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灿灿 谢宗玉
作者单位: 233004 蚌埠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患者,女,28岁。于1个月前因发热就诊,超声提示右肾肿物,回声不均匀,为囊实性病变。无腰部不适,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肉眼血尿。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
CT平扫示右肾轮廓大致正常,右肾上极可见一类圆形等、低密度影,直径约2.0 cm,境界清楚,病灶主要位于肾髓质内(见图1);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边缘可见强化,部分呈结节状强化(见图2);静脉期病灶内可见对比剂进一步充填,其内亦可见低密度无强化区(见图3);三维重组示病灶边缘可见不完整包膜(见图4~6)。
图1 CT平扫图2 CT增强动脉期图3 CT增强静脉期
腹腔镜下行右肾部分切除术,右肾上极见一大小约3 cm×3 cm的肿瘤,将肿瘤连同5 mm左右正常肾实质边缘一并切除。病理结果:(右肾)血管源性肿瘤,大小1.5 cm×1.5 cm×0.8 cm,结合免疫组化结果考虑为毛细血管瘤。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细胞:CD10(+),CD31(+),CD34(+),CK19(-),TDT(-),CK(-)。
肾血管瘤系先天性的良性肿瘤,1867 年由Virchow[1]首次报告,肿瘤起源于血管内皮细胞,但并不与周围血管相交通,包膜不完整,病灶多发生于肾髓质内。根据被覆上皮的腔隙大小,可以分为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其中以海绵状血管瘤较为多见。该病发病率较低,常为单侧,好发于40岁以下,无性别及侧别差异。临床上可无任何症状,有症状者多为腹痛、间歇性全程血尿,当血块通过输尿管时,可有绞痛发作。
文献[2]报道,肾血管瘤的典型CT表现为平扫呈等密度,增强后呈结节、团块状强化。本例病灶CT平扫呈等、低密度影,增强后动脉期病灶边缘强化,部分呈结节状强化,静脉期病灶内可见对比剂进一步充填。本例与个案报道[3-4]的肾毛细血管瘤的强化方式一致。
因该患者有发热症状,易误诊为肾脓肿,亦或误诊为囊性肾癌或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脓肿一般囊壁较厚,增强后呈环形强化,内壁较光整,中心为无强化液化坏死区,其特征性表现为脓肿腔内有气体影,必要时可以行MRI检查,DWI对肾脓肿的诊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囊性肾癌可呈单房或多房样改变,囊壁厚薄不均,可见壁结节及分隔,内壁多不光整,增强后囊壁、壁结节及实性成分强化明显,多呈“快进快出”的表现。 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多呈膨胀性及外生性方式生长,可呈“杯口征”,其内可有少量脂肪成分,因此薄层寻找有无脂肪成分仍是诊断的关键,病灶的强化方式与其成分有关,血管成分较多时,呈“快进快出”表现,平滑肌成分较多时呈延迟强化,两者成分差不多时呈持续强化,因其强化方式的多样性,给鉴别诊断增加了一定难度。