刃针结合功能牵伸治疗肩胛提肌损伤的疗效研究

2018-12-13 11:29李丰李海齐兆双齐伟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26期

李丰 李海 齐兆双 齐伟

摘要 目的:探讨刃针结合功能牵伸治疗肩胛提肌损伤的疗效。方法:收治肩胛提肌损伤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毫针治疗,治疗组采用刃针结合功能牵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肩关节功能评定和VAS评分均显著改善,且治疗组肩关节功能评定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刃针结合功能牵伸治疗肩胛提肌损伤临床效果更佳。

关键词 刃针;功能牵伸;肩胛提肌损伤

肩胛提肌损伤是现阶段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颈项肩背部疼痛为主要症状,与颈椎病、肩周炎相似,常被误诊为颈椎病或肩周炎。近年来采用刃针结合功能牵伸治疗此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6月-2017年10月收治肩胛提肌损伤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25~60岁;病程1个月~2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诊断标准:参照《针刀医学临床诊疗与操作规范》中相关标准拟定[1]。

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刃针结合功能牵伸治疗,具体方法:(1)刃针:①定点:取患侧颈1~4横突后结节压痛点或硬结处、肩胛骨内上角压痛点或硬结处为治疗点。②操作:常规无菌操作,0.5~60mmⅢ型刃针。a.颈椎横突后结节点:刃口线方向与颈椎纵轴平行,直达横突后结节骨面,行纵行疏通、横行剥离。b.肩胛骨内上角点:刃口线方向与肩胛提肌肌纤维走向平行,进至肋骨面,先纵行疏通、后横行剥离肋骨面上的粘连。然后将针身倾斜,在内上角骨缘上做铲切剥离1、2刀后出针。(2)功能牵伸:患侧上侧卧至床边,屈髋屈膝,双手夹于双膝之间固定肩关节,在术者保护下头伸出床外,重力自然下垂(颈椎处于极度侧屈位)。可适当扩大颈椎侧屈角度,静态牵伸2min后,保持牵伸状态做颈椎的侧旋,置最大角度后静态牵伸2min。

对照组采用毫针治疗,具体方法:(1)进针点:结节、条索、包块、敏感压痛点、张力高峰区等卡压反应点。(2)操作:常规皮肤消毒。0.25mm×40mm毫针。①刺拨法:垂直于患处皮肤急刺,拨动松解粘连后快速出针。②急刺法:垂直皮肤急刺,不捻转,不留针,快速出针,进针较深。出针后压迫止血,防止出现血肿。两组患者均治疗1次/周,3次为1个疗程。

观察指标与方法:设立5个测评点,分别为治疗前、治疗结束后1周、治疗结束后3个月3次。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在每个测评点进行Constant-Murley肩功能评定表评分、VAS疼痛评分。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进行。①治愈: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正常≥90分。②显效:疼痛基本消失,肩关节活动不受限≥70分,<90分。③好转:疼痛略有减轻,肩关节活动改善≥30分,<70分。④未愈:治疗前后症状及肩关节活动无变化<30分。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肩功能综合评定比较,见表1。

两组VAS评分比较,见表2。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讨论

肩胛提肌起于上四个颈椎横突后结节,止于肩胛骨脊柱缘内侧角上部。其止点应力集中,肌纤维易受到急性牵拉或慢性劳损,肌纤维和肌腱撕裂可伴有出血、渗出、水肿等[2],或局部粘连,形成瘢痕,影响血运,导致组织痉挛进而引起疼痛和功能受限。肩胛提肌损伤属于中医“痹证”范畴,急性外伤、慢性劳损以及感受风寒湿邪致气血淤阻于经脉,不通则痛。临床常规治疗方法有推拿、针刺、针刀、艾灸、拔罐、理疗、药物及功能锻炼等,治疗后虽症状暂时得以缓解,但仍存在活动功能改善不全、症状复发率较高等不足。

刃针是田纪钧教授受各家针刀流派启发,根据中医基础理论,结合多年临床经验研发出来的。刃针可剥离粘连、瘢痕、挛缩,降低张力,起到松解肌肉的作用,又有传统毫针活血化瘀、疏经通络的疗效;较毫针剥离粘连、降低张力、针后得气感更强。肌肉牵伸技术是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手段之一。本方案选用的功能牵伸属于一种主动助力静态牵伸,依靠患者头颈部的重力在医师的帮助下牽伸,即可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的损伤,又能使肌肉伸展得更长,增加软组织的延展性,从而提高肌肉耐力,改善肢体的活动范围。采用刃针结合功能牵伸治疗肩押提肌损伤,能够相互促进,起到松解粘连、解除痉挛、降低张力、改善循环作用,从而达到止痛、改善颈肩部活动范围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绪平,张天民.针刀医学临床诊疗与操作规范[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2]王文德.针刀治疗颈椎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