这种风格的设定为不少诗人提供了更好的题材,大家也在积极的效仿。杜牧早期的一些作品,习惯性的用一些比喻和故事的铺垫,来突出诗歌的主旨和内涵,因此他的作品风格同样也会有一些深意,比如他会用荔枝来比喻当时唐玄宗统治的衰败成因,就是那句非常有名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表面上看来,这首诗歌非常有韵味,一个人感觉说杜牧的一些浪漫主义情怀,但是其背后的意义确是感叹晚唐的盛世不再,有一种忧国忧民和仕途之路艰辛的感觉。所以他对后世的我们影响非常大,他的一些句子非常出名,对此我们应引起重视,也能够去解读他背后的含义。因为在杜牧看似浪漫主义背后的描述下,其实是思想上的艰辛与看破世事的无奈。所以杜牧的诗歌是中国诗歌走向进步的关键所在,因为它的浪漫与绚丽,既能够表达现代人的思想。你能够感受到其中深刻的诗歌功底。
2、杜牧的诗歌更具备审美价值
在以往诗人的创作当中,我们既可以欣赏到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可以感受到李白的不羁和洒脱,而杜牧的出现虽然在晚唐时期,但是他的诗歌影响力也是非常大的。可以说杜牧的诗歌非常的优美,为当初的晚唐文人塑造了一种新的审美观念,从他的诗歌当中总会去让人们遐想到一种境界,彻底还原了当时的某种景象,让诗歌的表达充满了韵味和不一样的色彩。比如我个人比较喜欢《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这首诗歌,极尽描述了江南当时的春景,如“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而最后一句“多少楼台烟雨中”作为这首诗歌的收尾,这首诗歌不仅仅描写了古代当时美丽的春景,也带有一种悲伤的意味,其中夹杂着杜牧的回忆,和他对看似美好春景的又一种理解,那就是春景背后的伤感,和春色有期限的悲凉。
3、对后世的写作手法有很好的参议价值
杜牧他在诗歌的描写当中其实采用了一种直接议论的方法,并不是像李白或者杜甫,用感叹和隐喻的模式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那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直接表达了当时晚唐情景比较凉薄的一种状态。所以其实杜牧的诗歌拥有他自己的风格,对后世的影响力也是极大的,因为他在景致的描述上,语言非常的优美,而对于内心的感慨用直接抒发的状态表达出来。所以杜牧的作品代表着晚唐时期的主要风格,他与李商隐齐名,但是两者的作品却存在本质上的区别,李商隐的表达较为隐秘和委婉,而杜牧是直接抒发,这种题材的树立对当时的影响很大,且非常值得后世的诗人和一些文人争相模仿,他们习惯去用杜牧这种直接议论、借景喻人的方法来表达内心的情怀。虽然唐朝拥有婉约派,但是杜牧的诗词自成风格,值得赏析。
结语:
总的来说,杜牧是我国非常出名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脍炙人口,也讓很多人喜欢这位诗人及其他对后世的影响力,其中最大的魅力也在于他的作品的参考价值。他用优美清丽和不失个人风格的内在去表达诗歌作品。用不一样的美体现了他的文字功底,又有极大的欣赏价值与议论价值。
参考文献:
[1]杜牧咏史诗中的女性观照浅议[J]. 段双喜,陈良中. 兰州学刊. 2005(04).
[2]杜牧思想框架论[J]. 魏峨.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01).
[3]90年代杜牧研究综述[J]. 王丹.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3(06).
[4]唐代的咏史诗[J]. 周小龙.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06).
[5]唐代咏史诗中的人生理想[J]. 杨民.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