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莲珍,史富强,刘际梅,罗 娅,徐玉梅,赵春梅
( 1.云南省林业科学院热带林业研究所,云南 普文 666102;2.普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云南 普洱 665000)
云南沉香(Aquilariayunnanensis)属瑞香科沉香属小乔木,树高3~8 m,为云南省的特有种和极小种群物种[1],主要分布于云南的西双版纳、德宏及临沧等地区,生长于海拔1 200 m以下的杂木林下或沟谷疏林中,均为零星分布。由于云南沉香的根、茎、叶、花、果和主干均可利用。药用有理气、止痛、通窍的功能,是百余种中成药的重要成分。沉香精油是最优异的香料底调,用于制造顶级香水,沉香茶、沉香酒都具有镇定、提高睡眠质量的功效,同时云南沉香也是优良的观赏树种[2-4]。因此本项目于2014年初对云南沉香进行优树选择,7月中旬采种,种子处理后,播于普洱市林科所苗圃中。次年雨季来临,雨水下透后在景洪市景讷乡、勐养镇、南糯山、江城大庙、思茅整碗、普洱菜阳河等地营建示范林约20 hm2。每年进行生长量、存活率测定,观察其生长规律,为今后云南沉香在景洪和普洱地区的大力推广发展提供参考。
试验在景洪及普洱地区开展,共设置有代表性的6个试验点,试验点自然生长环境概况如表1。
表1 六个试验地概况
2015年7月,雨水下透后分别在6块试验地上各营造3.33 hm2云南沉香试验林,共计20 hm2。2018年1月在每块试验地上随机设置3块20 m×20 m样地进行树高、地径和保存率观测,3次重复,每块样地中测量了50株云南沉香苗木,共计150株,然后再取其平均值。利用EXCEL、DPSSOFT软件对其所观测到的数据分析处理。
不同试验地中云南沉香生长量、保存率调查情况如表2。由表2可知,在不同试验点,保存率相近;在生长量上存在着较大差异,云南沉香幼林生长最好者为勐养镇试验点(平均树高2.07 m,平均地径为2.78 cm),生长最差的为思茅整碗试验点(平均树高为1.32 m,平均地径为1.45 cm)。
表2 三年生云南沉香幼林生长量和保存率
由表3方差分析可以看出,不同试验地上的3年生云南沉香树高、地径都呈极显著差异,保存率差异不显著。
表3 不同试验地中云南沉香生长量和保存率方差分析类别
注:*表示F0.05上的显著差异;**表示F0.01上的极显著差异。
由表4多重比较可以看出,勐养镇试验地上的3 a生云南沉香的树高、地径与其他5块试验地的相比较,呈极显著差异;景洪市景讷乡优于普洱菜阳河、南糯山、江城大庙和思茅整碗;普洱菜阳河、南糯山和江城大庙这3块试验地之间差异不显著。所以说生长最好的为勐养镇试验点,其次为景洪市景讷乡试验点,思茅整碗试验点最差。出现这种结果,可能与试验地的自然概况有关,海拔越高,生长越差;由南向北,热量递减,生长下降;土壤由砖红壤向红壤和赤红壤过渡,生长也呈下降趋势,砖红壤有机质含量高,红壤和赤红壤有机质含量低,矿质养分贫乏。
表4 Tukey多重比较极差检验
注:表中大写字母表示F0.01上的极显著水平;小写字母表示F0.05上的显著水平。
不同试验地上的3 a生云南沉香幼林树高、地径生长都呈极显著差异,保存率无差异;勐养试验点3 a生云南沉香生长最好,平均树高为2.07 m,平均地径2.78 cm;生长最差的为思茅整碗试验点,平均树高为1.32 m,平均地径为1.45 cm; 3 a生云南沉香幼林生长在不同试验地上由低海拔到高海拔、由南向北、由砖红壤向红壤和赤红壤过渡,呈递减趋势。云南沉香在景洪及普洱地区应尽量选择在海拔低、热量高和土壤为砖红壤的地区种植,以提高生长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