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逸组诗

2018-12-12 02:56
文苑·经典美文 2018年12期
关键词:禅院山寺古寺

陆有富 文学博士,内蒙古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毕业于南开大学文学院,师从叶嘉莹先生,主要从事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出版著作3部,发表旧体诗词多篇,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學研究青年项目、国家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直接资助项目各一项。“国学基本教材”编委、“中华经典资源库”讲解专家,入选内蒙古高校“青年科技英才”计划,2015年赴美国蒙大拿大学访问交流。

隐逸

招隐(其一)

晋·左思

杖策招隐士,荒涂横古今。

岩穴无结构,丘中有鸣琴。

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

石泉漱琼瑶,纤鳞或浮沉。

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

秋菊兼糇粮,幽兰间重襟。

踌躇足力烦,聊欲投吾簪。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山园小梅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名师赏析

隐逸是一种文化现象,是知识分子独特的精神追求。当面对世俗不堪时,文人们便超然归去,得意林泉。隐逸诗不仅是怡然山林的出世之歌,更是内心追求自由而不与俗世同流的寄怀言志之作。

《招隐》(其一)是左思在政治黑暗之外所构建的精神家园。诗歌开篇便直接点明题旨,诗人杖策独行,欲到横断古今的荒途之外去寻找隐士。接下来对隐士的生活环境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白云岩穴、山冈林泉、丹葩灿然、琴鸣鱼跃,一派清幽天然之境。隐士居其中,以秋菊为餐、以幽兰为佩,使诗人心向往之,于是发出“聊欲投吾簪”的意愿,显现出诗人超凡脱俗、追寻自由的胸襟气魄,也反衬出了当时社会现实的冷酷污浊。

《题破山寺后禅院》以简洁洗练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曲折深幽的境界,抒发了诗人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首联点明诗人出游的时间、地点,勾勒出古寺禅院周围的情景。颔联点明诗题中“后禅院”的清静幽雅,为后人所称道。颈联紧承上联,描写禅院之清幽,“悦”、“空”均为使动用法。独特的景物营造了一个自然高远的境界,动态静态相间,声音色彩相映,读后有如临其境之感。结尾以动衬静,钟磬之音回荡在万籁俱寂的山林古寺之中,更加衬托出山寺的宁静。此时此刻,诗人仿佛领悟到了禅悦的妙趣,引导人们进入纯净怡悦、忘情尘俗的境界。

《山园小梅》的作者林逋是一位植梅养鹤、清高自适的隐士。首联写梅花在众芳摇落的情形下独自开放,风韵无限。其中“众”与“独”、“暄妍”与“摇落”形成鲜明的对比。颔联字字传神,最为有名,写水边月下梅花的枝条疏朗淡雅、错落有致之姿态,简直将梅花骨秀神清的神态写尽了。颈联再用反衬的手法写梅花的风韵,以禽鸟作衬托,“粉蝶”句为诗人想象之词,凸显梅花香气。“断魂”虽用语夸张,但将梅花之色、香写得淋漓尽致。尾联直抒胸臆,酒席的热闹不能与幽逸高洁的梅花来相伴,只有诗人的幽吟低咏才可与它相映生辉,将诗人闲远高洁的人格反映出来。

猜你喜欢
禅院山寺古寺
深山藏古寺
——写作中的含蓄
情牵铁山寺 养心新圣地
在山顶
在办公室打电话有多危险
《辛弃疾『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书法
遍能法师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峨眉山大佛禅院纪念馆雨中揭幕
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