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爆发后,欧洲成了主要战场,主要参战国也多是欧陆国家。不过,在这场厮杀中,却有几个欧洲国家在战前宣布自己是中立国,拒绝参与两大军事集团的任何行动。当然,这些国家最后也没能逃过战争的影响。
瑞典情报机构提前得知俄国闪击瑞典以打破德国封锁的军事计划,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选择和德国合作。大战期间,瑞典对德国的“支援”包括输送大量铁矿石,开放厄勒海峡。然而,瑞典的行为惹怒了英国,后者扣押了大批瑞典商船,在贸易上孤立瑞典。这导致自1915年开始,瑞典无法进口足够的粮食,闹起了“饥荒”。直到1917年,英、瑞开始谈判后,问题才逐步得到改善。
挪威的情况更不乐观。英国为了北海的控制权,以低利率强征了挪威的商船队,让他们升起英国国旗,为英国运输必要的物资,这些商船不幸成为德国海军的靶子。开战前,挪威商船队拥有全球第四的排水量,到了大战结束,就下降至第六位。
丹麦显得灵活得多,在两大军事集团间游刃有余地做生意,哪边都没落下。一方面,丹麦把武器卖给德国,如以高质量闻名的麦迪森轻机枪,并向德国开放海峡。另一方面,它又向英国人主动示好、不断谈判,最终,凡尔赛条约将丹麦当年割让给普鲁士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地区归还给它。谨慎的丹麦担心德国产生收复领地的民族主义情绪,决定让该地区公民自行决定归属。最终,北部的石勒苏益格回归丹麦,南部的荷尔斯泰因留在德国。
荷兰则成为“间谍的温床”。著名作家雷马克在《西线无战事》一书中特别提到荷兰的爱达姆干酪。荷兰在战争开始后,不仅为德国士兵指出前往比利时的道路,还源源不断地为他们提供食物。德国情报机关雇用大批荷兰水手侦查皇家海军的动向,英国的军情六处则在鹿特丹建立了名为“白娘子”的情报组织——战争期间,英国70%的情报都来自这个机构。著名的德法双重间谍玛塔·哈丽也来自荷兰,她本是轰动巴黎的舞蹈演员,拥有惊人美貌,游走在法国、德国和俄罗斯等國的军政显要之间。
在伊比利亚半岛,恪守中立原则、反对德国无限制潜艇战的西班牙不幸被流感击倒。那时,来自美国的流感病和美国的军队一起抵达欧洲,这场流感最终导致了一战提前结束。由于西班牙是受流感影响最大的国家,包括国王在内,共有800万人被感染,因此它也被称为“西班牙大流感”。
学谦 历史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