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照进现实

2018-12-14 12:47高维微受访者提供
今日重庆 2018年11期
关键词:瓦尔特电影票长生

◇ 文|本刊记者 高维微 图|游 宇 受访者提供

露天电影成了城市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对于年过四十的人来说,谈到四十年前的记忆,一定会有一部分来自电影。

那时候,城市的中心地段,一定有一家电影院。而在乡村,只要是在人群聚集的坝子,就一定有过露天电影。

四十年前,人们通过电影看世界,今天,看电影是一场与世界同步的狂欢。

看电影的“追风少年”A Moviegoer who Followed the Trend

过去,看电影的青年一定是当年的“达人”,电影也几乎是他们唯一的娱乐生活。如今,看电影只是众多娱乐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一环。

见到电影爱好者秦长生时,刚刚谈到电影,他便点开了一个收藏已久的视频。那是影片《天堂电影院》中的一个片段:每当观众发现影片中接吻镜头又被删去了的时候,就会全场起哄、嘘声一片;而放到煽情的段落,观众们又集体嚎啕大哭。

这样的场景对秦长生来说再熟悉不过,记忆中最早的与看电影有关的画面,便是如此。在渝中区筷子街长大的秦长生,童年与青少年时期最美好的时光,几乎都是围绕着电影院而展开。

改革开放之初,解放碑周边有国泰、唯一、山城等好几家电影院,这些电影院通常会轮流用一到两套电影胶片,由跑片员在电影放映过程中及时把胶片从一个地方送往另一个地方。

胶片放映过程带来的时间差,让跑片员成了万众瞩目的对象,毕竟这决定了错过上一家影院电影票的观众往哪家电影院去追电影看。因此,跑片员身后还经常跟着一群“追风少年”——因为跑片员骑着整个城市仅有的几台摩托车之一。

为了看电影,这群“追风少年”不仅围着电影院“追风”,他们甚至会爬房顶。在长航集团,有一个与电影《海员俱乐部》同名的电影院,会播放一些不在一般电影院上映的影片,秦长生和大部分调皮的小男孩一样,会趴到电影院的房顶上揭瓦看片。让他记忆颇深的是,有一次揭开瓦片一看,竟是在荧幕的后方,忙活半天,一群人什么都没看见。

电影塑造“街头明星”Street Stars Created by Movies

秦长生的少年记忆和电影密不可分

过去,电影看得多,通常会成为一条街甚或是更大范围的街头明星,街坊邻居等着从他口中听电影故事。

两江影视城让老重庆走进更多电影

改革开放初期,有许多曾经被禁的电影再度上映,一石激起千层浪,带来的不止是一场电影的狂欢,还提供了众多茶余饭后的话题。

许多老电影在重映之前,官方消息还未明确,民间消息就已提前传开,而且上映时间、电影名称等信息都极为准确。电影重映前,如果街头围聚了一大群人,多半便是在绘声绘色描述电影中的某个情节,这些负责讲述情节的人,通常年龄偏大,但到底是真看过电影,还是人云亦云,也就不得而知了,但当年这群人,无疑是街头明星。

电影《刘三姐》再度上映时,电影院场场爆满,连续上映一个月不衰。秦长生记得,当时街上经常会有人指着一个邻居说:“那崽儿疯了,连续看了三十多场啦,每天晚上都在看。”

电影《洪湖赤卫队》也是如此,尽管电影的主题曲早已在大街小巷中传唱多年,但大多数人还是在“老片新看”的时候,才看到这部片子。

两江影视城电影拍摄现场

更为疯狂的一次,是京剧电影《野猪林》再度上映,电影院的票早已售罄,买不到票的人便等在电影院门口迟迟不愿离去,希望正好能够遇到有人来退电影票。等票的人不计其数,硬生生把两路口到七星岗一线的道路堵塞长达两个小时,用摩肩接踵来形容也毫不为过。

电影开启“时尚风潮”Fashion Unlocked Fashion Trend

过去,能够穿着与电影中某位主角一样的衣服的,都是“潮人”。改革开放四十年后,“土味造型”成了电影评论网站上经常能够见到的“大众点评”。

大多数人都记得前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上映时的热烈场面。这部电影热映之后,竟然掀起了一场时装大戏。

彼时,人们还习惯于买上布料去裁缝家做衣服,电影上映后,“潮人”们竟开始不约而同地买着粗灯芯绒布料,让裁缝照着瓦尔特其中一套服装的样式制作“瓦尔特服”。

事实上,电影中瓦尔特穿过好几套衣服,但奇怪的是,所有人竟然都选择了那套灰色衣服。

电影带来的时尚风潮,当然不仅体现在服装上,磁带兴起之前,电影音乐是统治街头的流行曲调。

日本电影《追捕》中,高仓健驾驶直升机飞上天空时,音乐骤起,这段音乐带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代替此前传唱了多年的“主旋律歌曲”,成了许多人心目中改革开放的先声。电影歌曲《太阳岛上》,第一次听见了“姑娘们换好了游泳装”,也第一次出现了“小伙们背上六弦琴”。这样的歌曲迅速传遍全国,歌词中的享受阳光假日,让很多人第一次意识到“原来生活是可以享受的”。

重庆成为众多电影的热门取景地

20世纪八十年代,西方电影开始在国内大量上映,人们在电影《卡桑德拉大桥》里,第一次见到了红极一时的索菲亚罗兰。她饰演的女主角,性感、热情、奔放,一改过去人们在电影中常见的劳动妇女形象,她也成为女性竞相追逐的时尚目标。而电影《佐罗》的上映,阿兰德饰演的男主角,代表着欧洲白马王子的形象,则成为一代男青年模仿的对象。

老电影票、老海报也是影迷的珍藏

钢花电影院

电影院里的相亲套路Match-making Routes in Movie Theaters

和现在一样,改革开放之初,电影院是情侣们喜欢进出的场所。不过,与现在主要为看电影而进电影院不同,那时的电影院甚至是情侣唯一能找到的“私密空间”。

在“找对象”越来越简单的今天,人们一定不会想到,电影院曾是重要的相亲场所。那时候没有电话,但这拦不住那些热心的红娘,电影院是当时相亲的热门场地。

“相亲”的套路是这样:红娘提前到电影院买好连号的两张电影票,分别把两张票交给男女双方,然后像说暗语一般说一句“左边(右边)那个”。男女双方拿着电影票对号入座后,再看一看介绍人说的“左边(右边)”,一场电影放完,第一次的相亲便就此结束。黑灯瞎火的影院中,当时的青年大多羞涩,男女双方只能遮遮掩掩地趁着荧幕亮晃晃的时候,借着点微光看一眼对方的大致模样。

当然,需要私密空间的不仅有相亲对象,还有许多已婚夫妻,毕竟当时居住环境有限,一间房中住三四个人再常见不过,人们在这里寻找一些“私人空间”。

秦长生对一个同学的侄儿印象深刻,原因无他,只要这位同学看电影,姐姐就一定会让弟弟把侄儿带上,给家里的夫妻俩留点“私人空间”。

不过,随着电视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看电影的场所。一大批电影开始在电视上播放,很多人正是通过电视恶补电影课。秦长生隐约记得,自己正是在电视上看的那部红遍大江南北的电影《人证》。

猜你喜欢
瓦尔特电影票长生
手工制作之长生花
为爱在一起
《面纱》:博弈到最后,“死的却是狗”
不能退的电影票
不能退的电影票
他是我朋友
他是我的朋友
电影票怎么分
如何才能做到回归课本
电影票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